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投行为何热爱李书福?|壹财眼

2018年02月27日 17:48:01
分享到:
来源:车壹条
null

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舒服哥的眼光、谋略和会做人,一切有利资源开始向他倾斜,形成了良性循环。而这一切与所谓的发展自主汽车产业、中国汽车走出国门等等没有半毛钱关系。

文|欢脱兔

图|来源网络

农历新年已过,吉利入股戴姆勒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的消息让国内媒体沸腾。与8年前收购沃尔沃相比,这一次李书福给国人的震撼更强烈,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戴姆勒是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母公司,奔驰是很多中国人实现第一桶金后想购买的爱车。

虽然目前为止,交易双方都没有披露这次收购股份的准确构成和价格(或许现在舒服哥正与戴姆勒董事会聊天),但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CFO李东辉透露的信息很关键。他说,此次收购价格远低于90亿美元,将通过吉利海外子公司在境外通过债权、股权和金融产品的安排等一系列的方式来进行资金安排,需要动用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而资金的来源是境外。

null

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的信息点更详细,其称在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的交易中,美国银行为吉利提供了顾问服务,这笔交易是通过「股权领口」结构进行。

「股权领口」是投行在为企业设计海外并购时的惯用手法,即收购方将被收购公司的部分股份贷给一家银行以换取资金,它让收购方在纸面上依然是股东身份,尽管其不再直接持有股票。

事实上,吉利此次入股戴姆勒,背后投行的身影也是不断闪现。有媒体披露,包括兴业、摩根士丹利在内的投资银行都在帮李书福牵头购买戴姆勒股票,方式无非是直接购买和「股权领口」。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投行愿意帮助李书福而不是徐和谊、魏建军、王传福等业内大佬干此事呢?一切还要源于8年前那场举世震惊的沃尔沃收购之战。

在2010年完成收购沃尔沃之前,李书福在国际投行圈并不知名。当2007年知名投行洛希尔大中华区团队初次访问李书福,向其推荐包括沃尔沃、萨博等多个可供关注的收购项目时,李书福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沃尔沃,而洛希尔内部对此却纠结万分。

null

当时吉利汽车的股价为8毛钱,市值10.8亿美元,不到沃尔沃的十分之一。而洛希尔在汽车产业界算是最有声望的一家投行。押宝吉利会不会砸了自己的牌子,洛希尔的高管们也很纠结。最后是李书福的执着和崛起的中国经济让以洛希尔为代表的投行们选择站在李书福这边。

沃尔沃收购项目成功后,李书福名声大振、在国际舞台的知名度陡增,也因此结交了不少投行朋友,当然也有很多投行通过沃尔沃项目看到了李书福的魅力,也在不断向他靠拢。

那么没有上过大学的李书福为何吸引了投行精英们的目光呢?这就要讲讲一个企业家的魄力和为人处事的哲学。

李书福的财务知识和谈判技巧肯定不如专业的团队和投行精英,但这些绝对聪明的人愿意帮助李书福完成一个个收购项目,除了李老板报酬丰厚外,不重眼前利益,愿意与人共赢,以灵活务实的方式处理难题,这些因素都成为李书福的加分项。

在民营车企里,职业经理人的更换频率较高,比如华泰汽车,前后聘请的CEO已经超过10个;再比如奇瑞汽车,高管也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吉利也有高管离职,内部也有过海归派与本土派的利益之争,但相比之下,当初跟着李书福创业的一帮「兄弟」,大多数还在。

比如现任吉利控股总裁安聪慧,1996年进入吉利集团,在吉利将近呆了22年;再比如现任吉利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1995年加入吉利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一直跟着李书福创业到现在,守得云开见月明。他们为什么愿意一直在吉利呆下去?有一位已经离开吉利自己创业的员工曾说,「李总厚道,员工付出肯定会有回报,这让人干活踏实。」

与李书福聊天,他的话总是比较朴实,不喜欢引经据典,所以在早期吉利不出名的时候,每次采访,舒服哥总会有「经典语录」。但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大道至简,最朴实的语言和行动,却往往最容易打动聪明人。

null

加之吉利是李书福一手创办的「家产」,舒服哥也愿意不惜余力、想方设法地为吉利的未来谋出路,谁不希望自己的「盘子」变得越来越大呢?这让吉利与其他国有车企相比,在海外并购中又相对单纯,不会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而这一点也被投行和被收购、入股的企业所看重。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舒服哥的眼光、谋略和会做人,一切有利资源开始向他倾斜,形成了良性循环。而这一切与所谓的发展自主汽车产业、中国汽车走出国门等等没有半毛钱关系。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