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汽车投资管理新规将发布,造车资质或将有条件的放开

9348年05月28日 15:27:47
分享到:
null

发改委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已于2018年5月25日已经完成征求意见工作,透过征求意见稿,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汽车产业投资准入管理思路的重大调整,以下从几个重点方面对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管理思路进行分析:

政策目标看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主题投资行为,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投向,防范盲目建设和无序发展。”从“事前”主观评价式的准入管理,向“事中事后”的强监管模式转变,打破了企业投资中国汽车产业的隐形门槛,权力和责任同时下放到地方,未来投资准入有望逐步弱化甚至取消。

从原则上看

“4个坚持”明确了核心指导思想,一是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二是简政放权,三是内外资项目统一标准(外资放开已经倒计时了,内资不放开没道理),四是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明确了权利和责任的关系),以上原则确立了当前阶段汽车产业投资管理的基本思路。

从实施范围看

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纳入燃油汽车投资项目,堵住了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曲线去做燃油汽车的口子。

从管理权限看

整车和关键零部件投资项目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备案管理,主管部门为“省级投资主管部门”已经明确,“备案管理”表面上看是一种相对弱化的管理方式,比较刺眼的“准入”、“审批”等字样不再出现,理论上国家层面已经完全放开汽车产业投资准入了。

从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布局看

“新建纯电动企业及现有企业投资纯电动汽车项目,应建设在产业基础好、创新体系全、配套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省份及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规劝传统汽车产业弱势区域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能知难而退,避免盲目投资,这一条出发点虽好,但也可能会扼杀传统汽车产业薄弱地区乘势而上、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的机会,有些地方传统汽车产业基础虽好,但在新技术变革面前,可能会成为转型的累赘也未可知。这些条款不知属于友情提示,还是必要条件,这些方面在未来执行中有可能存在很大变数。

从纯电动汽车投资项目看

对省级区域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的要求比较具体,貌似条件苛刻,媒体都惊呼“精准打击圈钱行为”。实际上,对真正有实力、有能力的新进入者是个利好,进入条件能有章可循,在投资预期明确的情况下,去满足设置的技术指标和投资指标应该都不是大的问题,只是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要有所取舍了,一个省级区域同时去支持多个新建纯电动汽车项目可能有难度了。目前看,已经落地的项目将从中率先受益,后期再进入的企业不得不等一下了,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控制企业进入节奏,避免一窝蜂涌入的乱象。

从汽车零部件投资项目看

用目前看似很高的技术标准设置动力电池的投资门槛,扶优扶强的战略意图可以理解,但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格局已基本形成,盲目投资和扩大产能的风险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可能已经到了让市场决定投资方向的阶段。另外,用目前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技术指标去限制投资项目,不知会不会对未来新技术路线的应用和突破形成阻碍;燃料电池技术和产品远未成熟,目前还未进入产业化阶段,过早设定技术和投资门槛可能会限制充分竞争,有可能不利于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形成。

从备案管理、项目监督管理看

地方投资主管部门的管理压力加大,对管理水平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权利和责任实现了对等,在具体管理举措和管理力度上,充分体现了“事中事后”加强监管的政策目标,是我国汽车产业管理模式的一次积极的探索和转变。

总体来看,造车资质有条件的放开是大势所趋。之前批准的15家,已经有7家实现了“双准入”,随着车型陆续推出,鲶鱼效应初显。剩下的8家企业,如果投资强度能上去,通过工信部的“企业和产品准入”问题不大,但是,有两个最核心的问题必须面对:一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投下去?自己的钱敢不敢投?有没有投资人为你投钱?二是车上市后能否卖得出去?能否赚钱?企业能否生存下去?融资是市场化行为,卖车也是市场化行为,市场机制将逐步成为主宰汽车产业投资方向的核心力量。为了获得资质而投资,利用资质圈地圈钱去发展副业,这些过去10多年的产业乱象有望得到终结,真正有雄心、有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将在这一波技术和产业变革中趁势崛起。

注:本文为第三方(亿欧)转载内容, 本文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C汽车任何立场。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