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日渐危险的网络世界里,你还能抵挡多少恶意?

2016年09月24日 00:00:00
分享到:
来源:果壳网

本文来自 女王C-cup

写在前面

近日,一男性艺人被公布因抑郁症自杀身亡,不久后微博博主人五发布了男艺人微博的版面评论截图,及其死后一个网友的微博截图,对比发现,一个谴责网络暴力导致男艺人抑郁的网友,就疑似实施过对男艺人的网络暴力。

到底是“疑似”还是确有,也许还需要一个“合理人”来做判定是否感受到恶意攻击,此处暂不讨论。引起热议不是网络暴力,而是前后对比的荒诞:每一个投石者都认为是其他人的石头杀死了受害者。截图流出后,许多人指责她虚伪,但转念想,如果她从未哀悼过受害者,从未指责过网络暴力,难道竟然会更好一点吗?

(此微博账号已不存在,图片仅作为文章内容补充)

这些石头并不一开始就以投石者能察觉到的恶意出现。做这件事的时候,ta也许并不觉得自己在伤害一个人,而只会觉得“我说的都是实话”,“所有人都这么干,我当然也可以这么干”。ta在现实中或许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ta也许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ta也许对自己的人生还很努力。所以这个问题值得警惕,并不在于“我们之中出了一个变态”,而在于“我们有多大可能成为那个投石者”

这是一个让我们反思的机会,也是一个更理解网络骚扰这种行为的机会。

网络骚扰的形式

pew研究中心于2014年进行了一项关于网络骚扰的调查,数据自5月30日收集至6月30日,样本覆盖3217个互联网用户。在这项调查中,对网络骚扰进行了形式上的统计,这些形式包括:

1.骂人。且是有特定目标的骂人。例如:“你是个傻逼。”“你是个婊子。”“Fuck you.”粗口不算。如:“卧槽。”“妈的。”“Fuck.”评论类的表达不算。如:“李某某演技不好。”自我感受的表达不算。如:“我不喜欢李某某。”

但也仅限于这种没有恶意的表达,如果有在后面加上其他恶意的话,就构成骚扰,例如:“李某某演技差,我希望他快点死。”或“我不喜欢李某某,她就是一个婊子。”

2.为实现羞辱意图的表达。例如:一张丑化受害者的照片。不受欢迎的绰号。羞辱受害者的外表或某项特征。

希拉里曾有一张手持甜甜圈的图在中国微博上被广泛传播,希拉里手中的甜甜圈被ps了,中间孔洞非常大,这是一张很典型的以羞辱为目的的丑化照片,因为涉及对受害者的性评价,它同时还是性骚扰。当时兴高采烈哈哈哈传播这张照片的人,也许不会意识到自己确实做了伤害别人的事。藏身于面目模糊的网络群体中,跟风伤害太容易发生了,但不论其他还有多少人是投石者,至少你扔出了自己的石头。

3.人身威胁。例如:“我要杀了你。”“见你一次打一次。”“我知道你住哪里。”

一些令人不安的人身威胁还涉及强奸幻想、虐待幻想、杀人幻想,骚扰者会描述细节,试图从精神上攻击受害者,令受害者感觉恐怖、失去安全感、难以融入群体、无法安心生活。人身威胁有时候会发展成跟踪,一些受害者会遭遇到确实的人身伤害。

4.一段时间内的持续骚扰。例如:拉黑后换不同账号持续骚扰。持续发送信息试图影响受害人的情绪。用水军或多个马甲同时攻击受害人。匿名毁谤。

持续骚扰中有一些是不必要的,且在你要求停止骚扰后对方仍不停止。例如连续给你发送信息,被拉黑之后换一个账号持续骚扰你一段时间。

还有一种持续骚扰则以匿名毁谤的形式存在,往往有刷屏、在多个网站同时发布、灌水顶帖等行为。骚扰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或者假装自己是被受害者所害的人,爆料受害者的不实信息,有时候甚至不点明受害者的身份,仅仅贴上标签引导他人联系上受害者,不点名中伤的做法常常实施在公众人物或明星身上。

5.性骚扰。例如:涉及性或身体的不受欢迎的注意和评价。表达“我想上你。”

有一些性骚扰的行为是显然可以被确认的,例如未经允许向他人发送自己的生殖器照片,例如说我想操你,例如不受欢迎地评论女性的性生活。

而有另一些性骚扰的行为则往往不被实施者承认,例如评论女性的身体尤其是胸部与生殖器,胸太大或太小,胸的形状,以木耳等词评判生殖器,因这种行为普遍且往往无差别的落到群体中的所有人身上,抗议常常会被忽视。

还有一些性骚扰则以群体性攻击出现,例如某些新闻网站下对不特定女性的强奸幻想、虐待幻想、性别歧视,对性少数群体的性侮辱。

6.跟踪。例如:人肉受害人。在受害人生活或工作地附近寻找受害人。

在以上这些形式的网络骚扰中,最具伤害性的是跟踪(stalking),跟踪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包括很多动作,甚至有可能这些动作都是合法的,例如持续性的关注你、寻找并记录你在网上露出的个人信息、持续性的关注你的朋友、并记录你朋友们的个人信息、向你表达占有的欲望、吸引你的注意、持续性幻想你、在你生活及工作范围内寻找你,这些动作单看都是合法的,只有当它们被确认是连续性的针对某一个对象时,在有些国家才构成犯罪。stalking是一种精神攻击,施害人重复不断、不被期望的侵入受害者的线上生活或线下生活,剥夺了受害者关于自己生活的控制感、造成恐怖不安的环境,有一些受害者会最终受到确实的人身伤害。

遗憾的是,将stalking明确定义为犯罪的国家中不包括中国。我遭遇过对我进行持续人身威胁的网络stalker,在我报警后,警方也没有任何举措,因为国内关于网络跟踪防治的法律仍然一片空白。警方告诉我,无法立案,且因为暂时缺乏法律依据也不能查出骚扰者身份,即使警察个人想帮我,也无法提供任何警告给施害人。

这6种形式并未完全涵盖所有的网络骚扰行为,其他网络骚扰还包括盗用他人身份及照片、未经允许共享他人照片视频及其他个人数据信息、实施监控、中伤毁谤等,关于网络骚扰的含义范围及执法要素需要不断更新。

网络骚扰有多普遍

网络世界具有匿名性,用户不需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即可在网络世界中发言,也因其匿名性,意图伤害他人的用户很容易实施伤害,且难以被普通手段反击或制止。

在pew研究中心关于网络骚扰的调查中,将骚扰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骂人和故意羞辱,这是程度不严重的网络骚扰。第二个层次的则包括人身威胁、持续骚扰、性骚扰和跟踪,它们被认为是更具伤害性的骚扰。

73%的受试者见过他人经历六种网络骚扰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60%的受试者见过他人被骂。* 53%见过有人故意羞辱别人。* 25%看到有人被人身威胁。* 24%目睹了持续一段时间的骚扰。* 19%目睹有人被性骚扰。* 18%见过有人被跟踪。

40%的受试者亲历过六种网络骚扰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27%的受试者表示自己被骂过。* 22%被试图故意羞辱过。* 8%受到过人身威胁。* 8%被网络跟踪。* 7%被持续骚扰一段时间。* 6%被性骚扰。

目睹网络骚扰与亲历骚扰之间存在重合,那些看到别人遭遇骚扰的人中,也有一些自己就经历了骚扰,其中一些经历了多种形式的骚扰。

亲历了网络骚扰的人中,有55%的人(占所有受试者的22%)经历了第一层次的“不太严重的”各种骚扰(骂人、为实现羞辱意图的表达),而45%的人(占所有受试者的18%),经历过第二层次“更具伤害性”的各种骚扰(人身威胁、持续一段时间的骚扰、性骚扰、跟踪)。

谁在被网络骚扰

根据pew的调查,被骚扰的高风险与两个要素有关:年龄和性别。

年轻的成年人:

18-29岁的人口群体,比其他年龄的人口群体更容易被骚扰。这个年龄段中有65%的人经历过网络骚扰。而其中18-24岁的人口群体,被骚扰的尤甚,比例为70%。

年轻女性:

18-24岁的年轻女性中,有26%的人被跟踪,25%的人被性骚扰,23%的人被人身威胁,18%的人被持续一段时间的骚扰。而那些程度不太严重的骚扰,50%的人被骂了,36%的人被故意羞辱。

令人不安的是,在性骚扰与跟踪这两项严重骚扰上,性别因素凸显了,年轻女性远比年轻男性更高风险。

上面的表格是选取了18-24岁的人口群体,如果将目光回到全体受试者,总体来说,男性更容易遭遇到网络骚扰,44%的男性及37%的女性至少遭遇过一种形式的网络骚扰。其中男性更容易遭遇被骂、故意羞辱和人身威胁,女性更容易遭遇跟踪和性骚扰。

从来没有遭遇过任何形式的网络骚扰,可能需要一点运气,或者很低的网瘾。在网上的时间越少,与外界互动越少,被骚扰的概率越低。

在哪里容易被网络骚扰

那些亲历了网络骚扰的人在回忆起最近被骚扰的经历时* 66%的人提到是发生在社交网站或应用* 22%的人提到是某个网站的评论区* 16%的人提到是网络游戏* 16%的人提到是个人的电子邮箱* 10%的人提到是某个论坛* 6%的人提到是在线交友网站

社交网站上骚扰是最常发生的,报告被骚扰的多数为女性。社交网站上也是人们自我暴露最多的地方,除非格外小心,否则自己的照片、社交关系、居住地、财产与其他个人信息很容易在社交网站上被有心人获取。

人们对网络骚扰有何反应

经历过网络骚扰的人中,有60%决定无视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40%的人采取了措施。* 47%的人选择了与对方对质* 44%的人选择了取关或拉黑* 22%的人向网站平台举报* 18%的人披露讨论此事并寻求支持* 13%的人改了用户名或删除个人资料* 10%的人退出了网站* 8%的人不再参加某些线下活动或场合* 5%的人报警

人们可能觉得“为自己而战”能够获得更好的心理感受,所以采取措施应当比不采取措施要好很多,但这个想法或许应该更新了。关键不在于我们怎么做,而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当下的情境,从而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查显示,不论选择无视还是采取措施,总体上来说,人们都认为自己作出了对的选择。选择无视的人中,有83%认为自己的反应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明智的。而选择采取措施的人中有75%也认为自己的反应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明智的。

经历网络骚扰对个体有什么伤害

那些经历了网络骚扰的人中,有* 14%的人表示极度不安和困扰* 14%的人表示非常不安和困扰

* 21%的人表示比较不安和困扰

* 30%的人表示有点不安和困扰

* 22%的人表示无所谓

总体来说,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无所谓或者只有一点不安和困扰,有28%的人表示自己“极度或非常”不安和困扰。

女性比男性更多的表示了自己的“极度或非常”不安和困扰,38%的女性做了这样的回答,与此相比,男性有17%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遭遇的骚扰形式不同,人们的感受也会不同。经历更严重骚扰(人身威胁、性骚扰、持续骚扰、跟踪)的人,有37%报告了“极度或非常”不安和困扰,而经历了不太严重的骚扰(被骂、故意羞辱),则只有19%报告了“极度或非常”不安和困扰。

当谈及遭遇网络骚扰时,不能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很容易被称为“玻璃心”“玩不起”“不能接受负面评价”,这种想法无视了个体的心理差异与具体经历。共情其他人的遭遇和感受或许没那么容易,但保留一点对受害者的宽容和支持,能够让受害者更容易度过最痛苦的阶段。

应对网络骚扰的策略

如果你身处一个重视网络骚扰的国家或地区

1.清楚地告知骚扰者停止,与骚扰者进行沟通可能不太明智,当你意识到你遭遇了骚扰之后,立刻明确地告知对方请停下来。用类似“不要以任何方式和我联系”的表达,并不再作出任何回应。

2.把所有证据保存下来,不要冲动之下删除了,邮件、留言、评论、私信,提到了你名字或唯一账号的发言之类的,任何你能找到的对方骚扰你的证据,保存下来。注意证据链的完整,不要随意进行删改。

3.投诉到相关各方。包括网站平台管理、自愿救助组织,如果涉及到人身威胁等你觉得自己将可能遇到危险的情况,请通知警方。

4.设定合理期望。这是出于对心理健康的考虑,例如,你可以设定合理期望为:骚扰者停止骚扰行为。但要求对方道歉、提供赔偿可能会难以实现。

如果你身处一个忽视网络骚扰的国家或地区

接下来的内容找不到任何参考资料,仅出自我个人应对网络骚扰的经验和建议,请知悉。

1.尽量少暴露个人信息、社交关系、少发照片,避免直接冲突。必要时远离网络。然后等待法律完善的那一天。

2.咨询律师,在律师指导下尽量保存证据,一般都需要公证。然后等待法律完善的那一天。

3.投诉到相关各方。包括网站平台管理,涉及人身威胁等令你觉得自己可能遇到危险的情况,还是要报警,虽然不一定有法可依,但也许警察愿意帮你。

4.心理抑郁难以平复,寻找心理援助。然后等待法律完善的那一天。

如果我攻击骚扰者 我就和ta没什么两样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当网络骚扰者被群体攻击的时候,群体攻击就变成了网络暴力吗?很难想,不如换个场景,如果一个连环杀手在接受审判,法院外人山人海的民众游行示威,要求判处凶手极刑的时候,民众和冷血的杀手一样吗?

不如先来看看网络骚扰会造成什么结果,再来谈民意制裁的好坏。

在一个有反网络骚扰法的国家,网络骚扰毫无疑问是罪行,但即使没有这项法律,网络骚扰也仍旧是恶行。

1.“我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并不是言论自由。发表人身威胁、强奸幻想、虐待幻想、憎恨言论,它并不体现言论自由的本意,而且它释放的恶意,将伤害言论自由。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身处不安全环境中、身处敌意氛围下,就更有可能表示退避和缄默。让女人闭嘴,让同性恋闭嘴,让年轻人闭嘴,让穷人闭嘴,沉默的螺旋背后可能是越演越烈的网络骚扰,环境或许会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网络环境不会比线下环境更人性化,甚至由于匿名性,网络空间对弱势群体、少数群体更为险恶。绝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大概都不会对一个女人说要干死她这样的婊子,对一个同性恋说他垃圾变态,对一个穷人说希望穷人都去死,但网络上却有数不清的憎恨言论。

2.更严重的网络骚扰威胁到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人身威胁、持续骚扰、性骚扰、跟踪等行为将给受害者带来不安、恐惧,一些受害者将无法正常生活,感觉自己被剥夺、被控制、被监视,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跟踪,施害人的目的就是想要控制受害者,制造恐怖,在许多国家跟踪都被列为刑事犯罪,遗憾的是中国不是。

3.网络骚扰者选择网络来实施恶行,往往是出于一种信念:在网络世界里作恶是安全的,伤害他人不会被抓到,也不会被报复。正是这种信念,践踏着另一种可贵的信念,正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承受的伤害无法得到正义的时候,可能会很抑郁,躲避群体,不敢表达自己,想把自己藏起来,甚至转而成为骚扰者。这在缺乏法律明文打击网络骚扰的国家尤其明显。

当现有的法律、政策和监管措施令骚扰者相信,自己作恶不会被抓住的时候,说明我们的法律、政策、监管措施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而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一种道德力量来暂时建立起秩序,它将有力于维持并巩固当下残存的些许正义。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对骚扰者的攻击与示众,有几个方面的好处:

1.对其他骚扰者的威慑,网络骚扰不是没有代价的,你伤害别人,就也可能被别人伤害,作恶面临可能存在的成本。

2.对受过骚扰的人有抚慰作用,这带来一点儿正义感,自己的遭遇被别人看到、理解到,并且有人加入一起抗议和反击,这对受害者的心理有好处,也能够带来对正义这一信念的少少信任。

3.有社会学习的效果。那些对骚扰这一行为认识不深,对其危害也不太了解的人,能够因此了解到骚扰行为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样的危害,最重要的是,知道它是被社会所排斥和拒绝的行为。

理论上来说,攻击与示众骚扰者可能有这样的好处。但现实是,人们也许会忘记自己曾经骚扰过其他人,人们也许会既是骚扰者又是受害者,却只记得自己身为受害者的部分。

我也想过,如果攻击与示众骚扰者的行为难以控制,最后被泛化,人人都变成纠察队长,岂不是文化革命。但理性的考虑是,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除非遇到热点或名人,网民群体是不会对这种纠察行为有持续兴趣的。

法律是打击网络骚扰最有效的武器,但在司法完善起来之前,缄默不会使坏的环境变好,只会使现有的环境变得更坏。

作者说

不能全然仰赖每个人心中的善意,便要建立起令人难作恶的制度秩序。

参考文献:

1.Duggan, M. (2014). Online harassment. Pew Research Center.

2.http://www.haltabuse.org/help/respond.shtml

3.Uwujaren,L. (2014).3 Reasons Why Internet Harassment Is Not ‘Freedom of Speech’.

果壳网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