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曹德旺的美国工厂和马斯克的中国工厂

2019年09月02日 08:39: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产经TB

今日,马斯克将亲临中国,见证首辆由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不难想象,一向“爱哭”的马斯克,今日定会露出自豪的灿烂笑容。

文 | 梁秋梦

近几天,美国的一部纪录片《美国工厂》在中国火了。

这部纪录片由奥巴马夫妇投资,讲述了一段关于A股上市公司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先生的“出海”故事。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美国,位于俄亥俄州的代顿市也深受打击,通用公司在这里建造的工厂也都陆续遣散关闭。一万多名员工被迫下岗,失去工作,老业区工摇摇欲坠。

2014年,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接手这座废弃的厂房。福耀玻璃虽然只是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卡特彼勒等美国品牌的供应商,但它解决了当地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也为“铁锈带”之一的代顿市带来生机和活力。

按理说,这种“双赢”应该使劳资双方皆大欢喜,但在短暂的蜜月期过后,问题逐渐暴露:尽管曹德旺已经苦费心思去协调与美国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但他所强调的员工的执行力与高效率,又或者是加班制度,这些在中国再普通不过的企业文化,都与原有的美国的工人文化难以融合,这也导致了关于是否成立工会的明争暗斗等等一系列冲突……

跟“出海”遇到诸多阻碍的曹德旺相比,马斯克似乎幸运得多。一个星期前,特斯拉在中国的上海超级工厂拿到了首份综合验收证书,该证书从申请到发出只用了三天时间,创下了当地政府从审核到批准流程结束的耗时最短纪录。

今日,马斯克将亲临中国,见证首辆由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不难想象,一向“爱哭”的马斯克,今日定会露出自豪的灿烂笑容。

把笑盈盈的马斯克与纪录片里愁戚戚的曹德旺放在一起,其对比之鲜明,让人啼笑皆非。曹德旺的福耀玻璃还只是一个汽车零配件工厂,那整车厂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美国工厂》剧照

中国企业的苦苦探索

回看国内主流车企,其实并不缺少“曹德旺式”的进阶野心。

自2004年开始,奇瑞就把目光盯向了美国。在此之后,包括华晨、众泰以及比亚迪在内的自主品牌车企都公开宣布进军美国市场的决心,上汽长城汽车紧随其后。而广汽传祺也一直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然而,诗和远方的背后,却是山高路远的现实。除了有严格的排放制度、先进的审查机制以及苛刻的汽车碰撞试验等硬件条件限制,单单是《美国工厂》中所突出的中美文化的差异,就让中国自主品牌数度遭遇危机。

比如2013年,比亚迪击败了众多美国竞争者,获得长滩运输公司10辆电动大巴价值1210万美元的订单。可是,订单签署后不久,美国工会LAANE抗议比亚迪没有保证工人的相关权益。

超级政客长期对美国政府的施压及游说,认为比亚迪不符合“对弱势企业扶持计划”,同时劳资事件爆发,最终比亚迪失去了长滩订单。劳资事件发生后比亚迪迅速补课,了解当地就业法规,并聘请专人来进行政府关系维护和应对媒体质疑,才勉强维持业务。

比亚迪在美国市场投放的纯电动大巴

在纪录片《美国工厂》的最后,在“决定是否成立工会”的投票中,工厂内反对票868票,赞成票444票,福耀胜出。至此之后,福耀终于开始扭亏为盈。

这段故事影片体现出中国企业家如何对付美国的工会势力,也可以看出曹德旺的“管理智慧”,但问题是:出海的中国企业如何解决文化融合问题?难道所有的企业家,都要像曹德旺这样与工人们斗智斗勇一番吗?

而且,福耀玻璃之所以选择在美国建厂,运输成本高是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其高度依赖能源。如果说福耀玻璃还是属于非典型的中国企业,那么更加依赖人工成本的整车厂,是否要遭受更大的困难呢?

特斯拉

在华“一路绿灯”

与曹德旺、比亚迪在美国磕磕绊绊不一样,特斯拉来中国建厂却是一路畅通无碍。

2019年1月17日,特斯拉临港工厂正式落锤打地基。国资银行慷慨解囊,浦发银行,工商银行组成的财团挥一挥衣袖,20亿美元的3.9%的低息贷款就批复给了特斯拉

除了财力,人力上也是鼎力支持。上海建工中标开工,中国五矿集团提前为它拨备混凝土管桩和钢桩尖。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接受采访时说,“特斯拉项目,是有史以来外资在上海最大的一笔制造业投资。去年从签约、拿地到开工只用了半年时间。”

除此之外,政府还从政策上给它助推:在一家新能源车企产能达产前,上海不能兴建第二家工厂。这直接导致了特斯拉的竞争对手——蔚来的自建工厂计划夭折。

如果说特斯拉在中国有什么不顺利的地方,只能是那几起“自燃”事件。但即便自燃,这也不影响特斯拉的持续热销,甚至还出现了一车难求的现象。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华零售销量达到25207辆,几乎相当于蔚来、威马、小鹏三家新造车公司上半年销量总和。

关于中国人的施工速度,马斯克还公开在美国人民面前赞赏了一番,表示上海特斯拉的建厂速度是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在推特上,马斯克直接写出:“比我们快100倍!”

这时候再联想起曹德旺在记录里片对着摄像机的讲话,“美国工人效率低,产出低,又不能管的”,不由得让人感叹中国企业家“闯美国”的艰难。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在华的美国企业家都如马斯克幸运,通用、福特等便几度被川普抨击"吃里扒外",并被要求“滚回美国去”。然而,中国提供的996文化,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又让许多企业难以舍弃。

从《美国工厂》的视角,可能纪录片的性质决定了它无法输出任何观点。但它分明透露着,中国式发展道路与美国近百年来的劳工斗争文化,正在发生强烈碰撞。在现今这个时代,美国的劳工政策,与中国的劳工文化,到底哪个才符合整个全球化的发展思路?

中国企业闯美国能有怎样的结果,美国企业还能否继续在中国市场上滋润地生活?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会前进,时间会帮我们摸索出答案。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