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汽车:十年内中国市场新技术应用无异欧美
2009年05月07日 09:29盖世汽车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专访陶氏化学汽车事业部总裁Peter Sykes先生

作者:Joanne Jiu

核心提示:

陶氏化学汽车事业部总裁Peter Sykes先生在2009上海车展期间接受了盖世汽车网的采访,他说“我想那些在中国之外的人,真的是很容易低估中国”,并相信未来十年,在成熟市场和在新兴市场上新技术的应用,“应该没有太大的差距”。

陶氏汽车产品结构

盖世汽车网:陶氏化学拥有诸多汽车产业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请首先就陶氏化学公司旗下汽车事业部业务进行阐述。

Peter Sykes:尽管陶氏化学是个美国公司,但我们的业务在全球都有分布,欧洲、北美、拉美和亚太地区的业务量份额分别是50%、25%、15%和10%。由于业务多样化、区域市场多元化,经济危机对我们的影响相对较小。我们的东欧业务(在全球业务中约占10%)、拉美业务和亚太业务都是未来的重要增长点。我们希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促进销售额快速增长。

在亚洲,除了我们积极开展和韩国和日本主机厂的合作外,同时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大好经济态势,也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加大和中国主机厂的合作。

盖世汽车网:陶氏汽车的产品策略是怎样的,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

Peter Sykes:谈到产品的应用领域和技术方向等,我们(陶氏汽车)的策略和陶氏化学保持一致,即致力于高性能技术的产品和高附加值的产品。陶氏汽车的业务是从工程塑料起步,现在这块业务约占我们销售额的60%,但塑料现在已越来越变成大众化商品,我们开始转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如PU(聚氨酯)模塑软泡技术和PU胶类技术等。

我们现有的产品结构包括:①塑料方面,我们基本以内饰件为主,如座椅、顶棚、中央通道、中控台等处的工程塑料;

②另一类产品是胶黏剂,陶氏汽车事业部在该领域是全球技术领先的供应商。我们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的挡风玻璃和车身等;

③增长迅速的一类产品是结构粘合剂,该类结构胶能够粘接顶篷内衬到车顶,可粘接塑料件、合成材料、玻璃部件和内饰件。它不仅可以提供很强的结构,同时可提高粘接密封性能并改善NVH性能,对整个车身起到减重作用。这样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同时不牺牲整个车身的强度和碰撞性能;

④陶氏汽车的泡沫技术有两种技术,一是双组份聚氨酯隔音泡沫材料,一类是结构泡沫增强块。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解决办法包括在车身装配或涂装前在罩壳空腔中引入合适成型的橡胶状预成型材料,在随后的均衡烘烤阶段中,上述预成型材料溶胀和膨胀将空腔完全填满,这能够显著降低整车的噪声水平、提高整车NVH性能;

⑤我们还会在明年开始推向市场一个新产品--柴油颗粒捕集器(DPF)。主机厂(轻/重型柴油发动机)现在都是希望过滤器对引擎带来的背压越小越好,尺寸缩小并且催化剂利用率越高越好。我们的这个专利产品与竞争材料相比,最多可使背压降低30%到50%,从而提高功率和燃效;可使零部件尺寸缩小20%或以上,从而降低系统称本;催化剂利用率更高,进一步降低系统成本……这些对主机厂而言都是非常大的成本节约和性能提升。陶氏汽车的DPM可满足欧6以上排放法规。

越是小车越要采用大量高科技解决方案

盖世汽车网:针对当前的低价小车趋势,你们有什么解决方案?

Peter Sykes:以我们的新型吸能泡沫材料Impaxx为例,它是一项曾获2008 PACE大奖的创新性产品,两年前奔驰Smart Fortwo上就有应用。吸收冲击力的泡沫材料在出车祸时有助于保护车内的乘客, IMPAXX吸能泡沫材料用来在受碰撞时吸收能量,并缓冲对车内乘客的冲击;该泡沫材料是百分之百可回收,并且其提供设计的灵活性和装配优势,减轻车重并提高车用燃料的经济性;它还由于增加了乘客空间而改善了乘坐的舒适性。最近在印度上市的塔塔Nano小车上,就在座椅上采用了陶氏汽车部提供的泡沫材料。上述只是我们提供高科技、高附加值且价格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的几个例子。

我们发现,越是小车,越要采用大量的高科技解决方案使车辆更小,并能保证安全和较好的驾驶性能。

盖世汽车网:在海外市场上,陶氏汽车产品成功应用于宝马和通用车型上;在中国本土市场上,你们是否有些成功案例?业务拓展计划是怎样制定的?

Peter Sykes:我们的结构胶能够起到的粘接作用比两块钢板焊接起来的强度还高,它可以减重。这个技术是在欧洲市场发明并在欧洲汽车里面大量使用的,如在欧洲销售的梅甘娜、高尔夫等,随着欧洲厂商们把成熟车型引入中国,我们的技术也不断从欧美传入中国来。比如上海大众的帕萨特就是一个例子。

同时中国整车厂商也在不断地进行自主开发,像上海大众的朗逸,一汽大众的新宝来等。他们在开发这些新产品时,就把在欧洲采用的陶氏技术从欧洲引入的原汁原味车型中转到这些本土开发的车型上来。

此外,我们也会主动地把我们的技术引进到国内车厂上去。我们与国内很多自主品牌厂商建立了联系,积极向他们推广我们的新技术,中国最大民营整车企业奇瑞汽车,今年发布的一个新款车型里就将会采用我们结构胶的技术,以增强整体汽车的钢度。

盖世汽车网:陶氏汽车事业部需管理范围宽广的产品线,并且需在与多层级客户接触中扮演不同角色,你们如何管理这些业务,如何最大化创造协同效应?

Peter Sykes:从技术上来讲,陶氏汽车部只是陶氏化学旗下一个部门,我们会独立地做专门技术的前瞻性研发和应用开发,但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陶氏化学这样一个强有力母公司的支持。

从销售和市场上来讲,我们还是区域性运营为主,我们有多类产品,不可能一个人管一类产品--那样在全球做不现实。我们培训本地销售市场人员,使其理解产品的性能并掌握运用。

我们有直接的客户如主机厂,也有直接客户们的配套商,三者之间(配套供应商、主机厂和陶氏汽车部)常常需要很多的沟通,以找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未来十年中国市场新技术应用无异成熟市场

盖世汽车网:在成熟市场,你们的新产品新技术较容易被客户接受。把这些技术移到一些发展中市场,比如说中国时,就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毕竟市场接受度不一样。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

Peter Sykes:我想那些在中国之外的人,真的是很容易低估中国。但是只要来上海看看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一流的基础设施,你会深刻认识到,中国市场有多么大的潜力!

再看看此次上海车展,所有的车型--无论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生产的,在质量上的提高非常明显。回想15年以前的韩国现代,恐怕当时没有人会想到它会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因为那时它的质量在人们看来实在很差。所以对于未来十年,相信中国的主机厂肯定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汽车。这样在成熟市场和在新兴市场上新技术的应用,其实应该没有太大的差距。

从车辆的需求看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比较简单的,比如人们购买的第一辆车,是完全从经济上考虑的;另一类是中高档车,是那些经济状况较好的车主选购的,其中很大一部分这样的车辆在中国是进口车。未来我们会看到,这类中高档车会越来越多地在本土生产。那么这部分产品对新技术、新解决方案的需求将是相当大的。

此外,中国本土主机厂不仅仅只看本土市场,像奇瑞、吉利等现已经在做出口,而他们的最终出口目标在于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所以提高自身车辆质量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陶氏汽车事业部作为一个创新领先的供应商,一定会把最新的技术、高科技的技术带到中国来。而高科技的技术和产品不一定非常贵,若从总体、从系统成本上去考虑,你会认可它带来的巨大价值。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