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中通客车巨变 中青代骨干撑起一片天

2011年07月06日 10:22
来源:中国汽车报

字号:T|T
0人参与打印转发

中通客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的1958年,山东省聊城市铁业公社和韩庄算盘厂40名职工利用国家投资的3万元资金,成立了聊城市车辆制修厂。经过13年艰难创业,70年代,中通客车终于走上了客车生产道路。从开始造车的1971年到2011年,40年来,中通客车发生了巨变,从一家当年年产18辆鲁Q650型客车的车辆制修厂,发展成年产近1万辆客车的知名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

40年来,中通客车人员更迭,一些元老逐渐退去,中青年成长为骨干,支撑着公司以更快速度发展。中通客车总经理助理、生产调度中心主任王书太,中通客车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李晨就是代表。

王书太和李晨1996年同时进入中通客车,他们在中通客车这15年,经历了公司从成为行业知名企业,随后进入低谷,再次进入辉煌的阶段。

■ 生产不再有淡旺季

作为中通客车的骨干,王书太在中通客车多个部门工作过,包括生产、技术、市场。刚毕业就能进入国企,让王书太有很强的荣誉感、自豪感。但那时的中通客车已经从最高峰的1992年下滑,1996年到2000年,中通客车产品主要侧重公路客车,主动抢市场、抢生产的氛围不足,创新精神不足。恰好在那时,国内客车行业出现快速发展势头,中通客车的发展却不快。

为了挣脱旧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束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蜕变中获得新生,在新生中求得更快发展,中通客车从1993年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并在200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在上市的同时,针对企业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分配不公、管理不严的弊端,采取岗位工资、竞争上岗、绩效考核、末位淘汰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企业活力迅速增强。

王书太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末,中通客车在行业内率先设立销售公司。2002年前后,国内客车市场变化很大,客户需求开始向小批量、多样化方向发展,企业接到的订单也是一单一个样。中通客车提出“打过长江去”的口号,将市场延伸到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同时推动企业市场转型和产品转型,引进荷兰博发技术生产高档客车。王书太说:“这次合作对公司高档车的技术水平提升意义很大,中通客车现在的技术骨干都是那时在荷兰博发公司学习、培训过的。原来人们对高档车的理解主要是外观,合作以后,对高档车的理解深入到节能、环保等层面。”

对于近几年一直主抓生产的王书太来说,改制后生产线的变化让他印象深刻。2002年以前,中通主要生产中低档客车,如今,生产线上主要是中高档车。2007年底到2008年初,王书太任底盘事业部负责人。在生产高峰时,底盘事业部一个月生产600台底盘,产值不到1亿元。现在,有时候一个月生产300~400台底盘,产值达到2.2亿元。目前,高档车数量只占公司40~50%,产值却接近80%。

2003年,中通向阿联酋出口了第一批客车,打开了出口大门。王书太告诉记者:“出口对生产线的调节很有效,以前生产线的淡旺季很明显,工厂还经常放麦假、秋假,让工人回家割麦子、搞秋收。出口订单填补了生产线淡季的需求,现在生产线长年处在忙碌状态。”

■ 技术研发有的放矢

山西人李晨,一毕业就进入中通客车,15年中为公司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中通客车朴实的企业文化,让他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他向记者描述了中通客车15年来的变化:人员数量增多、专业背景增强、员工年轻化、企业信息化建设速度快、由经验开发转向理论分析、开发针对性更强。1996年,中通客车技术中心只有七八十人,且汽车专业背景不强。现在有170多人,且绝大多数是汽车本科专业毕业,有11名硕士,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1996年,中通客车技术中心还有不少年龄较大的研发人员,现在绝大部分人员在30~39岁,有激情、有活力。以前中通客车采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很多人常常抢不到电脑。现在全部是三维设计,对车辆做应力分析、匹配性能分析,从经验设计转向理论分析。在产品开发速度上,从几年一个车型,到当年开发当年上线生产。产品开发先在电脑上进行大量设计分析,然后再做路试,开发速度由慢到快再到适度。在产品针对性上,由原来不知道是针对公交车还是公路车市场,到现在开发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在中通客车,像王书太和李晨这样亲历公司巨变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愿在这里踏踏实实地工作,是对中通客车文化的认同,他们也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中通的下一个40年。(责任编辑:刘岩)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中通 客车 生产 李晨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