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竺延风谈东风 | 东风50年专题③

2019年08月12日 12:38:01
分享到:
来源:帮宁工作室

他对东风公司50年,对东风公司改革及长期目标,以及对企业领导者素质有何深层次思考与人生感悟?

null


 

作者 | 葛帮宁

编辑 | Jane

来自帮宁工作室(gbngzs)的报道



1996年,为谋求上市,时任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经理的竺延风陪同耿昭杰(时任一汽集团董事长)到深圳华为取经,任正非和孙亚芳出面接待。

双方甫一落座,孙亚芳就用简明扼要的几句话,向大家清晰阐述了华为产品及其发展思路,其精明干练的做事风格与背后的企业文化跃然而出,令人印象深刻。

此期间,竺延风一行人还接触过其他一些企业,但深切感觉到华为跟它们不一样。

“后来华为也碰到很多困难,但当时华为精神就已经显现,我很敬佩这个企业。”2019年3月,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谈起“东风公司应该向华为学什么时”总结道,“就是顽强、执着和专注。当然东风具体情况不一样,学起来不那么容易,但它那种精神值得学习。”

七月流火。作为一个从十堰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型央企,作为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拥有14.7万人的典型汽车集团代表,50岁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公司)正走在改革道路上。

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中,东风公司与一汽集团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向外界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版本——前者似蓦然回首中于无声处听惊雷,后者如挟雷霆之势掀起一场场硝烟大战。现在棋至中盘,其战况还有待时间验证,但两者均无退路。

帮宁工作室了解到,东风公司的改革基本着手于两方面:一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彻底解决,目前已至收官阶段,二是对适应市场竞争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构建,换言之,就是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框架。

东风公司对此有着清晰的时间表。“历史问题从形式上今年就能解决,最多明年,但要把历史性问题改革真正完成,可能还需要5年到10年时间。”竺延风说。

所谓历史改革,其目的在于让东风公司更市场化,,比如剥离社会职能,再比如在过去特殊阶段形成的“三供一业”、大集体企业等。

与改革相辅相成的是东风公司短期及中长期发展目标。其一,2019年~2023年建设卓越东风,2023年完成基础建设后,向一流企业推进。其二,3年中期事业计划,即到2023年实现“三个领先,一个率先”。其三,编制东风公司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布局一流企业,进一步理顺产品和平台。

东风公司的长期目标是建设一流企业。对执掌者竺延风而言,就是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东风带向下一个50年。

这个问题已有部分答案。“这个一流,我们不盲目,要实事求是。首先打下一个卓越的基础,形成一个完整的自主开发体系。”竺延风说,“华为的管理到今天,任正非说花了20多年时间,才把社会关系和企业内部关系理顺。我们必须用最快时间,把东风从传统体制向卓越一流迈进的关系理顺,加快速度把它做精细。”

时不我待。眼下,全球汽车行业正在遭遇百年变局。百年之后,谁将被淘汰出局,谁又将成为主角,我们还不得而知,但身处其中的汽车制造商们显然都难言轻松。而已见证过行业30多年风雨历程的竺延风,显然对变革,对战争,对输赢都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东风公司改革的现实就是,要在一张布满墨迹的画卷上重新调色,把它变成一张鲜美的画卷,这个难度更大,也更考验人。“需要努力,需要更艰苦的设计,需要付出更多劳动,甚至是牺牲。”他说。

竺延风对东风公司50年,对东风公司改革及长期目标,以及对企业领导者素质有何深层次思考与人生感悟?

null


 

null


 

null


 

01.对东风的理解

东风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国有企业,艰苦奋斗和马灯精神是这个企业很淳朴、很纯粹、很有价值的精神。这个精神不管怎么变化,甚至有些人没感觉到,但它确实存在。东风非常优秀,只有到了大山里,才能感受到它的文化,毕竟汽车的主战场,消费的主战场离那里的地理环境比较遥远。东风能走出来,确实不容易。

我对东风更多还是尊重和敬畏,这个初衷直到今天也没改变。一个企业成长到50年,一定是一代一代人克服了很多困难。我们最不该简单地用今天的标准、环境和条件评价过去,尤其是像我们这样长期从事产业,从事实业,从事工程的,更应该尊重历史发展过程。

东风涉及面广,因此管理的复杂性,需要平衡的关系,都比我曾经工作过的企业更多。比如,广州的观念和十堰的观念完全不一样,襄阳的观念和武汉的观念也不一样。这些观念并不是谁先进谁落后,谁好谁坏,这就是中国之大,地域之广所形成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还要跟市场发展节奏相结合,但不可能把多样性简单地变成一致性,或者变成一种规避。

事物总是两面,多样性也有优点,比如它会加强比较和相互刺激,在不同板块和不同领域之间形成对比。(东风)集团就要平衡好这种多样性,促进东风更好地发展。

相对而言,在开放性、包容性、市场性,甚至灵活性方面,东风更有优势,也更有特点。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建立起适应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的体制机制。这几年,在练内功方面,我们忙得最多的就是改革。改革就是把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市场要求植入到日常工作中,使各种管理、体制机制、决策方式更符合市场,并且集成优质资源满足市场变化。我们在不断改进,不断改革。

改革着手做两块:一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彻底解决,现已到收官阶段。二是,对适应市场竞争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构建。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形成最高效的管理配置关系。

这些既需要管理的具体流程,也需要改变人们观念,改变后还要不断优化。应该说,东风员工做出了很大努力。很多人都以大局为重,在大局和自我之间平衡、突破和提高。

比如(2019年)3月对东风公司机关总部开始的改革,我们并不是要淘汰谁,而是要让他知道差距在哪里,该怎么努力。要跟上社会发展,而不是被快节奏甩掉,这是东风正在做的事情。

跟其他行业其他企业相比,东风改革难度可能更大,但这本身也是一种压力和挑战,我们要在最复杂系统里把它改造出来。我过去讲过,东风就像一幅画,布满了墨迹,这幅画时间长了,可能不鲜艳。

我们当然希望在一张白纸上重新画图,重新构思,但这不现实。现实就是要在一张布满墨迹的画卷上重新调色,把它变成一张鲜美的画卷,这个难度更大,也更考验人。你需要努力,需要更艰苦的设计,需要付出更多劳动,甚至是牺牲,这很现实。

null


 

null


 

02.谈东风改革及目标

东风改革只能用阶段性任务来描述,东风永远在改革路上。至于历史问题什么时候解决,从形式上今年就能解决,最多到明年。但要把历史性问题改革真正完成,可能还需要5年到10年时间。

比如东风各板块效率更市场化,;比如剥离社会职能,剥离过去特殊阶段形成的“三供一业”、大集体企业等,这方面的改革已经完成。但毕竟还要发展,发展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这跟管理能力和空间有关系,不要理想化。格局我们很清楚,但要把这种格局变得更独立,更有创新性,还有个过程。

我们也在加快步伐。东风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结束,到时现代企业治理框架形成,包括新的信息化流程体系,各种产品工程管理、经营工程管理等。东风党代会提出,2019年到2023年建设卓越东风目标。按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2023年东风完成基础建设后,开始向一流企业推进。这三者之间是衔接关系,并不矛盾,也不隔裂。

东风还有3年中期事业计划,根据市场情况和经济格局进行动态微调。计划很具体,要干什么产品;要干多少万辆;要投多少资;由哪个部门负责等,每年都要修订。

从2020年开始,东风还会发布十四五规划,时间涵盖到2025年。我们叫一流企业布局,这期间要进一步把产品和平台理顺。

为什么?随着新能源化,东风新能源包括电动车,包括其他新能源技术,以及传统燃油技术进步,我们有必要对产品平台进行梳理和调整。一方面根据用户需求,另一方面要形成规模制造和集约式体系。这也是一个技术升级过程。

老平台向新平台转换,需要付出代价和时间,甚至会搭界,但必须走下去。完成搭界比较难,因为关系到取舍,会有取舍的纠结。你不把旧的舍掉,就上不了新的,但要舍掉旧的,它可能还有技术价值,甚至是商业价值,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是个考验。

这其中还牵涉到传统生产习惯、人员结构变化、产品结构变化相匹配问题。搭界后有没有风险?切换会不会失败?会带来多大压力?这些都需要冒险,毕竟企业在市场中还有效益问题。我们希望和更多合作者共享平台技术,但可行性和现实性又受外部条件限制。

当市场饱和到一定程度后,客户需求多样性,而技术又具有趋同性,企业可能会在这种压力下选择联合。早在十几年前,汽车行业就有过一轮兼并重组,但这需要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作为经营者,怎么判断这个条件?它会来的,它什么时候来?它来的时候,你准备好没有?它来的时候,你有什么机遇?这是留给我们的作业。

东风有没有终极目标?建设一流企业可以说是“终极”目标,也叫远一点的目标,是按照十九大精神提出来的。建设卓越东风是中期目标,这个目标很具体:到2023年实现“三个领先,一个率先”。

第一个领先,经营质量行业领先。我们没有过多强调数量,特别是对一些能耗高、效益低、市场属投机型且不稳定的尽量调整,因为没什么效益,技术含量低,我们称之为“鸡毛菜”。

去年东风销量低于前年,但效益持平。从一些指标看,归属母公司的利润率同比增长9.3%,单车收益率提高0.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2.8%,优于中央企业平均下降0.6%的水平,资产质量和经营质量较好。特别是到年底,所有板块库存压力调整基本完成。该蹲的蹲下去,不要虚胖。蹲下去做什么?把企业做实做好,为下一轮竞争做好准备,蹲下去是为了跳起来。

这么多领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一定要聚焦主业,东风毕竟不是投资公司。即使是投资公司,也要对熟悉领域,对分析透彻领域进行投资,而不是泛泛而投。

第二个领先,自主事业行业领先。

第三个领先,创新业务行业领先。

一个率先,就是东风员工高质量跨越小康,率先享有新时代美好生活。

东风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公司,提倡“和”文化,概括起来就是“开心工作,快乐生活”八个字。在每个人的生命时间里,工作会占据他相当部分精力,但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员工有成就感,有归属感,有尊严感,既能品位工作,又能体验生活。这需要靠文化去慢慢实现。

怎么实现?第一,我们希望他在法律框架下,在道德规范体系内充分享受自由。第二,我们希望他有尊严。第三,我们希望他有享有尊严和自由的财富。第四,我们希望他有喜欢的工作环境,开心工作。第五,我们希望他有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的能力,我们不仅是给他多少财富,还要给他教育培训组织和体系。第六,我们希望他身心健康。第七,我们希望他家庭和睦。第八,我们希望他心悦。

自由、尊严、财富、环境、教育、健康,和睦、心悦,这八个要素构成“一个率先”,这是我们的中期目标要求。

null


 

null


 

null


 

03.谈对东风50年思考

我们内部也做过讨论,如何纪念东风50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东风带向下一个50年?

对一个人而言,五十知天命。对一个汽车企业而言,我们还在探索。对行业的认识还在不断丰富,但使命非常清楚,就是做一流企业。这个一流,我们不盲目,要实事求是。首先打下一个卓越的基础,形成一个完整的自主开发体系。在这方面,我们任重道远。确实东风还相当弱项,但这种弱项有机会,有机遇,关键是我们要更快更好地抓住它。

从文化和精神上要传承好“马灯精神”和奋斗精神,从发展模式上要做到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国际一流企业的要素它都应该具备,并且赋能,再进行完善和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走两条路:国际合作和自主发展双轨道。关键是怎样更好地协调多方关系,以及自我发展集约式聚焦,这是对我们后续的考量。

东风具备这种条件。现在管理越来越清晰,比如改革DOA决策授权体系:集团管什么,板块忙什么,大家的权限关系怎样,规划关系怎样等。同时赋予干部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我们叫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多能少,在这方面迈出实质性一大步,按照职业经理人体系推进。

从今年1月1日开始,执行三年任期制,取消干部级别,高管人员按岗位分为A、B两类。这个A、B类不是说A高B低,只是分不同领域。把企业放到行业里去比,比如东风日产在合资企业前25家里排第四位,其他板块同样如此,你在行业里排第几?你要做到第几?你怎么做?不是我们赋予你这个团队,而是你自己怎么奋斗。

这种职业经理人制度,就是“上和下”,“多和少”,“进和出”的问题。这是改革大环境和国资委给我们明确的方向,并且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定位。东风是国有企业,有其独有优势。独有优势要有,其他优势要拿过来。独有优势与生俱来。其他优势我们需要具备什么,这是我们改革应该做的。应该说东风的改革还比较粗浅,但是迈出去了,现在需要完善。

华为的管理到今天,任正非说花了20多年时间,才把社会关系和企业内部关系理顺。我们必须用最快时间,把东风从传统体制向卓越一流迈进的关系理顺,加快速度把它做精细。现在还很粗糙,还没深化,还没深耕细作。

谈到华为,其实早在1996年,我就见过任正非和孙亚芳,当时是耿(昭杰)厂长带队去学习。我记得很清楚,刚进去没讲几句,孙亚芳就把华为的产品以及发展思路讲了,后来华为也碰到很多困难,但那时候华为精神就已经显现。我很敬佩这个企业,因为他的专注,他的执着,还有他的顽强。

我记得耿厂长对我们同行的人说,哎呀,你看这个企业的领导人,他不管你怎么想,一股脑地把想法灌输到你头脑里去,他们这种精神让人钦佩。耿厂长还说,我们企业要都是这种风格和文化,那有多好。

那时候我就感觉华为跟其他企业不一样。我们正好要到深圳上市,同时还接触过其他企业。向华为学什么?就是顽强、执着和专注。他绝不浮躁,他也不功利,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当然东风具体情况不一样,学起来不那么容易,但他那种精神值得学习。

到建成卓越东风时,我觉得这个步伐应该可以完成了,其实也不过两三年的事情。我们外部条件具备,关键是敢不敢?就像刚才讲的,我们更希望东风员工有这种与市场发展与时俱进的能力,这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这个过程中,如果干部适应,很快就能切进去。你问我对东风的感觉,我是带着敬畏,同时也带着敬佩,东风干部和员工素质都让我敬佩。我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就在于此,我必须为——宏观是为汽车事业,为这个国有企业,再具体化,我必须尽职尽责,要对得起他们的期待。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义无反顾地支持。改革这么顺利,我都没想到。由于时间和基础工作紧迫,我们做得还比较粗糙,但大家都在改变。不但在改变,而且出了很多主意。坦率讲有牺牲,有贡献,还有自我平衡。在改革中,有些人会失衡,要在失衡中寻找新平衡。东风更开放,更市场化,就在这里表现出来。

我们1月1日统一行动。第一层,200多人全部转型;第二层,1000多人开始转型。东风的生态非常好,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外,还有一种干事创业的生态。

东风改革肯定需要人才,但有些人才绝不是因为管理模式变化而离开。东风集团1000多人的干部体系里,离开的高管的比率是很低的。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希望他们有更好的发展,这对东风,对他们本人都有积极意义。东风是开放的,他们可以迈出去,在另一个环境里对东风做贡献。我相信这种贡献。

null


 

null


 

04.谈领导者素质及感悟

领导者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从经营层面,从战略层面,要对行业不断学习和理解,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对市场要敏锐,并且当断则断,能决策推动经营体制改革。

从文化方面,要跟员工一起迎接市场挑战,要站在员工角度所思所想,这尤其重要。讨论“三个领先,一个率先”时,到底怎么定义“一个率先”,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来提炼员工所思所想所盼。大家都有新期盼,要把这些想法付诸于企业发展战略中。

我在跟员工们相处时,追求的是人格平等,就是前面讲到的有尊严。职务可能有高低,那是责任,跟人格没关系,人格必须平等。作为东风的领导人,应该做这样的努力。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领导人要有胸怀。在领导班子里,我虽然责任最大,但并不是能力最强。你不可能在各方面都完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应该有胸怀,让别人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且持开放乐观态度,让更多人超越,包括对自我的超越,对领导的超越。

所以我和团队提出来,要为别人成功搭舞台,为别人成功而喝彩,现在也努力按这样实践。这也是我自身的实践过程,我年轻时别人给我搭了舞台,老同志为我的成功喝过彩。做领导工作前,我一直做技术工作,很多技术项目比较成功,当时他们给予了较高的肯定,这个过程一直影响着我。现在角色换了,是我给别人搭舞台的时候。

另外要坦诚。我们提出“五个好”(好规划、好管理、好队伍、好能力、好生态):先做人,再做事,最后再做官。造汽车也是。车品和人品相关联。

我职业生涯里不乏让我印象深刻的人。在一汽时,像李光荣、单文昌、吕福源、耿(昭杰)厂长等,当时有一大批工程师和领导人。还有跟我一起干活的铸造工,冲天炉的土炉工。我记得很清楚,搞工程安装时,要吊装一个设备,空间设备不能操作,必须靠人用各种绳调上去操作。这是个力气活,需要大量人力,非常难。

那时我很年轻,去找车间主任和炉长,请他们帮忙。他们开玩笑:小竺,你这是公活私活?其实他们都知道是公活,是为国家。人家什么条件不讲,一个晚上就把设备安装到位。那种风格非常朴实,这种朴实会让你得到很多朋友。所以我觉得做人做事,先做人再做事。

这可能跟我成长经历有关。很难说父亲和母亲谁对我影响更大,肯定都有。但作为一个工程师,我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工程师,要有追求科学的初衷,要有职业素养,要踏踏实实做事,应该说到做到,应该有诚信,这是一种责任。

直到现在我都保持着一种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专业兴趣,因为汽车变化太快。只要我把管理事务、行政事务忙完,就会去想一想、看一看,这既有热爱,也有兴趣,还有责任。很忙的时候也挤一点时间,总觉得这还是属于自己在做的事情。我还特别想当工程师,但现在没有这样的机会,那我们就给工程师搭舞台。

null


 

null


 

05.再谈“耐得住寂寞”

这话其实我2000年就说过。很多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怎么办?执着与坚持。这个执着坚持不是盲目,也不是口号。

那时候谁不着急自主?有句话是,站着说话不如坐下来干,干了才知道要从基础工作做起。以发动机为例,发动机的标准是什么;开发流程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标准流程。经过一系列失败后,把标准和流程制定出来,再开发第二代发动机,这样不断往前。

积累需要时间。当然现在有很多工具,特别是仿真工具,可以把积累时间缩短,但还是需要基础。当时我们的基础是什么?中国乘用车真正发展是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那时候哪敢想100万辆?汽车经历各种工况,每辆车百十万公里,上千万辆车累计起来,高原、低原、温度、湿度、环境,全球道路的各种环境积累下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流程、方法和标准。

我们不可能一天就把这些解决掉。所以我说,20年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我们进行合资,要的不是一条鱼,要的是捕鱼的方法,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如果我们拿到了鱼网,就必须知道捕鱼的方法。当我们只有一条鱼时,不能说我们会捕鱼了。吃鱼没问题,它需要过程。

现在我们要把品牌做起来。中国汽车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一流。东风工厂在全球合资品牌里,在全球工厂评价体系里,都是最好的装备,最好的管理。一个产品从开发到制造出来,到变成商品,这个过程我们已经大大缩短。中国有进步,所以中国自主品牌能够达到45%的市场占有率。

但品牌培育和认知还需要时间,其中有文化,有服务,有人文。丰田汽车为让雷克萨斯打进美国市场,大概用了20年时间。一说汽车品牌,可能还会想到ABB。奥迪刚进中国时,在全球也没那么有名,恰恰通过中国市场中成长起来。所以我们还需要时间。

至于大家理解得不一样,或者怎样去批判,我觉得很正常。我们有个内部文化,过去讲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则是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这句话是丘吉尔(1940年)就职时的演讲。

热血就是有激情,干事情要有激情,这是我们对职业的认识。辛劳就是要苦干,踏踏实实。眼泪不就是委屈嘛,你吞下去,这很正常。东风干部也是按照这样来做的。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眼泪,一种是眼睛流,一种是心里流。男儿有泪心里流。委屈都有,包括你们也有,人生当中谁都有。很正常。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文章标签: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