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21亿元天价索赔!吉利诉威马该怎么看

2019年09月27日 06:48: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大观

据TechWeb消息,9月25日沈晖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原优信集团CMO王鑫加入威马汽车,担任首席增长官(CGO)。 本月初,威马汽车CEO沈晖在内部致信中提出,将建设以用户为导向的组织架构,新设立的首席增长官一职亦在调整范围内。

不过,加速推进内部变革的同时,威马汽车正面临着与吉利汽车的法律纠纷。

上周,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起诉威马汽车旗下四家子公司侵害商业秘密一案,已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第二法庭正式开庭审理。 有当事方申请不公开审理,相关细节暂不得知。

作为目前国内知识产权界诉讼金额最大的一起商业纠纷案件,其诉讼标额高达21亿元人民币。 天价索赔让该案件备受瞩目,其判决结果亦或对威马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据央视财经频道消息,吉利称威马复制了其车型,提出经济赔偿,并请求追回已被威马方面申请的专利。 威马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威马暂时保留所有针对原告提起反制法律措施的权利。

同一辆车?

愉观车市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威马在售车型EX5与吉利GX7车型参数细节极为接近。 该消息源还表示,威马EX5伪装车在进行试车时,套用了吉利GX7即远景SUV的白色车身。

威马EX5缺失的轮距信息,使得此种说法更加扑朔迷离。 该报道指出,判断两款车型是否为同一平台的主要参考数据是轴距和轮距,尽管轴距可以微调,但轮距无法改变。

车辆配置公开信息显示,威马EX5轴距为2,703mm,吉利GX7轴距为2,661mm,两者仅相差42mm。 轮距方面,吉利GX7前、后轮距为1,560mm,而威马EX5暂无该项公开数据。 上述消息源透露, 二者轮距其实“一模一样”。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媒体将镜头对准了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COO侯海靖。 《齐鲁晚报》的一篇报道显示,在加盟威马之前,侯海靖曾任职吉利汽车副总裁兼成都公司总经理,担任过远景SUV产品组组长和负责人。

华尔街汽车报告在报道中称,侯海靖离职吉利后,其继任发现存有核心数据的电脑硬盘遭到了人为物理性破坏,GX7的车型数据被“洗白”,该事件成为了吉利汽车控诉威马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吉利此番诉讼还有着“多重考虑”。 懂车帝援引一位接近威马汽车人士的分析称,吉利不仅意图打击威马的上升势头,还存在“先打压、再并购”的可能性。

案件的背后

除了经济赔偿,吉利方提出的另一核心诉求是追回已被威马方面申请的专利。 财联社通过一位案件知情人获悉,威马可能涉嫌侵害了吉利的知识产权,“吉利GX7的相关信息被带走后,不仅用在了威马现在的产品上,并申请了一些专利”。

有多位法律界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知识产权案件举证较为复杂,侵权认定难度较大。 在以事实为据的基础上,吉利需要通过对损失评估或威马侵权获利的具体情况予以证明,威马也需要提供证据予以反驳和抗辩。 此前,曾有媒体梳理出一份威马员工名单,信息显示有多位高层曾任职于吉利汽车。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威马成立之初,沈晖曾在与车云网的访谈中透露,威马汽车的200多名核心员工,主要来自其工作过的博格华纳、菲亚特沃尔沃吉利等单位。

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盈科(深圳)争议解决中心主任肖才元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不能单凭相关人员的工作背景便结论立判,“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不能够仅仅以为人才的一种流动,就认为离职员工将雇主的商业秘密带走…这个商业秘密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指《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的规定的商业秘密,而车型是否涉及抄袭则需要技术专业人才或机构评估”。

需要指出的是,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生产逻辑不同,智能汽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有关通讯、信息交换等智能化配件被搭载在车辆车身上,增加了可能的潜在专利纠纷风险。

该案件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造车新势力在绕开专利壁垒,谋求后发超车的同时,还需要增强法律意识,包括对同行业人员之间的流动,进行合规性审查,规避风险。

传统制造商则需要找到核心专利,优化专利布局,降低专利维护成本,避免陷入复杂的专利纠纷干扰企业正常研发。

威马扛得住?

审理结果暂不得知,但卷入诉讼争端势必会消耗威马不少精力,如果出现威马不愿意看到的判决结果,这家成立不足5年的公司能否从容应对?

威马汽车副总裁陆斌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提出,对于公司盈亏平衡点,保守估计需要达到约5万产销才有“盈利的可能”。 作为威马主打的首款量产车型,EX5的销量不仅承载着品牌的寄托,更是公司目前唯一能够“变现”的产品。

根据威马汽车官方数据,今年1-8月,威马汽车累计交付量(上险数据)达到了11,312辆,独领造车新势力销量排行榜。 即便算上去年交付的几千台,威马仍与5万辆“平衡点”相去甚远,更不及激进订立的 “年销十万台”目标。 除了销量亟待提振,威马汽车还面临着“输血”的迫切需求。 7月,彭博社报道称沈晖正在寻求全球投资者的融资,筹集金额或达到10亿美元。 该消息的传出距离威马完成C轮融资,仅过去4个月的时间。 目前,威马汽车已累计融资约230亿元。 就早前有媒体报道的“威马变更大股东为IPO做准备”一事,威马汽车已向《每日经济新闻》做出澄清,并表示“威马目前还在专注于D轮融资,距离IPO还较远”。

此时正官司“压身”的威马汽车,能否顺利“渡劫”,推进新一轮的融资计划?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