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 借力 造实力曙光将研发中心建到美国
2010年04月16日 16:50汽车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8年12月,中国的公交车老大、零部件行业上市公司——曙光汽车集团,收购了濒临破产的位于美国底特律的德纳技术研究中心。

该中心地处法明顿山市,毗邻尼桑、塔奥、博世等跨国公司的北美总部和技术中心,属于当地OE整车和主要供应商中心集中地之一。因此,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研发中心大楼前的时候,所有从这里经过的中国人都感到非常自豪。

曙光汽车集团总裁李海阳更是心潮澎湃,因为就在中心成立之日,他就暗下决心,要以此为依托,打造车桥领域最强有力的“大脑”,同时让黄海客车插上核心竞争力的翅膀,在国际市场纵横驰骋。

借危机曙光成功抄底

9年前,曙光在美国成立了办事处。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进军北美市场,需要桥头堡。

然而,斗转星移,随着曙光汽车零部件在北美市场的纵深发展,曙光高层意识到办事处已不能满足北美市场的需要。

2006年2月10日,一封来自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的信函送到李海阳办公桌上。这是以美国伊顿公司供应链管理副总裁Richard B.Jacobs先生的名义发出的信函,信上恭祝曙光获得“伊顿首席供应商”奖。这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伊顿第一次以总部的名义颁发这样的奖项,更重要的是,曙光有了加入伊顿全球供应商顾问委员会的机会;而此时的曙光也已经是美国DANA、泰利福、AMM等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

地位变了,企业的管理、产品、营销也要变。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跟上国际巨头的步伐,在与“狼”共舞中脱颖而出。

“下棋要找高手,当你上升了一个段位,就要寻找更高的目标,具备与高手过招的素质。也就是说,要在人家的地盘上练就人家的素质。”李海阳已意识到,在“大个子”的属地建研发中心,是曙光成为世界级制造商的必由之路。

不过,在美国要建一个可以与跨国公司比肩的研发中心谈何容易。且不说软件,仅硬件的投入起码要上亿元。

也许正应了这句话——机会往往给了有准备的人。2008年,席卷美国的金融风暴,让曾承载美国精神和文化的汽车城——底特律,一下子陷入谷底。破产、倒闭、裁员、失业……,坏消息充满了“汽车之都”。

此时,设在底特律附近的美国德纳技术研究中心再也拍不起高价。按曙光汽车集团董事长李进巅的话说,曙光在最恰当的时机,用一半的价格,收购了一个具有世界先进硬件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

交好运曙光得己所需

俗话说运气来了,想挡都困难。当李海阳下决心寻找“国际化”钥匙时,申请破产保护的德纳也正四处寻觅买家。

位于底特律的德纳技术研究中心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拥有全套的车桥、发动机、车架性能检测试验能力。2000年,以车桥而闻名全球汽车业的德纳在此成立研发中心时,其目的就是针对汽车底盘和驱动系统进行技术研发;而这正是曙光核心业务最需要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桥分会秘书长张冯军曾表示,尽管国际知名车桥企业如阿文美驰、德国采埃孚等在中国都建有工厂,但为了防止核心技术的扩散,都没有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车桥的设计制造能力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国外的车桥可以保修至100万甚至150万公里,而国内生产的车桥到80万公里就基本报废。这种差距的产生,源于不同的设计、测试和研发能力。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常虹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