政府主导汽车业重组恐难带来竞争力提升

2012年10月16日 09:52 来源:经济时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尽管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但竞争依然不充分。即使是规模很小的汽车企业依然能够在1800万辆的国内市场中求得生存空间,政府鼓励的兼并重组也成为一句口号。今年以来唯一的一桩并购案例发生在东风与福汽之间。但媒体曝光的合作签约日期却被延后,重组背后有着许多隐形的阻力。

东风汽车能否最终成功收购福汽?这类由政府牵线搭桥包办的兼并重组对于行业与企业有何价值?国有汽车集团跨区域兼并重组的动力又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盖世汽车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业界调查(2012年9月24日至2012年9月30日),下文将结合调查结果与对业内专家的采访逐一阐述。

近年来,福汽集团发展坎坷,而其复杂的股权关系一直以来都被业界看作是发展或重组的最大障碍,尤其是旗下主要业务东南汽车背后更是牵扯着复杂的利益链条,由内地大股东福汽、外资股东三菱汽车以及台湾裕隆集团旗下“中华”汽车分别占股50%、25%和25%。股权的分散导致决策权的分散,在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等多方面无法高效运作,导致公司业绩长期无法突破。数据显示,早在2003年,中国汽车销量仅为400万辆时,东南汽车的销量曾达到83533辆,并经历了之后数年井喷式的发展,2010年,中国市场已突破1800万辆大关,东南汽车的市场份额却在不断下滑,销量一直徘徊在10万辆左右,逐渐沦为边缘品牌。

而作为央企的东风汽车,其产销量规模已居全国第二,且资金、政治资源及实力雄厚。对于陷入盈利泥沼的地方车企东南汽车,东风是以大吃小,在政府意愿的牵线搭桥下,双方的兼并重组一度被业内看作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在签约前夜不明原因的暂缓通知将此次收购案再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当事双方的三缄其口更是让业界有了诸般猜疑,东风最终能否成功收购东南汽车?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过半的业内人士(62%)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持此观点的人士认为此次并购案可使双方获益,属于内陆型企业的东风汽车,围绕将来要打造国际化的目标,收购地缘优势明显的东南汽车将助力其出口业务的布局以及“大自主”战略的成型,而归属东风汽车之后也将有利于东南汽车将汽车业务重新纳入盈利的正轨。加之有政府在背后有意推动,双方也就重组方式、双方股权比例以及组织架构形式等达成初步框架,东风收购东南汽车只是迟早的问题。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在谈及这一话题就曾表示,如果东风重组福汽能够成功的话,首先是在技术方面、市场方面、产品方面、人员方面以及地域方面能够实现全面优势的互补。

而另一部分参与者给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东风重组东南汽车之路 “隐形”困难重重,东南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利益关系,除了福汽之外的两大股东三菱以及中华汽车将如何处理是重组的关键。此前北汽、广汽等国有汽车集团收购福汽失败已经给出了前车之鉴。而福汽集团董事长廉小强也曾表示:“让他们继续传 (关于东风重组福汽的传言),就像当年北汽要重组福汽一样,最后没有结果。”在我们的调查中,持此否定观点的人士占比11%。另外27%的参与者认为当前的形势还不明朗,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还不清楚,因此,此次东风收购东南汽车最终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他们选择了“不好说”。

2009年出台的 《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指出,拟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家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出4家至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其中还明确提出了鼓励包括东风汽车集团在内的四大车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兼并重组。今年伊始,国务院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再次重申了提高汽车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的重要性,并明文规定了到2015年汽车行业前10家企业的集中度要超过90%,这是中央首次对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提出明确的时间节点和量化目标,政府部门希望通过推动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决心已经表露无疑,但这种带有政府意愿的重组对于汽车行业的价值到底何在?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政府部门推动的汽车行业重组有何价值业内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参与者的投票比较分散。首先,其中有37%的参与者认为这种政府推动的汽车业重组价值不大,因为重组不能带来真正的竞争。汽车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市场化推动发展的产业,所以兼并重组应该是市场本身行为的一个结果,仅仅依靠政府的推动成效不大,近年来多次并购重组案例收效甚微也说明了这点。

其次,29%的参与者则认为诸如这般重组案很好的响应了国务院关于提高汽车企业集中度的要求,此举可以实现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有效的避免重复投资。另外,有19%的参与者认为如东风收购东南汽车这般中中联合将有利于提高中国本土汽车业整体竞争力,有15%的参与者认为此举可以打破地方保护,促进行业资本与商品流通。因此,从整体结果来看,认同政府推动重组对行业有价值者占多数。

自2009年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以来,国内发生的兼并重组案例并不多,而且几乎都是由政府推动的,成效目前较难给出评判。不过,在重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值得警惕。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兼并重组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对地方政府、企业员工的利益关注不够,比如上南合作时,并没有兼顾南汽利益,出现人才流失情况。二是缺乏资本的注入,已经发生的数次重组中,直接出真金白银并购对方的案例不多。此外,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国内的重组应该避免为外资方理顺国内合作伙伴关系做嫁衣。业界期待在市场的充分竞争下,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发展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依托,以产业价值链为基础而进行兼并重组。

虽然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行为并不多,但出现过的大型并购案例诸如一汽与天汽、上汽与南汽、广汽与长丰吉奥,以及正在谈判阶段的东风与福汽,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这些案例都是国有汽车集团跨地区进行的并购行为。为何会出现这一局面?这些大型国有集团跨区域并购的动力是什么?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4%的参与者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动力在于:可以迅速做大规模,同时顺应国家意志、响应政府号召还可以获得更大的政策资本。汽车行业是规模经济行业,只有规模足够大,才能发挥规模效应,才能使中国汽车企业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通过兼并重组培育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当前中国汽车业的迫切需要。其次,有28%的参与者认为这种并购行为可以使得并购主体与并购对象的优势资源集中,整合产品及品牌,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提升集团整体的竞争力。譬如,上汽通过并购南汽补足了商用车业务板块,广汽重组长丰吉奥也获得了微车以及SUV等优势产品资源。

此外,27%的参与者认为,国有集团通过跨区域收购可以获得更多的壳资源,可以得到更多的地方政府的支持,为下一步扩张和跨地区布局做好储备。近日工信部出台了《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这意味着未来的壳资源将越来越少,无论是对国有汽车集团还是民营企业而言,未来跨区域生产资质的获取都是竞争的关键。而其他11%的参与者则认为这种政府主导的并购行为主体虽然是国有集团,但其决断权却掌握在各级政府手中,在此整合过程中掺杂着各地政府的利益博弈,其动力源何在实在难以厘清,因此选择了说不清楚。

在一个工业产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产业平衡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包含了针对早期投资的重组与整合过程,汽车产业也不例外。中国汽车产业重组与整合尽管进程缓慢,但这一方向不可逆转。尽管东风重组东南的案例有政府推动的意愿,但东南汽车的颓势也正是在中国车市高增长回落阶段出现,这也反映出市场的自然淘汰特征。在这样一种寻求平衡的过程中,中国汽车产业格局散乱局面的改善也必将发生。

[责任编辑:guanlu]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商讯

首页
文章精选
车型大全
广州车展
新车
国内新车
海外新车
谍照
新车图解
购车
试驾
导购
文化
人文
酷车
赛事驾驶
二手车
买二手车
卖二手车
车辆评估
二手车动态
行业
业内新闻
产业评论
访谈
调研报告
论坛
车生活
车型论坛
地方论坛
客户端
凤凰新闻
卫视通
凤凰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