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萨特A柱都“吸能”了,究竟什么样的车安全性高?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帕萨特A柱都“吸能”了,究竟什么样的车安全性高?

近日,大众帕萨特中保研C-IASI碰撞测试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国内公认的神车居然正面25%偏置碰撞获(P)较差评分,成绩垫底。一时间引来不少消费者对大众甚至整个德系安全性质疑。德系日系安全性已是消费者老生常谈的问题,当中最绕不开的一个词就是"吸能"。关于"吸能",认可的人相信这是通过车头溃缩,牺牲车辆来保护车内乘员安全。不认可的则认为这属于厂家偷工减料行为。还有人认为这属于日系车专长,"皮厚坚硬"的德系车才真安全。那么吸能这一理念究竟是否真的安全?本次就来简单做下"扫盲",聊一聊备受争议的吸能理念。

吸能理念来自日系?

提个小问题,已经2020年了,还有人认为吸能这一理念源自日系吗?若已知道真相,请跳过此章节。若还这么认为就请接着往下看。

由于竞争厂家的公关传播和生活、互联网当中遇到的某些碰撞场景影响,使得不少人猜测溃缩吸能这一理念就是来自于日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相反,溃缩吸能理念其实来自德国,最早提出溃缩吸能这一理念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被称为" 汽车安全之父"的比拉.巴恩伊(Bela Barenyi)。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机电工程专业的他一生足有2000多项专利。

1939年,比拉.巴恩伊入职奔驰担任工程师,并在1951年设计出了具有溃缩吸能的车身,到1959年他设计的溃缩吸能车身被运用在了奔驰第三代S级(底盘代号W111)轿车上,这款车也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辆"吸能"车。

所以,不要再认为吸能是日系车专长了,本次帕萨特中保研C-IASI碰撞测试,A柱出现"过分吸能"就是很好的证明。

吸能车身会比坚硬车身安全?

直到今日,仍有不少消费者质疑为何要推广吸能理念,难道钢板硕厚、坚硬无比的车身不是更安全?在此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吸能理念普及后,大多数车型车身由外到内采用"软-硬-软"布置。车身防撞梁与纵梁连接处均配备吸能盒,遭遇碰撞时吸能盒会让碰撞位置合理溃缩变形。虽外测较软,但中间的车架会保持坚硬,尽量不变形。再配合软材质包裹的内饰和安全气囊,让驾驶员和乘客得到最好的保护。也就是说,即便是"吸"也是合理溃缩。虽外测软,但该硬的地方仍会保持坚固。本次帕萨特中保研C-IASI碰撞测试中,该坚固的A柱却变形,就严重影响了它的成绩。除此之外,早期拥有装甲车般外壳的方盒桑塔纳,就是因为外壳硬但驾驶舱却偏软,所以也并不安全。

那么不吸能会怎样?在吸能溃缩这一理念诞生之前,汽车车身普遍坚硬。不吸能的坚硬车身低速碰撞时车身受损不太严重,但在高速碰撞车身得不到吸能,车身保持不变形,碰撞瞬间车内乘员会被惯性快速挤压,加上安全带的固定,就容易导致颈椎受损甚至死亡。同时安全气囊还得不到完全缓冲,也加大了乘员危险。吸能车型碰撞后虽然外观难看,但降低了乘员危险。所以更安全的溃缩吸能理念被几乎所有厂家沿用至今。

碰撞测试是否值得参考?

网上流传一句话,叫"碰撞实验没输过,现实车祸没赢过",对于这种谬论可以用"测试合格的车不一定安全,但测试都不合格的车肯定不安全"来回答。对于安全性来说,碰撞测试成绩是否值得参考?笔者的观点是值得

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安全评价体系被大家所熟知,如IIHS、C-NCAP、NHTSA等等。如今随着发展,安全评价体系测试也越来也严格,项目也越来越"丰富"。在2014年,美国IIHS就率先将25%偏置碰撞正式纳入安全考核范围,曾经在旧标准碰撞中获得高分数的车型,在2015年的测试当中,就出现了普遍成绩下滑。作弊?成本可不小。

同时碰撞测试除了40%正面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测试以及追尾颈部保护测试等日常驾驶常见事故模拟外,"特色"项目也越来越多。如IIHS的两车直接对撞、超速撞固定墙等,都在不断完善模拟真实碰撞场景。权威机构的越发严苛,也近一步对厂家起到了"逼迫"作用,不断将旗下车型的安全性提高。甚至不少主打安全的厂家还将旗下车型进行翻滚测试,也能对其他品牌车型起到安全引导作用。

写在最后

随着安全测试的逐渐严格,几乎所有车型也都在以一代比一代安全的趋势发展。帕萨特算是为数不多的没赶上趋势的车型了,不管怎样,本次测试的垫底成绩已成定局,剩下的就看上汽大众如何来弥补了。最后还想说的是,出行安全除了开一辆安全性较高的车,更多的还需要驾驶员足够合格的安全驾驶理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发生。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