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事件:管理神话的终结?
2010年05月05日 13:27中华工商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累计800余万辆汽车的多起召回事件让丰田汽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财务上巨额亏损、消费者信心动摇,就连其最为得意的生产方式和发展哲学都被视做大规模召回的元凶。

此前,丰田是汽车行业的“神”,其经营管理的一举一动,都被全行业以至众多企业顶礼膜拜,广被模仿。

丰田危机四个观点

有专家把各类剖析丰田危机的声音归纳为四个观点。

观点之一:美日关系牵连论

丰田是美日两国政治和贸易保护的牺牲品。在贸易保护的大背景下,美国加强、加重了对丰田的监管力度。事实上,通用、福特等美国本土汽车企业确实成了“丰田召回事件”的最大受益者。1月份,丰田在美国销量下降了23%,市场被通用和福特所填补。其实,丰田是深谙“政治经济学”的。此前,一位对丰田知之甚深的业内人士就认为,丰田2008年的巨额亏损是被夸大的,他在财务上以折旧的名义计提了约100亿美元,其目的就是为了不当“出头鸟”。在美国三大车企面临破产的时候,丰田着实不愿让美国政府认为是丰田打垮了美国汽车业。但即便是如此,“召回门”还是被政治化了。

观点之二:丰田降成本惹的祸

这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观点。矛头对准的是丰田上任社长渡边,其在任时倡导的大规模的模块化生产,直接导致了一个部件发生故障,多款车型同时召回的情形,甚至连累一些采用了同一供应商的其他[综述 图片]车企生产的车型也受到牵连。疯狂降成本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通病(中国车企也是如此)。目前,汽车业似乎已经陷入了一种模式性的怪圈,即企业必须要扩大生产规模,通过规模效应或者模块化生产来降成本。这不仅导致汽车产品越来越大同小异,缺乏个性,还让车企患上了销售依赖症。另外,在产品质量控制上,某一模块化的故障,很容易被放大。

观点之三:丰田发展战略有问题

丰田在2005年前后的快速扩张战略是导致召回的“元凶”。这种说法似乎也得到了丰田高层的认可。按照丰田新任社长丰田章男的理念,丰田要回归原点,要在产品质量、产业规模和经营状况之间达成平衡。实际上,在汽车巨头中,丰田属于稳健保守型,甚至保守得过了头,其策略往往是不求有功但求无错。在中国,丰田的保守也是出了名的,以至中方合作伙伴都认为丰田错失了很多机会。2009年,丰田在中国销量为70万辆,远远落后于大众、通用,但丰田仍然坚持小步慢跑的策略,很怕冒进犯错。

观点之四:丰田零部件体系过于封闭

丰田对于供应商等合作伙伴的理念是长效的,其恪守的是长期合作,达成共识。这是丰田方式能够得以执行的一个因素。对于很多重要的供应商,丰田是控股的,即所谓丰田体系内的经销商。这种模式应该是丰田的一个优势,最起码在质量控制上是有好处的。事实上,此次油门踏板事件中的供应商,恰恰不是丰田传统的供应商。

“日本制造”的深层难题

愈演愈烈的丰田召回事件,不仅说明了丰田自身确实存在大问题、大麻烦,同时也折射了“日本制造”日积月累所造成的深层难题。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丰田深陷召回门

相关报道:

丰田宣布对市场部管理层进行重组

丰田4月美国市场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4.4%

丰田章男:为家族荣誉而战

美国众议院丰田听证会推迟至5月20日召开

丰田:风筝不脱线

稳定系统问题 丰田召回5万2003款运动车

丰田恢复销售旗下雷克萨斯GX460车型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北京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韩欣 编辑: quanm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