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遥感技术,尾气监测的杀手锏?| 中国汽车报

2018年08月07日 18:41:34
分享到:
来源:中国汽车报

8月1日,《永城市机动车尾气监测系统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

据初步统计,这已是今年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的第56条关于“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招标公告(不含变更、中标、废标、流标等),相比前两年数量明显增加。

“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的招标项目包括道路端尾气遥测系统软件、设备,控制中心端软件、设备,以及相关道路抓拍设施、联网布局设备需求等。跟据不同城市的招标需求,采购额少则数十万、百余万,多则上千万元。

统计显示,2016年底,全国约有70余座城市应用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开展道路车辆尾气检测,全国已建设机动车遥感监测设备400余台(套)。

2017年以来,我国机动车尾气监测系统建设范围明显扩大,像河南永城这样的县级市也都加入了采购行列。事实上,全国多个省市正在积极搭建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平台,并与国家平台实现联网。这正是原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机动车遥感监测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331号)中的明确要求。

一方面,在国家环保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时代已然临近;另一方面,市场上也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

遥感监测只需0.7秒

弥补日常巡检不足

什么是遥感监测?

据了解,这项技术手段最早用于气象、土地、海洋、农业、地质和军事等领域。随着我国汽车业的发展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加严,遥感监测逐步被应用在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上。

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出现,目前已在北美、欧洲、东亚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取的方式有车载式遥感监测、固定式遥感监测等。在国内,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起步于2000年左右,当时,为了配合环保部门的路测,北京市配备了第一辆遥感监测车,随后我国其他城市也逐步推开。

“遥感监测技术利用光学原理实现远距离感应,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检测车辆尾气中CO、CO2、HC和NOx等物质的浓度。”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遥感监测是一种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尾气排放监测方式,适用于在用车尾气排放监测筛查,更易于推广和实施。

北京市丰台区环保局机动车管理站副站长李岩鹏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

“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完成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已成为城市道路筛查高排放、高污染车辆的重要手段,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得力助手。”

在采访中,一家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公司的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理论上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在0.7秒左右完成尾气监测,同时不同成分的测量通道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检测效率高,检测数据还可通过网络实现传输和远程监控。

目前在国内市场,机动车尾气监测的主要举措是机动车年检以及环保、交管部门日常路检和巡检,但在实际操作环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道路车流量大时拦车监测会造成道路拥堵;车辆怠速或者低速慢行会产生更大污染;传统监测方法为接触式检测,对机动车排气管尾气采样,然后进行仪器分析,费时、费力、成本高……因此,传统监测方式远远达不到筛选高污染车辆的目的。

遥测技术则可弥补这些不足,填补监测中的窟窿,对道路行驶中车辆进行尾气监测,高效、经济、方便,对清洁车辆自动豁免,自动化程度高,每个监测点一天可监测机动车超过5000辆,效率是传统方法的10倍以上,工作人员也避免了长时间处在高污染的尾气中。

姚春德表示,传统检测方法执行力薄弱,机动车排放超标隐患长存,需要更为高效的汽车尾气检测方法实现实时检测。遥感监测则可应用于筛选高排放量车辆、筛选清洁车辆、车辆入境检查和验证汽车环保装置等应用,有利于建设较为完善的城市机动车遥感监测网络,筛选高排放车辆并督促维修复检。

日前,北京市顺义区环境保护局通过新投用的6套固定式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对部分街道行驶车辆进行有针对性地监测工作,对柴油车进行“点穴式”执法,以提高监管效率。

北京市顺义区环保局工作人员马海娟介绍称,由于机动车使用强度高、流动性大,日常监管、污染防治难度较大,传统的排放控制措施已无法满足需要,新投入使用的固定式尾气遥感监测设备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环保加严政策推动

遥感监测市场放量

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任务,对空气质量提出了严格目标,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召下,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治理愈发受到重视,遥感监测技术在其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环保部门多次倡议要大量增加遥感监测设备,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检测的力度,但是实际上遥感监测设备的运用率还远远不够。”

姚春德表示,在这个背景下,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即将进入放量期,以当前各地遥感监测设备招标速度为例,可以明显看出政府构建城市机动车遥感监测网络的决心。

近几年,我国多项环保法规都对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的使用进行了相关要求。

▶其中,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配合。

▶2016年7月,原环保部、公安部、国家认监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排放检验 加强机动车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强化在用机动车环保监督抽测工作,公安交管部门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要支持配合环保部门采用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进行监督抽测。对监督抽测不合格的车辆,环保部门要通知车主予以改正并复检,及时公开逾期不复检车辆的车牌、车型等信息。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显著削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颗粒物浓度,加快区域内机动车排污监控平台建设,重点治理重型柴油车和高排放车辆。

▶此外,为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5月,国家出台了《“2+26”城市机动车遥感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明确提出“2+26”城市遥感监测网络建设任务目标,要求安装配置遥感监测设备和车辆,实现国家、省级、市级三级联网,重点筛查柴油车和高排放汽油车,从而为机动车排放监管提供重要支撑。

▶2017年7月31日,原环保部发布了《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监测法)》标准,遥感监测正式进入合法程序。市场分析人士指出,2018~2020年将是遥感监测系统建设密集期,机动车尾气治理已成为大气治污的重要领域,潜在市场空间达千亿元以上。

随着相关标准的发布以及遥感监测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汽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领域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产品储备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遥感监测政策推进和遥感监测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非可控因素致数值偏差

尚不能作为处罚依据

从市场反馈的信息看,遥感监测技术成为了环保监管的重要工具,但并非高污染、高排放车辆的一次处罚依据,原因在于环境中大量不可控因素致使测量数值存在一定偏差。

2017年,《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监测法)》的二次征求意见稿中相比一次征求意见稿,增加了林格曼黑度检测等项目,同时对测试环境要求也作出相应调整,比如风速要求从≤5.4m/s缩小至≤5.0m/s,环境最低温度从-10℃降为-20℃,大气压力范围缩小了4.6kPa。

政府部门通过力求法规改进来促进遥感监测的准确性。不过,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车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加油或踩刹车时,其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就会发生明显变化,排放状况也将发生明显变化。道路条件、太阳光等在一定程度上对遥感监测结果也有影响。

“影响遥感监测结论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汽车尾气排出后,立即在空气中扩散和稀释,稀释浓度的变化受风向、风速的影响。”

国家机动车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颜梓清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大气污染防治要做到防、控、治,遥感监测技术既不能分析出机动车污染量,也无法控制污染量,更不可能是治理技术,仅能作为监测手段。

李岩鹏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说:“遥感监测系统设备都有国家计量认证资格,在实验室中是不需要考虑误差影响的,但在实际使用中,环境限值条件很多,因此难以成为执法依据,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能排除。”

李岩鹏介绍称,遥感监测系统发现排放不合格车辆后,他们会通知车主复检,复检结果污染物超标量并不高,这是因为车主接到通知后再去复检,有一定时间间隔,有机会改善车辆排放。

姚春德对此也持相同观点。他解释说,柴油机典型冒烟工况(不合格排放)有两个,分别为启动工况和急加速工况,它们都是燃油瞬间加浓导致。尽管高压共轨柴油机可以控制供油速率,限制短时间加速时的加油量,以避免燃烧不充分,但结果是车辆加速就慢了,如果想要好动力,就要多喷油。如果车主慢慢踩油门,即使车辆超载,也可能让车辆排放合格,因此很多司机可以通过驾驶技巧通过复检。

遥感监测真正落实

仍需法规进一步推动

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机动车尾气治理水平,这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公信力?

“听过(遥感监测)但还没见过,检测站尾气检测准确度都不咋样,那个东西也不准吧?”记者在终端市场采访时,听到的类似声音并不少。

如今,遥感监测已成为有关部门检测机动车尾气的利器,尽管其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测量数值精确度上受到一些质疑,但依然阻挡不住各地纷纷上马该设备的脚步。

“遥感监测技术是以后检测的主要手段,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向。目前,技术、设备仍在提高和改善,遥感监测必将成为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李岩鹏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遥感监测是用科技手段填补人工手段的空白,实现24小时不间断筛查,但在运用实施中应继续完善,未来能否成为一次处罚依据,不仅需要技术突破,而且要从立法方面强制推进。

据李岩鹏介绍,从2016年起北京市丰台区就已开始使用遥感监测仪器来当做移动车尾气污染筛查的工具,目前已有两套遥感监测设备,一处在家园路,一处在丰科路,从使用效果来看是超过预期的。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名表示,遥感监测技术应该成为核心的机动车尾气检测方式,以遥感监测为核心的机动车尾气监管体系应加速并广泛推广,建立和完善机动车排放监管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监管高污染车辆和超标车辆。

在柴油车和高排放汽油车尾气监管方面,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已获得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技术升级和环保要求进一步加严,其在汽油车尾气监测领域的大范围应用或许也将提上立法议事日程。

记者观察:

从设备到系统 从监测到执法

刘宏龙

尾气遥感监测在推广过程中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遥感技术本身虽足够成熟,但在实际应用环节受环境、条件制约严重;二是遥感技术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并得以大力推广,但终端用户对其比较陌生。

从技术角度看,遥感技术利用光谱分析的原理进行基本的尾气监测不存在问题,但要想提高精度,目前还存在一定难度。在我国,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的尝试早在2000年就已开始,但鉴于彼时汽车市场成熟度不高,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排放标准相对落后,其并未受到重视,尤其未能实现由遥感理论技术向市场成熟应用的跨越。

事实上,遥感监测技术的采集效率和便捷性得到了广泛认可,政府部门提出了实际应用以及网络建设目标,设置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监控平台。这种顶层设计方向正确可行,我们相信在各方大力支持下,遥感监测技术的准确度也会不断提升。

那么,接下来的挑战是什么?

现在,我们对遥感监测系统的要求不在设备本身,而是针对包括道路基建、网络平台在内的全国联网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多地招标信息显示,遥感监测设备有移动式、固定式,但这只是遥感监测系统搭建的一小部分,更大的投资在于网络布局、软件采购和维护等方面。

也就是说,遥感监测系统涉及政府采购监管、供应商公平竞标、技术持续改进、网络安全提升、消费者认知宣传等方方面面,待到基础设施足够完善、监测准确度足够高时,相关部门有必要对遥感监测进行立法,使其成为机动车尾气治理的执法依据。

文: 姚会法 、李佳蔚(实习) 编辑:庞国霞

爆料热线:

010-56002742;qcb010@163.com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文章标签: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