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不转型,等死!转型,如何活?

4941年04月25日 15:24:58
分享到:

原标题:不转型,等死!转型,如何活?


“我们不仅是一家制造商,我们未来还要成为一家移动出行服务商……”类似的话语这几年已经无数次从各大整车厂的领到嘴里说出,哦对,也许应该再加上一个定语——“领先”的移动出行服务商。


毫无疑问,汽车行业的盈利链条正在发生变革,整车制造商不转型就意味着未来难以再继续站在食物链顶端。可是转型要如何落地?在成为移动出行服务商的道路上,整车制造商究竟是能占得先机还是“找死”?


童济仁汽车评论 编辑丨辰巳

2015年,戴姆勒董事长蔡澈在法兰克福车展表示,奔驰正在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互联网出行服务商。

2016年,宝马董事长克鲁格在品牌百年庆典表示,宝马将从汽车制造商向个人出行服务提供上转型。

2016年,时任福特CEO的马克·菲尔兹表示,福特既是一家制造企业,也是一家移动出行服务公司。

2018年,丰田章男在CES上宣称,丰田将从汽车公司转型为移动出行公司竞争对手将变为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

为什么如此多的跨国汽车巨头们要开始转型?转型意味着传统的体系要被打破,意味着要有巨大的投入开创新的体系,如果不是有急迫的必要,这些巨头们不会急于表态。

所以,不转型=等死。

可是,转型就意味着能生存下来吗?

车企的死结:客户沟通脱节、行业利润转移!

车厂将制造出的车辆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再将车卖给顾客,自此车厂与顾客的关联结束。甚至哪怕就是这一点点关联,也是脱节的。

这就是传统车厂模式。品牌与顾客之间夹着经销商,品牌的盈利来源于卖车这个一次性行为。

可是当汽车逐步实现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并且城市拥堵让人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行方式时,传统车厂的利润会受到影响。

而传统车厂与客户薄弱的联系,让他们无法在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实现产品与用户的连接,换言之,他们可能造不出满足未来用户需求的产品。

汽车行业的利润正在转移,很多价值与核心内容正在向下延伸,光靠卖车已经无法支撑传统车厂的发展。所以他们必须要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必须要转变盈利模式,必须要将与用户的联系从薄弱的卖车环节拓展到更长的产业链上。

否则,当有更加懂用户的实体出现时,传统车厂为了生存,将不得不根据新实体的要求制造特定产品,从而从食物链的顶端沦落为食物链最底层的“代工方”。

转型之路的最大障碍:如何获取订单?

转型为移动出行服务商,汽车制造商们做了两件事情:建立出行服务、改变汽车形态。

由整车厂运营的出行服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奔驰car2go、宝马DriveNow、通用Maven、大众MOIA、吉利曹操专车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

可是由整车厂运营的出行服务真实情况如何呢?面对滴滴、UBER这样的出行服务平台巨头,车厂所运营的出行服务市场份额并不乐观。在共享出行服务最活跃的中国,滴滴拥有90%的专车份额。

即便是在用户忠诚度非常缺乏的中国出行市场,一旦用户对某一平台形成了黏性,让用户转移阵地就必须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可以参考近期滴滴和美团上海市场之争)。这也让接下来想要进入出行服务领域的汽车制造商,不得不面对极高的获客成本。

所以,才会有car2go与DriveNow的联手,才会有曹操专车与滴滴在引流层面的合作,才会有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在规划自己的出行服务时,提到出行服务平台的名字。

这一切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订单数不是出行服务的全部,但却是出行服务的基础。汽车制造商转型移动出行服务商,必须要有订单数来支撑。

没有订单、没有用户、没有数据,出行服务何以为继?

没有订单、没有用户、没有数据,汽车形态的改变岂不成了工程师拍脑袋的空中楼阁?

优势互补的新盈利模式:合作才能共赢?

不管是汽车制造商转型移动出行服务商,还是互联网思维的独立汽车出行平台,对于这个领域的探索都是全新的,而恰恰两者之间形成的是优势互补。

所以,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没有汽车制造商的车源支持,移动出行服务就是PPT;没有独立出行服务平台快速上量的规模,就无法取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相反,双方的协同合作,可以让移动出行平台获得在车源、金融方面的支持,而汽车制造商则可以通过获得的大数据进行车辆的定制化生产,从而造出最适合于出行服务的专用车辆。

这会催生新的产业模式。

汽车的设计将不再以竞品和市场为标准,而是一切从用户的出行出发来设计,甚至包括车上每个座位的使用频次、后备厢的利用率、每个区域人群不同的出行习惯等等。

汽车制造商的盈利来源也将不再是卖出多少辆,而是行驶了多少公里。从卖车的一锤子买卖进化为覆盖车辆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此时,所有围绕用户使用车辆的附加值,包括保险、维保、美容等一系列后市场相关的元素,依托大数据技术就可以展开布局。

汽车制造商在这种模式下是否会沦为提供工具的供应商?事实上并不会。汽车产业升级,汽车制造仍然是基础。作为人类消费品中集成度最高、零部件最复杂、代表人类智慧结晶的明珠,汽车如何演变才能提升人们的出行效率、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这个事情只能由汽车制造商完成。

而互联网思维下的出行服务平台,在其中起到的是催化剂作用,是加速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催化剂。

《童济仁汽车评论》认为,2018年会是汽车行业发生重大变革的前夜。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这几个词,虽然每一个我们都不陌生,但它们组合在一起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没有人可以准确预估它会给行业带来多大的冲击。

因此,汽车制造商转型移动出行服务商,方向上是正确的选择。有人会以诺基亚与苹果的先例来描绘今天的汽车产业,但不要忘了,诺基亚时代,互联网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发达。而今天的汽车制造商们,却无一不在拥抱互联网。加上汽车制造的门槛要远远高于手机,汽车制造商依然是无可取代的存在。

时代的变革意味着新一轮的新旧交替。对任何汽车制造商而言,机会相对平等。不能跟上时代步伐的汽车制造商,注定会遭到淘汰。而那些敢于从内而外变革的汽车制造商,也有机会在将来成为改变这个行业的重要一员。

往期回顾

造车新势力摆下了车展擂台,但时代还是犯了焦虑症?

摩拜跨界,EZZY落幕,共享汽车是在升温还是退烧 ?

重置游戏规则,威马EX5真的是造车新势力的价格屠夫么?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