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使用不便,利用率低下,充电桩企业谁能活过“洗牌期”?

2018年08月10日 15:45:12
分享到:
来源:汽车有智慧V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9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6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4%。随着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充电桩需求的增加给了充电桩企业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 “欣欣向荣”的表象,却掩盖不了由于标准不统一给电动汽车消费者带来的麻烦不断,利用率不高的事实,一批充电桩企业也因此难以为继,被迫退出。

遍地开花,利用率却不足15%

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加快发展充电设施建设意见,到2025年要满足500万辆车的充电任务要求,要新建480万个桩,1.2万个站之后。如此大的市场,让众多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利润,一时间蜂拥而上,让充电桩遍地开花。

从2010 -2017 年,中国充电桩数量从千余个增长至21万个,到2020年将达到50万个。一个普通充电桩的成本在2万左右,而快充充电桩的成本则在10万元以上。加上场地租借、后期运营的费用,短期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成本回报的周期很长。但不少企业对这一点考虑不足,只是在看到商机后,立即在各个可建充电桩之处提前“圈地”,保证自己的“独家”,出现了充电桩利用率低下的窘境。

北京富电科技董事长庞雷曾坦言;“富电科技现有的充电桩日用频次大概能达到3次-4次,好的点能达到8次。总的来说,日用频次达到5次才能保证5年内收回成本。”

而在1月20日召开的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披露,到去年底,中国充电桩数量达到45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21万个,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利用率不足15%。这种情况导致了大部分充电桩公司只能“赔本赚吆喝”,靠一时的补贴无法长久维持。

多数企业不停亏损,不堪重负

特锐德、许继电气、易事特等上市充电桩企业,以及国内充电行业龙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星星充电、普天新能源等企业2017年充电桩业务营业收入及成本来看,全部亏损。有实力的企业可以死扛,没实力又融不到资的只能关门。

因此,充电桩行业倒闭、停运、退市等消息时有出现,近两年来出局或者面临出局的充电桩企业已不下10家。先有充电网科技公司被曝因资金链断裂而宣布停止运营,后有聚电网络被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入股掌控。甚至像深圳容一电动这样的巨头都发布了公司解散公告,北京富电绿能这样的行业翘楚最终也选择了退出新三板,

其中容一电动2017年获得深圳市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富电绿能更是首个实现盈利的充电桩企业,2017年营收达到9.03亿元。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目前,充电桩行业呈现分化态势,确实有一些企业日子不好过。违背市场实际需求、只顾‘跑马圈地’是企业遭遇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市场混乱

导致充电桩行业困境的,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标准化的缺乏。目前大多运营商平台各自为政,所使用的充电卡和APP互不相同,服务信息和支付方式不兼容不仅为用户带来诸多困扰,也在无形中建立了跨运营商之间的支付和共享壁垒。

虽然交流慢充的接口标准已逐渐被大部分汽车产商所接受,但直流充电,超级充电等快速充电方式标准仍旧无法统一。比如,特斯拉在中国自己建设超级充电站,原因就是中国的直流充电标准无法在其车上应用。

目前,在充电桩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各运营商大多依托自身资源布局充电网络,盈利模式单一、未实现互联互通、充电效率低下的问题。从长远看,促进信息互联互通技术发展,是充电基础设施迈向新台阶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共享率,使行业良性循环。

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贾俊国此前就曾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当前充电设施产业存在的问题来源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应该从发展过程中靠行业各参与单位协作共同解决,要认真研究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合理引导产业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应立足于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创新研发充电技术、探索充电运营模式、提升充电产业盈利能力。”

或许,这番话正是解决目前充电桩企业窘境的一剂“良药”。而随着不断淘汰,充电桩企业也将进入“洗牌”期,不是看谁能熬,而是看谁能把握市场脉络,真正为用户考虑。

文/程航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