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且看汽车界的“大江大河”

2019年01月08日 21:25:16
分享到:
来源:深度Cars


 超23亿的网络播放,9.6的高分,90后追了这部剧,表示“真的想‘穿越’去那个年代看看”、80后看剧后表示“不想辜负这个时代”、70后则表示看剧会“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

是什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

年代剧的怀旧不等于“陈旧”,持久打动人心的,是从未过时的精神特质。——《人民日报》高度评价热播电视剧《大江大河》。

null

                                           


事实上,原著从1978年开始,一直写到1998年,作者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中,主要描写了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三个人的命运。这三个人出身和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却都是不愿屈服于磨难、勇于拼搏和开创自己命运的典型。在改革春风的浪潮下,三个主角都活出了自己不同的精彩。

几乎所有看过电视剧的严肃评论都说如果你仅仅看到历史、仅仅看到了爱情、仅仅看到了冲突、仅仅看到了陷阱、仅仅看到了难题,而没有看到三个主角分别代表了历史洪流中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的发展演变,那么,你就辜负了这部献礼剧的诚意,也忽略了原著和编剧令人敬佩的庞大立意。

这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了现在的汽车自主品牌三小龙:长安长城吉利。既然“持久打动人心的,是从未过时的精神特质。”,那么,这三个品牌在历史的“大江大河”中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锤炼出了何等的精神特质呢?

宋运辉(技术控、坚持执着、有温度):国企改革的领头人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宋运辉,作为“黑五类”的后代,父母的软弱让他在少时受尽欺压,这一切并没有让他就此跟父亲一样变得唯唯诺诺。相反,他好学自强,肯专研的性格底色,让他不折不扣的成为了一个“理工男”。

如果说“刻苦专研的技术控”是宋的一个最鲜明的标签,那剧中展现的点就太多了,可以说数不胜数。但凡一有空闲宋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不是在卧室灯下看书,就是在厂里执笔画图。虽然大学毕业了,但在毕业与到单位报到这段空隙时间里,宋仍然没有放松学习。

null

                                           


现实企业版的宋运辉——长安汽车

很多高调文章说宋运辉是国营经济的代表,是非常正面的男主。因为他隐忍,他苦练内功,他低调实干。但是还有不同意见认为宋运辉是凤凰男,说他的成功离不开岳父——

其实不然。

事实证明,他不仅刻苦,还博学;不仅博学,还谦卑——谦卑中求得发展,抓住一切可能的机遇。宋的人设与长安汽车何其相似!

长安同样是一个“技术控”。这首先从他们的领导层人选就可以看出端倪:16位高管中有7位都是做技术出身。其次,看一个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程度,看研发经费就知道了。据了解长安的研发经费投入达到了年销售收入的5%。再次,在对新技术的执着和痴迷上,这个技术控的表现也经常令人惊讶。早在2016年就在全国首创了长达2000公里的远距离无人驾驶记录,最近还上了吉尼斯;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研发上,蓝鲸2.0t也将排名挤入了全球前11位。

null

                            


虽然新技术方面面的积累长期领先,但长安对技术的追求,一方面想要引领技术发展的风向标,一方面又提出了“安心 开心 知心 省心”的“四心”宗旨,他想要把汽车从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转变成一个“移动的手机,服务用户的平台”,这是在做一个“有温度”的企业,用技术来解决消费者关心的实际问题。

同样的,在剧中宋运辉虽然知道“三叔”对自己并非全心全意,但关心自己室友的他,骨子里就觉得这样做才是对的,在日常刻苦专研业务的同时也不忘“有情有义,要做有温度的人”,并坚持这样做下去。这种义无反顾的温情怎能让人不感慨万千。

宋运辉不仅仅是肯专研的技术控、有温度的理工男,更重要的是他还“坚持和执着”。等“三叔”上班是一个例子,跟师傅争取机器维修的场景也体现得淋漓精致。

null

                                           


长安同样有着自己对“坚持和执着”的执念。人们可能会感到很奇怪:一般的车企也就新车上市时开个发布会,长安为什么这么多发布会,一会儿是什么“香格里拉计划”,一会儿又来个“3+N技术理念”,一会儿再来个“北斗天枢”,回头还来个“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其实这也是长安坚持和执着的一个侧面,如果稍微了解一下可以知道这些战略“说人话”就是“我在研究新能源和尖端智能技术”、“我在仔细研究产品技术”“我开发产品是为让用户省心的”“我不是只卖产品,服务好用户才是我的重点”——为了研究新技术如何为用户带来便利,他一直执着的在思考、在宣讲。

null

                                           


另一个侧面是对产品本身的执念。先搞出一个汽车研发流程体系CA-PDS,设置了14个里程碑,3500个控制文件,精准指导产品开发过程;然后又整汽车的实验验证体系CA-TVS,每开发一个车型都要验证400万公里、在-50℃极寒俄罗斯雪原,50℃极热中东沙漠,5200m海拔青藏高原,120mg/cm³高粉尘吐鲁番荒漠等严苛环境开展试验验证,累计400万公里,满足用户使用10年/26万公里的品质保障之后才推向市场。

雷东宝(果断、自我独断、重视技术):乡村改革的急先锋。

null

                                           


可能东宝是本剧中最引人瞩目和疼爱的主角之一了,他既敢想敢干,又果断独断,还重视技术,有些鲁莽得可爱。虽然是退伍军人出身,但看起来又没有军人那么严肃和守纪律,思维跳跃,经常有出人意料的点子和行为。他带领小雷家先办乡镇企业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明星企业,个人魅力十足。

现实企业版雷东宝——长城汽车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长城汽车的掌门人魏建军正是1964年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他的叔叔魏德良创办的长城工业公司注册资本80万,主要从事汽车改装业务,是保定市南大园乡注册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这正是长城汽车的前身。接手叔叔的公司后,魏建军带领的长城汽车在农用车上走了一下弯路,最后买了一个底盘,经过手工拼装,长城汽车的第一款真正的产品——(并不是大家熟知的皮卡/SUV,而是)“长城牌轿车”问世了。

null

                                           


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长城轿车上不了目录,一下子变成了黑车,不能上市销售,只能忍痛停产,收入锐减。作为灵魂人物的魏当机立断“自断一腿”,斩掉轿车,立马上皮卡车型,长城迪尔诞生。后来实事证明这个决策在当时的情况下非常果断、英明,企业不仅解除了生存危机,还逐步走上了正轨。

剧中由于恶性竞争,雷果断地提出以停发工资的方式度过困难期,虽然社员们不是很理解,但这个决定帮助队办企业在竞争中存活了下来。这非常鲜明的体现了雷果断不犹豫的个性,使其在整个企业中主心骨地位突出。

null

                                           


东宝做事就是不等待不犹豫,抓住机会就马不停蹄。长城汽车也是同样,2002年5月,首款SUV长城赛弗推出,以低价走量的方式,当年销售迅速抬头。

随着领导人的个人光辉在企业发展中不断闪耀,也在实际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剧中雷东宝找管账的士根要三百块钱给叶工发工资,士根不悦地拿出钱交给雷东宝,他希望雷东宝给叶工发工资时尽量避讳着其他人,毕竟大家现在都没有工资可发。雷东宝却根本不听劝,他反问士根是不是有人背后说什么。士根鼓起勇气把全村人的报怨转述给雷东宝,雷东宝听完却仍然坚持一意孤行不听劝。

null

                            


而长城领袖魏建军这方面的领导气质则表现在对新产品的命名上。长城在谋求进一步发展时想通过推出高端品牌来拔高一直以来留给大众的“专做皮卡起家”印象,在推出第一款产品时力求尽善尽美,包括命名。最后新品牌确定了以领袖姓氏为品牌名的策略,新品牌就叫长城魏WEY。不过虽然WEY已经有了已经的品牌知名度了,但在销量方面可能距离魏建军的期待还相差甚远。

在重视提高员工素质方面,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来加强企业技术培训的思路,二位企业家的想法也惊人的一致。剧中小雷家引进了一套电线生产线,由于社员们都没有技术,雷重金聘请了叶工为工程师,为读完高中的孩子们(社员)传授电线生产技术。而现实生活中,长城汽车也同样曾经花过大价钱聘请宝马设计师搞培训。

null

                                           


经经过20多年的发展,长城这个集体所有制出身的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迎来了春天,虽然依然走的是专产SUV路线、主要强调性价比,但是因为长期专注这个车型而深受部分消费者的喜爱,目前SUV的中流砥柱产品长期销量排名在前3名以内。

null

                            


个体户杨巡,在剧中的整体戏份相对较少,其实他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主角之一。虽然他的创业过程非常曲折、还亏得有另外2个主角的多番相助、最终走上了咸鱼翻身之路,但他的灵活多变、敢想敢干,聪明有理想、能吃苦不断进步的人物基调,在剧中看似稀松平常的琐碎细节中展露无疑,这才是决定他后来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他九转环回的复杂成功经历,与吉利汽车李书福何其相似!

现实企业版“小杨馒头”——吉利汽车

个人创业的路千万条,成功的经历竟然如此雷同。

吉利汽车老板李书福高中毕业就用一台相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仅仅2年就收获了上百万的第一桶金。然后与工人闲聊中让他嗅到了冰箱零配件的商机,开辟了滚滚财路。冰箱因资质问题“挂掉”之后,又开始倒腾建材,做得风声水起。当时政策私企不能搞汽车,就先生产摩托车过渡。

null

                            


这些经历足以看出当年李老板就是个聪明过人的年轻人。并且年少就怀揣着造车的梦想,哪怕后来历尽了没有汽车准生证的心酸苦辣,也从未曾放弃过。

剧中的小杨馒头做事业敢想敢干,一听说东北机会多,哪怕东北在哪里、东北有多远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毅然决定去东北闯一闯。

null

                                           


李老板也是同样。在还没有拿到汽车生产资质的情况下,奔驰+红旗的嫁接实验品“吉利一号”就诞生了。

他敢想敢干又聪明能吃苦,初粗了解一番汽车原理便喊出了震惊国人的名言“汽车就是一个发动机+四个轮子+两张沙发”,终于在1998年成功量产了第一台吉利汽车:吉利豪情

null

                                           


2001年,李老板不仅登上了《中国企业家》杂志,最令人激动人心的是国家经贸委的公告,明确了吉利是国家汽车定点生产基地的地位,吉利终于从一个“黑户孩子”得到正式户口。李一直坚持造车的理想,历尽千难万苦后终于迈出了最难得的一步。据当年老回忆,吉利轿车拿到准生证的那天晚上,老李和众多员工、高管彻夜狂欢,喝了很多酒。其中的心酸和不易可能只有“小杨馒头”才能够最深切的体会吧。

而剧中有段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很好的传达出杨心中的理想。

null

                                           


正因为小杨和老李都是干个体的出身,注定办企业的过程经历复杂。虽然在创业路上经历了无数失败(例如“号称中国第一跑车:美人豹”),可吉利仍然坚持造车的初心,不放弃。而只有坚持造车的梦想是远远不够的,根据经营的情况灵活多变地进行决策,就成为了企业制胜法宝。2006年,吉利进驻英国锰铜控股,生产英伦TX4出租车。2010年收购沃尔沃汽车,2018年又成为戴姆勒集团的最大单一股东。

null

                                           


而小杨馒头做大做强企业的方式同样是买买买。

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反思总结也是两者的共性。在剧中41集小杨馒头与妈妈心酸对话的一幕引起了无数观众共鸣,他的反思和总结体现在对过往想法和经历的回顾上。而吉利李老板则是体现在年轻时不明就里的夸下“沙发轮子”海口,而现在经过了多年摸爬滚打的侵淫,逐步了解到造汽车的复杂性后,他也在不断反思和总结,推翻了自己的大话,坦言造车真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null

                                           


结语

null

                                           


三个人,三个领域,三种创业。在时代的车轮上,他们奋力拼搏。

引领他们成功的,除了时代变革和机遇,更多的是他们人性的底色。

null

                                           


三个企业,三种体制,三种经营。在改革的春风、浪潮下,他们撑起了中国民族品牌的脊梁。他们有的百年传承,低调隐忍,坚持执着,励精图治;有的专注耕耘,决策果断,高调做人,高调做事;有的怀揣梦想,敢想敢干,机动灵活,坚韧执着。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都经历了各自的种种磨难,淬炼出了自身独特的精神特质,都怀揣着一颗“造好中国车、让自主品牌走向全球”的赤子之心、放飞着“做世界一流的民族汽车品牌”的理想和宏愿。

null

                                           


愿他们继续迈着坚定地步伐继续走下去。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