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重磅!汽车界的“富士康”来了

2018年07月26日 13:42:16
分享到:

摘要:汽车界“富士康”的出现,对这个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产业,或是是一根难以承受的“稻草”。

本文授权转载自 建约车评  作者 余建约

2018年7月24日,英国老牌媒体路透社惊呼:“汽车界的富士康要来了。”

这家媒体说的是北汽与麦格纳,于2018年6月18日,在中国南京签署战略合作,将联合起来建设一个高端电动车制造工厂,该公司年产能将达18万辆,除了为北汽生产Arcfox品牌的车型外,还将会为其他企业生产制造电动车。

路透剧透说,中国的出行巨头滴滴出行,将成为这家合资工厂的顾客。

最近一段时间,滴滴出行在汽车领域大肆招兵买马,推出了一款名为D1的专为共享出行打造的电动车,他们需要找到一些供应商为其代工生产。

滴滴已于北汽签署了代工的合作协议。

除滴滴之外,造车新势力奇点汽车也已于北汽新能源达成代工合作的意向。

这就意味着,北汽新能源联手麦格纳,将会为多个汽车品牌代工生产电动车。这样的模式,与此前的江淮蔚来海马小鹏等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后者的合作基本上是1对1,而北汽麦格纳则服务多个品牌。

随着时间的推进,相信会有更多造车新势力,甚至其他运营实体如出行公司,会选择代工的方式,作为重要的产能补充,甚至会成为主力。

北汽新能源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而麦格纳是国际上最大的传统汽车代工服务提供商,有着丰富的代工生产经验,北汽麦格纳的组合,显然是值得考虑的代工服务供应商。

尽管此前有一些人对高端电动车的代工多有怀疑,尤其是江淮蔚来饱受抨击,但随着最近蔚来ES 8的持续交付,人们会发现这种完全是Work的,NIO ES的问题无非是软件。此外,麦格纳在奥地利的格利茨为捷豹代工其纯电动SUV捷豹I-Pace,这是成熟的运作方式。

为何在一起?

北汽麦格纳看起来是天作之合。

对于北汽而言,尽管自己有丰富的造车经验,但没有与多个不同品牌的制造商打交道的经验。汽车产品涉及大量的专利和商业秘密,甲方们对于和竞争对手混线生产,显然会心存顾虑。

这恰恰是麦格纳的强项,该公司在1979年就开始代工奔驰G级车,随后宝马、Mini、Jeep、捷豹路虎等品牌纷纷投入麦格纳的怀抱。这家公司在高峰时,一个单一工厂,每年能够生产不同品牌的汽车高达24万辆。

这样的生产效率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因为传统车企的单一工厂产能达到20万辆,已经非常了不起。更何况是多品牌、多车型混线生产,这显然对柔性化生产,供应链和物流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当然了,麦格纳更需要北汽。

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汽车代工服务商,麦格纳如果不进入中国电动车代工市场,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不仅会在电动车代工领域被后来者甩到身后,恐怕在电动车零部件供应上,也将会逐步陷入被动。

然而,在中国建设汽车工厂是需要资质的,生产汽车也需要进入有关部门的产品名录的。麦格纳什么都没有。

万幸的是,北汽新能源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开放平台”战略,希望将自己的技术、生产体系、服务体系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共享,通过迅速规模化,降低成本,提升整个生态的竞争力。

麦格纳与北汽一拍即合。

为什么能成?

在传统汽车时代,尽管麦格纳代工的产量高峰时达到了24万辆,然而与丰田大众、GM等年产量高达千万辆的汽车制造巨头而言,可以忽略不计。

麦格纳此前生产的燃油车主要是一些销量不是大,自建产线规模效益不佳的车型。

那么为何在燃油车时代,汽车制造商会以自建产能为主,而在电动车时代有可能以委托生产为主呢?

车评君认为可以从经济性和研发两个角度去考虑。

传统燃油车,属于机械产品,产品本身的同质化非常严重,而且应用场景也日渐趋同。车企之间的竞争主要聚焦在动力系统以及底盘,另外就是制造效率。

传统车企会投入非常大的资金自研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不但决定了用户的驾乘体验,也会决定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能。

基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结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悬置,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动力传输,以及围绕着发动机和变速箱为中心的底盘布置,是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点。

很多传统车企,基于动力系统和底盘,打造了不少车型平台和架构,极大降低车型制造成本,以获得不一样的竞争优势。

试想一下,如果把动力调校、底盘调校以及制造都交个相同的供应商,无论是性能还是成本上,竞争差异性都将会消失。车企在运营上几乎就陷入同质化的竞争。

在传统汽车的世界,动力系统、底盘和制造技术,毫无疑问是一个车企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福特,或者是现在丰田,包括大众,无比通过变革上述技术,建立竞争壁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原来练的武功已经废掉了。

首先,整个动力传动系统被废掉了,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了。动力传输的线路变得异常简单,只要给电机一送电,汹涌澎湃的动力立刻滚滚而来,根本就不需要计算转到一定转速之后,才会有最大的功率或最佳扭矩,亦或最好的燃油经济性。什么发动机变速箱的匹配和动力调校的门槛,没有掉了。

其次,底盘调校基本上也失去了门槛。内燃机汽车底盘调校最大的挑战显然不在于悬架的减震和侧倾刚度什么的?更难的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悬置,把一个每分钟3000转的几百公斤的东西悬空挂起来,要保证在各种各样的驾驶状态下平顺、安静,还是蛮不容易的。

所以,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底盘布置是以动力传输系统为中心的,还需要兼顾燃油系统的输送,进排气系统的布置,冷却系统的布置,润滑系统的布置,非常复杂和恐怖。

现在,这些东西都消失了。

整个汽车底盘,代替上述一堆系统的东西,就是在底盘平铺过去的电池。如果说还有什么需要调校一下的话,就是电机和减速器。

最后,平铺过去的动力电池都是外部采购的,不是宁德时代的,就是比亚迪的,或是松下、三星和LG的。

在电动车时代,再把制造抓在手里,对提升车企的产品竞争力,以及提升成本竞争力,几乎已没有什么裨益了。

EV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在燃油车时代,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是发动机、变速箱、动力调校、底盘调校、NVH和制造。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核心竞争力是电气化、电子化、互联网化,以此为基础,利用AI大数据、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提升产品体验,服务用户,运营用户。

此外,应用和服务生态是否足够强大,也将会是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由于底盘的简化以及电驱动,电动车制造商在驱动和悬挂上,以及难以再做出大的差异。甚至于应用于强大的车内计算机,可以通过软件和AI,不断地根据用户的习惯和便宜,持续学习和改进车辆的驱动模式和悬挂模式。

由于汽车从机械产品,演进为电气产品,再成为电子产品,联网之后成为互联网移动终端,甚至是AI终端。

在软件定义汽车上,将会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尤其是现阶段,在汽车世界还没有出现当初手机世界的安卓系统的混沌初开之际,各家车企如何能够打造非常强有力的软件生态系统,无疑会变得非常关键。

针对不用的细分人群,需要打造的车联网生态也将完全不同。

此外,自动驾驶也将成为非常关键的竞争差异点。

不同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用于OEM的集成能力不同,将会体现出巨大的差别。自动驾驶的集成,将会相当于过去内燃机汽车的动力调校,差异会非常大。

这显然是传统车企的噩耗。

因为EV时代,传统车企苦练100年的原来的武功全废了。而需要掌握的新技能,在现有的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之下,挑战重重。而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核心技能,造车新势力反而更有优势,且没有包袱。

会有哪些影响?

汽车界“富士康”的出现,对这个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产业,或是是一根难以承受的“稻草”。将会发生很多短期和长期的事情,包括:

1、会让很多企业坚定了避开汽车“准生证”的决心。比如蔚来汽车的李斌就坚称,不会购买生产资质。比如威马汽车为此花费了5亿,而拜腾为了获得华利的生产资质需要承担8亿的债务。对于所有造车新势力而言,这都是一笔不小的钱。直接让北汽麦格纳代工也没什么不好。

2、整体上会让中国电动车的制造质量提升一个台阶。

3、降低进入汽车制造产业的门槛,尤其是对于一些跨界打劫者是巨大利好。未来像苹果、华为、滴滴出行,都可能会采用代工模式进入汽车产业。尤其是华为,代工模式的出现,会坚定其进入汽车产业的决心。

4、会让“车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定义、设计,以及服务和运营上,用户的满意度将会是未来车企竞争的核心指标。

5、北汽新能源的生态系统有望做大,继续保持强有力的领先地位。

6、麦格纳将会由于代工而在电动车产业链里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卖出更多的零部件。

7、北汽麦格纳模式会激励更多的企业进入代工这个赛道。潜在的候选对象包括富士康、比亚迪等重量级的玩家。

8、围绕着汽车代工模式,也许在整车设计和制造链条里面,会有一些新的变革,比如工业4.0技术在这个领域更加快速的落地,生产效率会大幅度地提高。

假如汽车代工的事情是趋势,则未来汽车的人员结构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比如手机制造商苹果和大众汽车集团的营业额差不多,但大众汽车集团有65万人,而苹果只有11万人。

在未来,汽车制造商队伍中,更好的人员构成是,需要有更多的研发人员,不仅仅是硬件工程师,还包括软件工程师,有更多的服务人员,甚至会有不少内容运营人员。

而在制造端,工厂里面更多的会是机器人。

那么人类会干什么呢?要么研发,要么享福,或者与车评君一起写自媒体号。

精彩回顾

北汽存在桎梏,迫使徐和谊提前放弃燃油车!或是新起点!

银隆新能源始于董明珠的“造车梦”!快速解封疑点重重?

 严刚 刘良 毛京波 赵焕 张勇等汽车圈高管离职后,落脚处有共同点!

又见收购!这次的主角是吉利,涉及金额达31.73亿元!

谁是中国汽车"领路者"?这家企业是众望所归!

声明:尊重原创、保护原创是起点电动网一贯坚持的原则。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目的的转载,都会在文末清楚注明出处。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涉及到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进入起点电动网网站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