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耗测算方法复杂 标示须有事后监督机制
2009年08月19日 19:59中国产经新闻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记者 郑芋报道

厂家对于油耗问题讳莫如深,大家通常不说坏、不说大,只说好、只说少,而且各执不同的检测评判标准,国家对于油耗也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但都收效甚微,专家建议,油耗标示须有事后监督机制。

近些年来,无论是小排量经济型车也好,还是大排量车型也好,几乎每一款汽车产品,厂家都会针对其节油性能大做文章。但是,从来就没有一个可信的第三方来提供车辆油耗的真实数据。

“这些油耗的数据都是由厂家在产品出厂时通过检测得出的结论。”记者在姚家园汽车销售市场采访时,标龙京津东风标致特许经营店里的销售顾问赵新华向记者介绍。

目前国内的油耗都是厂家自行检测的结果,因此出现鱼珠混杂、各自为政的局面。当然政府也并非对此事熟视无睹。政府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汽车产品的实际油耗是在2006年11月,当时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34个企业的409款车型的实际油耗数据,任何人都可以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中查找具体某款车的综合油耗数据。但从实际效果看,对整个汽车行业提醒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决定实施《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要求汽车在出厂时加贴统一的油耗标识。但该标准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汽车厂家对此无动于衷。

工信部《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的出台,业内寄予厚望。中国汽车业资深策略专家丁树雄认为,即将实施的新规将有助于汽车制造商的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升级,将有助于杜绝外国车商习惯将“淘汰技术”、“垃圾产品”输入中国侵蚀本土的一贯做法,同时也有益于销售商能源及环保意识的普及,最实惠的就是消费者不必再为虚虚实实的油耗伤透脑筋,制造商不光要卖车而且从一开始就要考虑消费者“养车”的成本(特别是油耗方面),最为微妙的变化就是除过去众所周知的油耗大的某些品系汽车外,将有更多“油老虎”曝光,而一直以节能省油领先的某些品系的车商更加理直气壮。

对于政策出台寄予厚望的同时,业内也有不少担心,汽车油耗测算非常复杂,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多,即使实际使用中有不小的偏差,厂家也很容易就找到理由搪塞消费者,因此,新规是否采用足够科学的流程和有效的监督,都是能让消费者信服的关键。

记者在采访中,消费者也普遍认为,如果有国家设置一独立于企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完成此事,将有利于测试的公正性。出租车司机张怀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是厂家自己做的测试那肯定是自己说自己好,但是有独立的部门来做这样的测试,才能让人放心。同时,还得有事后的监督机制,别测的是企业专备测试的车,可是在市场上就变了味道。

丁树雄也有类似建议,国家应成立统一的油耗质量认证的权威机构,统一检测,统一鉴定,统一发放油耗标志,并采取逐年抽检审查一次的做法,对于虚报谎报的车商及车型列入黑名单给予公布曝光,并取消其能耗检测认证资格。

对此,国外做法值得借鉴,如美国联邦政府对汽车厂的生产一致采用不定期下线抽查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查足够数量的下线汽车产品,只要所抽查的这批车中有60%以上合格,即可认为通过抽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