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多数经销商处境堪忧频遭压库被迫自谋生路,奔驰式收费将持续存在

2019年04月22日 09:44:03
分享到:

经历了西安之星奔驰事件的“洗礼”,我们相信大多数关注这一块的朋友对于经销商或者4S店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渠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事实上,随着2018年中国车市进入新一轮的低迷期,最大的利益受损者并不是消费者,而是经销商,经销商夹在厂商和消费者中间,其实有很多时候处在一个左右为难的状态,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消费低迷便意味着价格战的重燃,很多汽车产品都会降价优惠,这对于准备购车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抄底的好机会。而目前整个中国市场的经销商群体,整体的状况似乎变得越来越糟糕!


null


之前,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了《2018年汽车经销商对厂家满意度年度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3.5%的经销商2018年经营亏损,有27.1%的经销商在2016—2018年连续三年全部亏损。去年,超过半数的经销商反映,对于所代理的汽车销量、型号没有决定权,超过6成的经销商存在被厂商强行压库的情况。而根据之前数据显示,2月份经销商平均库存系数为2.1,也就是说,平均下来,经销商的库存数量是当期销量的2.1倍,这已经是超过预警线1.5的一个高库存系数了,因此很多经销商抱怨厂商压库严重,甚至引发维权。


null


当然,某些厂商在对待经销商困境的问题上玩的更绝,明知当地经销商消化产品的能力有限,依然在同区域扩展经销商渠道,形成本地区、本品牌,多家经销商竞争的局面,厂商来说,相当于削弱了各个经销商的话语权,并且还能提高竞争力,但是对于经销商来说,丧失了垄断权,则意味着价格竞争的不期而至,因此,对于很多经销商来说,就必须在主营的汽车销售、售后之外,拓展新的“生财之道”。


null


其实我们仔细观察此次西安奔驰事件的前前后后,尤其是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一项,奔驰厂商方面会不知道吗?绝对知道,这一点我们可以200%打包票,但是奔驰方面一定会默认,原因很简单,随着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力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奔驰来说,来自宝马奥迪的压力必然会考验其在市场布局方面的能力,因此奔驰方面对于经销商那些小九九,一般都是默认了,原因很简单,厂商方面给予经销商的差价额度和利润返现现在越来越少了,如果不让经销商尝到点便宜,那还会有经销商拖着“亏损”的躯壳,为汽车厂商鞍前马后呢?因此,我们认为奔驰事件只是整个经销商行业的冰山一角而已,而西安女硕士,也只是揭开了潜规则之下的些许遮盖而已。


null


因此,随着汽车行业的境况越来越差,厂商对于经销商的压库越来越直接,对于大多数经销商来说,都不得不在销售、售后之外,拓展更多的新“业务”,哪怕本质上这些业务是违法违规,上不了台面的,但是在生存的驱使之下,这些已经成为潜规则的行为依然会存在。在西安利之星奔驰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在某经销商处和店总聊天,问及关于是否会继续收取金融服务费,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样的额收费会在税费等票据完全合法的基础上收取。

“否则我们真心没法活,你们总攻击我们经销商乱收费,怎么不想想厂商为了竞争,把进车价和厂商指导价之间的差价压得有多低?而且我们还得有优惠,大多数时候,靠赚差价就等于亏损,厂商的利润返现动不动就打折扣,有时候甚至食言,我们这么大店面、人工,每天的成本这么大,不靠这些挣钱,真就没法活了”,这其实就反映出了当前经销商的基本生存状态,而且更加棘手的是,很多经销商甚至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本身销量惨淡,客户不进店,不购车,这些附加收费从何而来?


null


所以,目前大多数的汽车经销商很难完成厂商的销量任务,同时半数以上的经销商批发价与终端售价倒挂,也就是终端售价低于批发价,所以在车市环境低迷的情况下,很多厂商将业绩压力转嫁给经销商,经销商也不遑多让,对厂商的某些禁令阳奉阴违,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厂商自知“盘剥”经销商的情况存在,也就默认了经销商“自谋生路”的行为。

因此,我们认为类似西安利之星奔驰这样的事件以后会越来越多,尤其是经销商普遍只能和厂商同甘、不能共苦的大前提下,寄希望奔驰事件“肃清”整个汽车销售行业的潜规则和附加收费,显然是多想了,只要厂商—经销商—用户的产品投放渠道不变,至少在短期内,没有安全阳光化的可能性,被经销商坑,也将是常态。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