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奔驰宝马合作背后现象:欧洲车企前沿技术合作形成“三步走”战略丨汽车预言家

2018年03月31日 08:12: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预言家

原标题:奔驰宝马合作背后现象:欧洲车企前沿技术合作形成“三步走”战略丨汽车预言家

目前跨国车企在前沿技术领域发展形成三步走战略:1、在技术与市场发展不成熟的背景下,企业组成联盟统一政策法规和规则门槛;2、企业成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互联网和相关技术产业公司发展。3、企业成立自有研发平台钻研核心前沿技术。

2018年3月28日,宝马集团与戴姆勒集团就旗下的出行服务板块进行整合达成一致决议,并正式签署合约。未来双方将各掌握企业50%的股份,并在共享汽车、网约车服务、停车服务、充电网络建设和多模式联运等五个方面进行业务合并和扩充。同时,双方也约定,在两家企业的核心业务板块——豪华车销售市场仍保持一种竞争关系。

是你追我赶的竞争对手,也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放眼全球商业市场,恐怕再难找像奔驰和宝马这样,能够将一种看似“悖论”地关系维系于一身的企业。

不过,以Uber和滴滴出行为代表的“后起之秀们”不断发起挑战甚至参与制定行业新规则,也让奔驰和宝马这两个传统车企领军者意识到,移动互联技术所带来的全球性变革,令新兴成长起来的行业巨头凭借技术的东风冲击了现有的市场秩序。

眼下,传统车企要想避免被边缘化的命运,唯有主动出击。而宝马“全球第一战略”所勾勒的数字化和绿色环保蓝图与奔驰提出的打造行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双方在战略布局上可谓不谋而合。

被“过度”解读的合作效应

奔驰和宝马,这两家均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其一举一动间如蝴蝶效应般能够引发行业震动的动向,历来是媒体和同仁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业界就曾流传宝马和奔驰即将展开一个大手笔的合作计划,而且同为德国豪华汽车品牌,双方携手合作也早有先例。2015年奔驰、宝马和奥迪三者联手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最终共同出资约28亿欧元全资收购了诺基亚旗下的地图业务“HERE”。此次奔驰宝马将涵盖高精度地图业务在内的整个移动出行服务进行全面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合作的升级版,并被媒体毫不吝啬地冠以“强强联手”、“欧洲最强巨头诞生”等评论字眼。


宝马、奔驰和奥迪联合出资收购的地图商“HERE”

的确,奔驰与宝马在移动互联领域“加速度”地步伐可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也表明,以其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时,能够不落窠臼地寻找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解决方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外界对此番合作的解读却有夸大之嫌,先不说企业间开展技术交流、组成战略联盟或达成合作协议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且过于乐观地认为,奔驰和宝马强强联手之后便可扫除在该领域的技术难题并阻断来自移动出行服务商的挑战。

查阅资料汽车预言家发现,传统汽车厂商寻求合作的触角早已向外延伸,并向其竞争对手抛去了“橄榄枝”。

2018年3月,援引外媒消息,戴姆勒集团将与谷歌合作探索量子计算在汽车行业中,电池设计、自动驾驶车队管理、物流规划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潜能;2018年2月,宝马与美国的EC Power公司就低温锂离子电池技术——全天候电池技术签订了知识产权协议,根据协议,EC Power将独家为宝马i系列电动车提供具备自动加热功能的、性质更加稳定的锂离子电池;同时期,日产也宣布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针对自动驾驶展开进一步地深度合作,继续研发SAM(日产无缝自动出行)技术平台等。

“三步走”的合作计划

进入21世纪各项技术革命迸发,在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出行等大趋势引领下,整个汽车行业也面临一次全新洗牌。

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而言,无论在哪个领域取得垄断性优势都是其应对未来激烈竞争的有力砝码,一如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上一骑绝尘的丰田,和在纯电动汽车时代独领风骚的特斯拉。不过,若从整个行业发展前景来立论,任何一家车企都并非独立的个体,而是置身在严苛的行业准则和规章制度下,寻求优势互补的合作便可发挥1+1>2的效应。

具体到双方甚至是多方参与的合作上,形成了传统车企与传统车企、移动出行服务商、互联网公司、新势力造车企业和基础设施运营商等多种组合形式。并且基于不同阶段的目标,其合作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在技术与市场发展不成熟的背景下,企业倾向于组成联盟,以行业的声势倒逼相关政策法规落地和规则门槛的制定。

2018年3月,由丰田汽车领衔的11家公司联合成立了日本加氢站网络公司(简称JHyM)。该公司的成立符合日本企业一贯“抱团取暖”的作风,以丰田、本田为首的汽车厂商本身具备较强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储备和市场推广经验,而基础设施公司和金融公司的加入则填补了加氢站和资金的缺口,三者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氢能源产业发展闭环,为氢燃料电池车在日本推广扫清了障碍。


日本加氢站网络公司

上述合作方案适用于突破氢能源或动力电池等点对点的技术壁垒。不过,在合作范畴拓展到包括共享汽车、网约车、泊车和充电服务等全领域时,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就受到越来越多的车企青睐。


第二步,企业成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互联网和相关技术产业公司发展。

2011年宝马旗下的i Ventures成立,在随后的8年时间里相继投资了22家企业,涵盖了出行服务应用商、公共交通信息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多领域。一方面,宝马希望通过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效率,与汽车制造主业形成紧密配合;另一方面则在于所投资企业回报的高利润,使宝马可以有效地形成自我造血机制,完善产业发展链条。


宝马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i Ventures


第三步,企业成立自有研发平台。

汽车预言家分析后发现,宝马i Ventures计划虽然投资领域诸多,不过它依旧是宝马“全球第一战略”影响下的外围布局,真正决定企业在未来竞争中成败的技术和资源,始终牢牢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

据了解,自动驾驶算法和车联网大数据是智能汽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而与之相关的核心技术都集中在宝马内部,宝马集团财务董事也曾透露,集团2018年的研发投入相比过去只增不减并有可能超过预期,而这笔超额的资金显然用于其在慕尼黑成立的针对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中心。


奔驰宝马成立新合资公司后的优势是什么?

在传统汽车厂商行列里,戴姆勒和宝马算得上汽车共享领域的先驱。2008年,戴姆勒在德国南部城市乌尔姆推出汽车共享项目“car2go”,采用随取随用、即租即还、按分钟计费的运营模式,在欧洲、北美等地迅速发展,并于201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落地重庆;Drive Now则是宝马和汽车租赁公司Sixt于2011年联合推出的一项采用分时租赁的即时用车服务。


奔驰“car2go”

然而遗憾的是,两家企业在战略上虽然高瞻远瞩,但落实到具体实施环节情况却不容乐观。汽车预言家了解到,戴姆勒Car2Go和宝马DriveNow至今没有实现盈利,一直处于烧钱状态,而在国际地区强势崛起的Uber和中国地区涌现的滴滴出行、EVCARD等新兴巨头也令其倍感压力,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宝马DriveNow

事实上,与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汽车制造商并不具备运营出行服务平台的优势。一方面,出行业务关系到的大数据和云平台建设,而组建自有团队尚需要一定时间;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拥有迭代发展的文化基因,更加擅长服务行业的快速应变。

以近两年在中国诞生的Evcard为例,根据其官方数据,Evcard的运营车辆截至目前已经达到了两万四千辆,用户人数已经突破了160万。就连宝马在成都落地Reachnow服务时也选择与EVCARD合作,让后者代运营其在华业务。

不过出行服务对包括奔驰和宝马在内的传统车企而言,都是未来企业的核心业务模式,因此双方并没有放弃自建平台,而是选择抱团取暖、强强联手。据了解,此次戴姆勒集团与宝马集团组建的新合资公司将有望成为最大的共享出行服务商之一。届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万辆共享汽车、约14万叫车软件司机和1300万用户,以及超过14.3万个充电桩。资源共享后可减少重复研发,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奔驰的共享出行规模更大,用户更多,而宝马在充电服务和泊车服务上布局更广。在汽车共享、网约车服务、停车服务、充电网络建设和多模式联运等五个方面进行业务合并后,双方可实现优势互补,并凭借体量优势、强品牌效应以及高资金投入,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