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产业评论>正文

特斯拉3月销量过万 打了谁的脸?

2020年04月15日 12:11:06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评论 4月14日,在交易量日渐萎缩的股票市场,宁德时代一度涨停。除宁德时代外,特斯拉概念相关的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在并不活跃的股票市场,特斯拉相关产业链公司股票,再次沾上了特斯拉火爆的光。

投资市场对特斯拉概念股票的追捧源于一些数据。近日,乘联会发布销量数据显示,特斯拉3月销量为10160辆,首次单月销量过万,并且占纯电动B级市场份额的81.3%。此外,特斯拉自1月份国产交付开始,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连续3个月销量第一。

火爆的销售数据,迅速的攻城略地。特斯拉在中国国产的三个月,都狠狠打了哪些人的脸?

边抢购边维权的消费者

近日,特斯拉推出国产Model 3的长续航版车型,续航里程达到668公里,比1个月多前推出的标准版Model 3整整多了223公里。但长续航版车型的价格补贴后为33.9万,只比标准版价格多出4万块。

长续航版Model 3的推出,被媒体誉为“屠刀”。上市当天,在特斯拉官微留言中,充斥着消费者们“真香”、“买买买”、“终于等到你”、“马上预定”的声音。此外,特斯拉官网因涌入的人太多而一度崩溃。

然而,长续航版Model 3在被火爆围观的同时,另一群消费者却有些愤愤不平。其中,一部分1月份订购标准版Model 3的用户,在订车时销售人员表示长续航版最快到年底才会上市。然而,3月1万多名刚提标准版Model 3的车主,在4月份就迎来长续航版Model 3上市的消息。

原本好不容易等到特斯拉国产的消费者,认为买国产车肯定比买进口车划算。如今,相比价格仅相差4万的长续航版Model 3,很多已购车主感觉亏大了。据媒体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消费者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国产标准版Model 3车主希望能通过差价换购长续航版Model 3,其余车主希望通过其它方式弥补自己的购车损失。

“对特斯拉有点失望,减配的事没说清楚,价格还忽高忽低,真不敢轻易买。”一位消费者对于特斯拉国产后的一系列操作,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不得不说,特斯拉在未国产前,很多消费者翘首以盼。没想到国产后的头三个月,特斯拉就给了中国消费者“减配”和加推性价比更高的长续航版Model 3 的“惊喜”。消费者的热脸,并未得到特斯拉的优待,反而让有些人觉得有种被玩弄的错觉。

对于特斯拉的所作所为和消费者的遭遇,蔚来暗戳戳的发布了一组“用户有话说”的广告调侃了一番。其中,一张海报的ES6车主说“男孩更喜欢Model 3,男人更喜欢ES6”,难道蔚来是暗指购买特斯拉的消费者都不够成熟,蔚来ES6才是明智之选?但3月份蔚来仅销售了1479辆,而特斯拉销售了10160辆。

跌落的中国新能源

当然,在3月买了国产标准版Model 3的车主并不是最惨的,特斯拉火爆的背后,还有中国新能源汽车集体跌落的尴尬。

眼看2020年到来,中国新能源财政补贴按计划也将结束。然而,一场疫情让汽车市场陷入停摆,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但补贴已经难以维系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

前两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熊冠全球。如今,在全球销量前十中已经连续两个月看不到中国车企的身影。

据EV Sales数据显示,今年1月和2月份,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和销量排名前十的车型榜中,中国新能源企业和产品均未入榜。

国内市场,新能源龙头车企以往的势头已经不在。在乘联会发布的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TOP10榜单中,超过一半的车型为近一年新上市的新产品。比亚迪和北汽这两家长期引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老大哥“,3月共有3款产品进入前十中。但两家品牌的拳头产品已经今非昔比,北汽EU系列同比去年下滑65.7%,比亚迪元EV在3月仅销售1901辆,同比去年下滑81%。

此外,比亚迪新推出的秦EV,3月销售5066辆排名第二,成绩非常亮眼。但与第一名销量为10160辆的Model 3相比,比亚迪秦EV的销量仅是Model 3的一半。

新造车势力品牌的竞争力仍然羸弱,仅蔚来ES6和理想ONE两款车型进入前十,分别位居第8和第9名。其中蔚来ES6在3月仅销售1479辆,理想ONE 仅销售1447辆,两者都不及宝马5系PHEV卖得好。

疫情虽然对中国车市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但同在中国生产销售,传统新能源企业干不过特斯拉,新造车势力品牌卖不过宝马。历经10年,花费上百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最后“摘桃“的并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

一变再变的政策

显然,眼下的形势并不是中国车企们所愿,特别是很多新造车企业投入巨额资金和人力,但如今很多连产品都还未上市就面临着倒闭。

引入新造车企业的目的是为激活产业,培养出几家能与跨国车企竞争的独角兽企业。政策的初心很好,但在执行过程中却让不少新造车者吃了不少苦头。

政策放开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在十多家企业拿到生产资质后突然暂停,很多错失机会的企业不得不花费巨资购买“僵尸企业”以获得造车门票。其中车和家以6.5亿元收购评估价仅为83.56万的力帆汽车,电咖和拜腾为拿到生产资质分别付出了10亿和8.55亿。

然而,2018年7月,发改委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未列入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的现有燃油汽车企业整体搬迁至外省份”,以及禁止“对行业主管部门特别公示的燃油汽车整车企业进行投资”。该规定不仅让僵尸企业瞬间贬值,也让很多花了巨资买生产资质的企业骑虎难下。其中,车和家与力帆之间因为收购的经济纠纷而打起了官司,博郡一汽夏利的合资项目深陷欠薪、被员工维权的困境中。

三个月后,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生产资质由国家发改委核准改为省级政府备案管理,审批权限下放至地方政府。在同一个月,工信部公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鼓励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之间开展研发和产能合作,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委托加工生产。然而,留给新造车企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进入2019年,新造车企业已经进入淘汰赛,没有产品的车企很难拿到新的融资,很多企业正常运转陷入困境。经过一年的挣扎,仅蔚来、小鹏、合创等少数几家企业向市场推出了产品,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其中,销量较多的蔚来和小鹏一年销量仅万辆左右。

眼看着特斯拉火速国产,中国新能源产业仍未诞生一家能与外资品牌抗衡的企业。今年2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再次放松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所必须的“设计开发能力”,改为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所必需的“技术保障能力”。这一修改,将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降到史无前例的新低。然而,如今再也没有政策刚放开时几百家企业争抢生产资质的盛况。

不到5年时间,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和规定至少出台了5次,生产资质从“一票难求”到如今的乏人问津。10年产业培育,百亿资金的投入,一大批汽车人的努力,最终特斯拉仅用3个月就轻松超越,目前的局势实在让人唏嘘。(文/朱琴)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文章标签: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