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访谈>正文

互动论坛: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做记者?

2014年11月16日 11:40:26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1

碎片化时代杂志要保持广度与深度

碎片化时代杂志要保持广度与深度

主持人:我想起来上一次中国汽车意见领袖论坛,也有相应话题的摄入,当时的话题叫数字媒体时代,旧媒体究竟有没有失效。我想传统媒体在这样的数字时代生死问题这样一个反复的讨论,如同像平常吃的糖炒栗子一样反复炒来炒去,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只要倾注心血做内容,只要同一个平台多渠道来进行自己的发展,我想我们的传统媒体应该还会有更长、更健康的发展之路。我们的传统媒体,包括纸媒、数字媒体,包括刚才谈到的自媒体,可能在今后的时间当中还会长期共存,但只要找到各自的发展之道、经营之道,都会取得各自的成功。接下来要把话题转到做媒体的主角身上,转到记者身上,看看在当下形势之下,应当怎样做记者。接下来要把下半场论坛的主持人请到场上,有请中国汽车资深评论家钟师先生,同时将有请论坛嘉宾:《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社社长朱伟华先生、《汽车商业评论》、《汽车消费报告》杂志副总编辑马蕾女士、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主任马连华先生、网易汽车记者袁桂远先生。

马蕾:这个舞台我也很熟悉,18年前我也是在人大求学,在我的朋友圈里发这个消息,结果我的很多同学给我发反馈。因为我是人大财经院的,但当时跟新闻院蹭了四年的课,当时就想当一个新闻记者。但是18年后回到梦想的地方,很多东西都变了,但是也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大环境,在座的几位同行是不是有跟我同样的感受,这一年以来其实是我内心非常纠结的一年。我是做了两年半的报纸,又做了八年的杂志,已经有十几年做媒体的经历。

这一年变化特别快,因为我们本身是制造内容的,但同时因为新媒体,包括移动互联时代,导致很多信息会大量扑面而来。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我们把这个范围局限在我们的产业报道方面,你会发现大量的信息会比原来增加很多,我们同时去处理这些碎片化信息的时间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因为《汽车商业评论》是深度的杂志,但是思考的时间被大量压缩了。以前我们会相对来说,我们的操作周期是一个月一期,但是现在很多操作周期是以天为单位,因为我们也有我们的自媒体平台,我们有微信和网站,基本上我们的杂志便成了网站,微信变成了日报。在碎片化的时代如何保持我们杂志广度、深度调查的维度,对每一个记者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这一年来我和我的同事都在经历这方面的考验。

第二,我自己有几点思考想跟大家分享。

1、独立思考。因为现在信息量特别多,包括在座的几位也都知道整个汽车媒体圈的操作模式和媒体的业态是什么样大概的状态。你会看到很多大家人云亦云的东西,会看到很多一些不经过求证或者不经过调查立即发言的表态和判断,这可能是跟我们现在的大媒体环境需要我们快速反应有关系,但是这也导致了很多从本质上对一个记者本身对真实性、客观性的态度,在现在的这种环境下,很多人其实并没有特别好地去坚守,导致很多谬误会产生,然后会做更正和套现,对媒体来说这本身是对自我的一种伤害。

2、独善其身。这一点可能听起来有点消极,但是只有把每个人的个体做好了,因为每个记者是生产内容最基础的一个单,你只有对自己高标准严格要求,你所在的媒体或者整个大的环境,才有可能去改善。我所说的独善其身,各位可能也会感同身受,有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记者会出现分化,真正坚持下来还在做记者的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真的喜欢做记者这个行业。另外一个是路径依赖,不会做别的。在这种基础上,我们应该去摆脱原有的一些,比如像公关公司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每个活动,公关公司都已经把新闻通稿,甚至各种不同类型的新闻通稿都已经准备好了,《汽车商业评论》是不允许用任何稿件,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改变。大的环境我们无法改变,就把我们自己每一个小个体做好。

3、还是需要有一点理想和情怀。尤其是今年媒体行业出现了很多大众周知的事件,大家会觉得是不是情怀很可笑,但是如果没有的话,前两点就不能特别好的坚持。

2

做记者选择一个好平台很重要

做记者选择一个好平台很重要

袁桂远:虽然我们没有记者证,但我们认为我们还是一个记者。

在我刚才获奖的时候后面讲了一句话,我说站在这里还挺不习惯的,因为往往按照我们的习惯,我们应该坐在台下,写笔记,写文章,嘉宾在上面讲话,今天第一次坐在这里,感觉自己像个主角一样,真的挺不习惯,感谢主办方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各位同学、各位嘉宾交流。

我的笔杆子可能比我的嘴皮好一些,我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体会。我身处在互联网公司,是一个商业频道,因为汽车圈里我认为还是商业氛围比较浓厚的,商业运作还是比较成熟的。这次获奖我也挺感谢,我在思考这样的命题,现在当下我们该如何当记者。现在作为一个时间点正在发生变化,包括整个信息的获取渠道,包括整个形态都变化了。也有人跟我讲,为什么网易能够有一些作品还不错,还可以获得同行的认可,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要感谢一下我的主编张弛(音),他还是有些新闻情怀跟理想的,到现在为止我们采编跟经营还是分开的,这个平台很重要。可能有些媒体他们身上背负着一些经营的任务,使得他们不能完全说真话,或者不能一个心思写文章,这很重要。其次,作为一个商业网站,你选择一个稍微体面一点的平台,这个很重要。我想跟同学们说的话,当你在一个平台上有一份稍微体面的工资,你会更加愿意去花时间写一篇东西。因为我在网易汽车干了有6年时间,互联网公司算是时间比较长,因为互联网公司人员流动比较大。当时我也想过要跳槽或者转型,到后来主编跟我聊,他问我,你愿意做什么,我说我不再想写那种新闻稿了,我不再想写那些厂家发过来的某些信息点,我想做点自己觉得有点意思的东西。后来他说行吧,我给你时间,给你一个栏目,你自己做。后来我就留下来了,今年我们创办了一个叫“漫谈”的栏目,是一个非常自由的,时间上不会要求你。在这一点上,我还挺感谢他,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特别强调速度跟效率,往往一个发布会结束,你马上要出稿,但我们不是,张弛老师还给我保留这一亩三分地,说你可以慢一点写,写体面一点、丰满一点、有趣一点的的文章,这对我是很大很大的鼓舞,然后就留了下来,挺想感谢他,感谢这样一个平台,能够为我们新闻人可以踏踏实实付出时间、付出劳动,有这份情操,把一份好稿子能够写出来,这是很难得的。我在这里想说你选择一个平台很重要,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重要,如果你厌倦这个工作,厌倦这个平台,早早离开就好。

3

想做好记者首先要有信心

想做好记者首先要有信心

马连华:谢谢各位。刚才听了各位老师在台上演讲之后,我想先给新闻系的同学们鼓舞一下信心,不管是哪个媒体说不招新闻系或者不招中文系,我们完全可以当成耳旁风。现在不管米是什么专业,你哪怕不是大学毕业,只要你有能力,你勤奋,努力不断的学习,肯定能创造自己的奇迹。任何人给你定的一个结论,只要你觉得自己行,你肯定行,任何人都决定不了你。

做记者首先是信心,现在媒体圈有一个现象,90年代的时候是官员下海,现在媒体是讲转型,各种传统媒体的记者见面问转型了没有,创业了没有,是不是成功转型了,要么做自媒体,要么做公关公司,要么加盟其它的商业或者大公司去当高管去了,赚大钱去了。如果真的想做好一个记者,你首先得有信心,别走,先留下来。我认为记者是大有可为的及。

第二,不能局限于自己的行业。虽然我是汽车记者,但我认为作为一个记者需要你有思想、有高度。中国有句古话: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各种跨领域、古今中外的知识都学了、都看了,你判断一个问题、判断一个新闻的时候肯定能找到更高、更好、更深刻的角度,你的知识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你舀出一勺水需要一桶水,而且这一勺水有多浓,有多少精华,就看你平时的积累。

第三,单从做记者的角度来讲,现在的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时代,大家都能发评论,都能到网上写两句,都能骂两句。而且现在媒体的氛围是都喜欢,可能是为了吸引人故意,都喜欢骂,各种各样的话都能出来,为了博取点击量。但是我认为媒体存在的作用,首先还是应该是像贾可老师说的铁肩担道义,要匡复正义。我在做记者的时候给自己定的原则就是建设性的建议,媒体的存在首先是要有监督作用,它这个监督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也不是为了敲诈,更不是为了曝出一个猛料来让大家看热闹、吸引眼球。我觉得报道者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性的结构,是为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曝出来看你的热闹,或者给你难堪,或者有其它的目的。

第四,做好记者,我个人认为一定要锻炼身体,把身体锻炼好。大家都知道记者要写稿,写稿怎么写?要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营养从哪儿来?从心来。为什么那么多记者30、40岁,40、50岁就猝死了,心肌梗塞,为什么心肌梗塞,就是熬夜写稿子。我一直探究这个问题,如何破解这个问题,我认为记者太不会养生了,总是熬夜写稿。其实完全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同时坚持锻炼身体,这样你才能把自己的身体保证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因为写稿子是需要激情的,激情是要燃烧身体,我们要让身体燃烧一会儿就够了,停下来歇会儿,然后再继续燃烧,否则一晚上烧完了,那怎么办?

钟师:刚才马连华先生的四点总结很有趣。最后一点我比较认可,他自己不好意思表彰自己,还有很多故事,据说他还能练武,还能联合业主跟黑保安斗,据说里边很有体会。要好的身体才能支撑好的业务,养生要从年轻做起,不是从退休以后做起。

他谈到的第二点问题我也比较赞同,哪怕你做一个行业的记者,你一定要对这个行业有一个深度。光深度,一辈子扎在里边还不够,比如说做汽车,你要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宽泛度,对历史也好,对政治也好,因为汽车里涉及的问题很多,别的行业的东西嫁接过来,使得更有深度、厚度、力度,我比较认可。比如这段时间报社也好,单位也好让你做这个汽车行业,如果明天让你搞高铁报道或者是飞机、航空报道,你怎么转型?所以,你平时要积累,话题报道方向转变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很快地融入进去,很快地适应新的方向,这一点我比较认可。

4

要区分开媒体和商业媒体

要区分开媒体和商业媒体

朱伟华:我对做记者这个事没什么发言权,因为我学工科,本科、研究生都学工科,说白了我去做记者,纯属是来北京谋生,没办法,我觉得我只会写字,因为北京也没什么工业。我对于学中文或者学新闻也没什么建议,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因为我现在招聘,我现在也在招人,我是不是能理解为,要想从事新闻或者是从事记者这个行业,需要具备一个什么样的素养,或者是为这个目标做一项什么样的准备。

我是这么理解这个问题,第一,还是得能写,我也写自媒体,从2012年年底开始写自媒体,纯属爱好,我当时设定的目标是每天要写一千字,我不知道学新闻的同学对于一千字是什么概念,一千字原创的话,每天写一千字,其实是不太容易的我对我的员工目前也是这样要求的,他们经常跟我说每天要做这个,明天要做那个,都胸无大志,我没有问题,我说你先每天写一千字,围绕着这个行业特定的领域,必须原创,实际上很多人坚持了不到一星期就跟我说不行了,没东西可写了,因为江郎才尽的感觉,能坚持一个月,要求一点都不高。因为在汽车这个圈子里,真正能写的人,也就几十个人,真正能每天能写一千字原创,写两年、三年,能拼出一本书真的要求不高。我说你大学恋爱写过情书吧,不写一百万的情书真的不能干这个行业。

这个问题稍微跑题一点,我也不是只做杂志,我是一个杂志社的社长,实际上我也是那个公司的总经理,是这样一个角色,我们不只做杂志。包括一些主机厂内部的杂志,主机厂得自媒体也是我们在做,我们还做培训。实际上我对商业媒体的理解,我是觉得这是一个生意,并不是一个媒体,在中国把媒体都泛化了,什么都是媒体,可能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都是媒体,没有问题,因为代表的是教科书上写的媒体。但是作为一本商业杂志,我们首先是一个生意,你首先得让这个杂志本身得盈利,因为我也做经营,我很清楚,盈利和媒体是两回事,不是说你做一个很好的媒体就能够盈利,商业模式这种事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具体到我们的记者,有时我会鼓励他们写一些东西,因为确实和我的商业利益有关,因为我希望他们所写的东西在我所在的行业产生影响力,因为本身他们如果不能产生原创能力,我失去了读者,或者失去了我特定的客户关注,商业价值就无法变现,所以在自媒体写也好,或者在自己官方的网站、APP或者在自己杂志上刊登,一点都不矛盾。在自媒体上刊登好了,放在我的杂志上,还可以继续支付稿费。首先你得有料,如果没有料的东西,无论你的自媒体还是在我的杂志,都不会有受众。只是在杂志上是有变现的能力。有时你发现你得自媒体有一天有变现的能力,完全不用加入杂志,作为机构媒体的价值就没有了。但是现在来看还不是这样的,据我所知即使是移动互联网的整个广告的形态,广告的结算方式,现在也还在摸索之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是作为平面媒体,整个平面媒体广告结算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的生态已经完全建立,我自认为,这是传统媒体还能活下去的唯一原因。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文章导航

返回分页浏览>>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