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离合式四轮驱动系统解析(上篇)(4)
2010年05月05日 20:53车168 】 【打印共有评论0

富士 DCCD(Driver Control Center Differential驾驶员控制的中央差速器):

电子离合式四轮驱动系统解析(上篇)\(4\)

富士的DCCD代表了富士最先进的四轮驱动技术,能够实现前后轴以及同轴左右车轮间的动力分配。和三菱一样,斯巴鲁一直致力于WRC赛车的开发。其翼豹[综述 图片 论坛]赛车曾多年获得WRC的冠军。而制胜的关键就是就是其电磁离合式的扭矩分配系统DCCD。DCCD的核心是一个带电磁离合器的中央差速器。

富士为其WRC赛车搭配的四驱系统中,包括了前后轴Torsen机械式限滑差速器以及带电磁离合器的中央差速器。而民用版的Sti车型则只在后轮上搭配了Torsen机械式限滑差速器,前差速器采用了传统的轮间差速器。

富士四驱技术的发展历程:

1972年,斯巴鲁首次研发出分时四驱系统,并搭载于Leone车型上。

1987年,MPT AWD登场并应用于斯巴鲁自动挡车型上。(MPT:Multiple Plate Transfer多片式离合扭力传递)

1989年,Viscous CoUP[综述 图片 论坛]ling Limited Slip Centre Differential AWD System(液力耦合器和中央限滑差速器搭配的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登场,此技术被应用于当时生产的力狮[综述 图片 论坛]上。

1991年,VTD(Variable Torque Distribution AWD System 可变扭矩分配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被应用于Alcyone SVX上。

比MPT AWD更先进的ACT-4随后登场,1997年的富士森林人[综述 图片 论坛]就采用过此系统。

时至今日,富士已经在其最新的运动型车辆上搭配了DCCD。DCCD全时四轮驱动是斯巴鲁家族最强悍的四轮驱动系统,让驾驶者完全手动控制前后轴动力分配,随时控制车辆的行驶特性。

系统构成:

电子离合式四轮驱动系统解析(上篇)\(4\)

(DCCD系统构成)

富士DCCD中央差速器是在基础的行星齿轮差速器上加入了电磁式离合片用以分配前后轴扭矩。

行星齿轮差速器是由太阳轮、行星架、行星齿轮以及外部齿圈组成。变速箱输出轴连接到行星架上,中心太阳轮连接到前轴,外部齿圈连接到后轴。传递扭矩时,行星架带动行星齿轮围绕太阳轮公转。前后轴没有差速时,行星轮不自转,行星架通过行星齿轮带动太阳轮以及外部齿圈一起转动,从而实现动力传递。由于齿圈和太阳轮的转动半径不一样,因此在前后轴扭力分配上不是50:50平均分配。最新的翼豹车型上的DCCD前后轴动力自然分配比例为41:59,车辆呈现后驱特性。

DCCD可以针对车子的加速度,减速度,驾驶角度,转弯力以及车轮的滑移来决定车子的扭矩分配。当中央差速器不锁死时,前后轴按照41:59分配前后轴扭力;当中央差速器锁死后,变速箱输出轴和后桥输出轴结合,按照0:100分配前后轴扭力。由于采用电磁离合器,因此通过控制离合器的结合力度可以多级调节前后轴动力分配。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北京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太平洋汽车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