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长安汽车-CS75

超低价好车团购

汽车新营销:一切都是心智之战

2019年11月29日 17:07:01
分享到:
来源:水滴汽车App

中国车市寒流滚滚,广州车展还是热风扑面。

广汽Aion LX轿跑3.9秒破百,超越特斯拉。它兄弟Aion S 已成爆款。

吉利 icon全能科幻座驾正式登场,紧凑型SUV市场立马面临洗牌。

更火爆的,长安CS75 PLUS横刀立马,两月订单过三万,可谓热气腾腾。也让步步退守的中国SUV品牌开始回暖。

最好玩的,上汽绿芯2020战略发布。不仅车展上MPV车型Vision-iM Concept吸足了眼球,关键是近百家专业媒体人士,在发布会上被拉近了一所小黑房子,窥探未来“集智”设计经典之作MarveL S。那颜值,足足PK保时捷特斯拉!可上汽人谢绝拍照,还跟媒体签署了保密协议。

大张旗鼓露脸的,千呼万唤不露脸的,中国车企在车市寒冬中,好像都在“憋大招儿”。

这应该叫做愈挫愈奋。

水滴汽车APP之前分析,不论直道追车,还是弯道超车,不重要。车市的竞争是长跑,关键是上坡超车——在对手筋疲力尽的时候,你发力超越,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应该说,广州车展上中国车企带来的温度,已经表达了他们的雄心壮志和能力。

不过,疑问还是存在的。

最大的疑问就是,当中国车企在技术上不断实现赶超,在产品上不断做出突破同时,中国品牌的价格为什么总是卖不上去?

中国品牌主流车型售价还在10万元上下,上冲15万的只有少数,再到20万左右区间凤毛菱角。而BBA等豪华品牌,低端车型也下探到20万了。

中国品牌向上攻,合资外资品牌向下压。但利润都在高端。

上汽为例。按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的说法,在新能源车上,中国车企在插电混动、纯电动的核心技术上,事实上已经实现了领先,至少是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综合优势,而在市场表现上不完全满意。

他原话这样说:“大众同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打,为什么它能打赢我们呢?主要原因是消费者不认可我们的品牌,这是额外的挑战,对我来说也是非技术的因素,但是我们还是要用技术手段去打败他。”

其实,这里面即说的是新能源车,也包括传统燃油车。中国品牌在技术和产品上完成的追赶,并不能与他们在售价上得到的收益成正比。

所谓“非技术因素”,说白了,就是品牌认同度不够。车已经做的相当到位了,但品牌溢价没有,卖不出好价钱!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杨晓东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关键问题,同样一款电动车(荣威或名爵),卖到欧洲,3万欧元留学生愿意买,在国内就不愿意买,这可能还是观念问题,是需要持续经营的。”

他宽慰自己的伙伴说:“特斯拉能到上海来,到中国来,我们也能到欧洲去,这可以形容朱军总的初心,也是对他实力的自我解读。”

不仅上汽。所有的中国车企都面对这个现实的挑战。

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习惯于相信和认同合资或外资品牌。对中国品牌车子,则习惯于横挑鼻子竖挑眼,不那么认同,或者很难轻易去认同。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日韩、欧洲、美国,先进工业国家都不这样。哪国人热爱哪国车,这是一种主流认知。美国市场很开放,但在美国人最热衷的皮卡车这个品类上,福特通用稳坐老大。这是中国车企品牌向上的一个巨大挑战,有点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

你要费吃奶的劲儿去奋斗。但汽车市场这位妈妈有时候多多少少有点偏心眼儿。这么多年“市场换技术”教育结果就是,消费者厚此薄彼,那是天经地义。

面对这样的市场和消费者,就有了中国车企特有的“中国之问”——车是好车,可谓上乘之作,为什么卖不出好价格?

这个“中国之问”,其它行业也存在。但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比较少见。比如军工业,中国有了歼20、99A、胖妞儿、055大驱、东风快递……超越了欧美日,我们的老百姓都热爱极了!

再比如手机。之前的苹果粉,现在好多成了“花粉”、“米粉”。华为征服了中国的精英,小米征服了中国的屌丝。

“中国之问”,当下仍然还是中国车企的烦恼。

中国最出色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先生,曾在2005年提出一个“钱学森之问”: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大学没有培养出真正杰出的创新人才?

钱老说的这个“杰出”人才,是从零到一,那种原创型、革命型、颠覆性的人才,而不是一般般改进型、改良型、跟跑型的出类拔萃。

其实早在1995年,钱老就在书信中说,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技方面有许多很出色的原始创新,但今天很少!为什么?“我认为我们太迷信洋人了,胆子太小了!”“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我们要敢干!”

这就是他老人家的原话。

破除迷信,解放自我。才能实现真正的进化。

当技术的黑箱不断被打破后,我们需要一场真正的思维革命!中国车企品牌向上,是一场心智之战,需要另辟蹊径,需要换一种打法!

为什么说心智之战?

就在广州车展期间,远在美国的特斯拉“火星皮卡”已经刷屏了。也许我们可以去批评他,不过又是制造噱头!但为什么马斯克拥有这么强大的感召力,并且每一次都获得免费流量的追捧?马斯克占领受众心智的秘密是什么?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水滴汽车的团队一直坚持的“水滴传播理论”:真正的品牌营销,一定要发现“震源”,“震源”就是传播的原点,大河之源头,那是产品的痛点、亮点、痒点,然后围绕这个“震源”,要按照相应的节奏和套路,去做撩拨、暗示和发酵

我们同样还认为,有价值的好产品,必然要围绕“人设、体感、场景”三要素,去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塑造。

技术的先进性和优点特点,如果不经过消费者眼耳鼻舌身意去感受,效果就会打折扣。要知道,心智战争中,99%的消费者是感性的。他们往往先入为主的去认知事物,而不是经过理性分析。

在心智之战中,理性是感性的仆人,感性才是理性的主人!

在心智之战中,热爱是购买的前提,价格不过是情感的随从!

马斯克和乔布斯,其实都是深谙此道的。

乔布斯说,偷窃就是最好的创新。在他看来,用别人最好的技术,把别人最成熟的方案,都拿过来,为我所用。通过自己的创意魔法棒,把这些冰冷的物理原件,创造成真正的人间神器,这就是伟大的创新。

事实上,乔布斯不是发明家,更不是技术专家。他只是一个充满艺术气质的“技术拿来主义者”而已!当然,在美国文化的灯塔背书之下,他变成了那个时代的符号。

马斯克一个样。最初,他是在好莱坞的明星小圈子里,不断植入和撩拨、暗示自己“钢铁侠”的符号。特斯拉和他的猎鹰飞船、超级轨道等等,都在不断发酵这个符号。他变成了“后乔布斯时代”美国精英内心中缺位的科技英雄。

正是这些精心的塑造,不断进行多周期、多频次的暗示、撩拨和发酵,特斯拉跑车才会一炮走红,持续走红,一举打进豪华车阵营,从而用品牌高溢价,弥补了电动车的高成本!

美国这个国家,已经在金融泡沫中迷失了。但美国人民,甚至全球那些仍然仰望美国文化的“美粉”们,仍然需要英雄。他们需要这样一个科技精英的幻觉符号,来支撑灯塔国子民的虚荣心。

乔布斯和马斯克,满足了这个最根本的心智刚需!这就是他们品牌成功的秘诀。

要记住这一点,他们并不是因为高技术,才有高品牌的。感性远远超过理性。他们着意去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才用那些并没有多少原始创新的技术,做出了一款又一款自带光环、天赋神韵的产品。

心理学有个“光环效应”。

就是说,一旦你认为他好,怎么看怎么好,牛粪也会变成香花儿。中国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一次特斯拉电动皮卡Cybertruck,就是自我强化“光环效应”的例子。这款类似模具的造型,如果是出自中国车企长城皮卡,是魏建军先生提出的,或者是江铃皮卡生产的,不知道会被骂成什么样子?!但这是我们的“钢铁侠”马斯克PK老福特的作品,于是就变旷世杰作了。据说预定已达25万。

消费者真懂技术吗?他们真会货比三家吗?他们真的那么在意性价比,或品价比吗?

不!他们真的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理智和较真!相反,他们非常冲动,甚至有点……疯狂!

好了,那么我们要问一问:中国车企该怎么做?怎么打赢心智之战?

正好,水滴汽车APP这阵子近距离接触了一下华为。

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先生比较委婉,谈到华为手机怎么打入高端市场,他对水滴汽车APP说:“这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分,也有幸运的部分,一切成功不完全是规划的路径,人生也是这样的”。

其实华为公司的Mate 7手机在高端商务人群中一举走红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后来能PK苹果。现在,华为加入了中国造车运动,虽然自己定位为“智能增量部件供应商”,但明眼人都看的懂,华为以ICT技术使能汽车业,目标绝不仅仅只是当跟班的。

不是不能跟跑。有理想有追求的跟跑者,最终一定会超越。就像华为5G的超越,就像任正非用“一杯咖啡汲取宇宙能量”。在未来科技竞争中,跟跑是战术行为,完全没问题,但“跟跑主义者”肯定不会有大出息。

有时候我们甚至感到,在中国车企品牌向上的征途中,在未来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的大变革中,华为有可能就是这个行业的“备胎”。

徐直军说,华为的加入,是因为看到了机会。“我们会跟一些车企合作,去挑战高端品牌,成不成,会有运气成份……理想是做高端品牌,能不能做成只能靠造化。”

什么是“造化”?在水滴汽车看来,应该是“以正为本,以奇为用”。

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突破,不断叠加和持续改进的产品性能,就是“以正为本”。但同时,在品牌营销上必须抓住机会,无所不用其极,就是“以奇为用”。

正,是守本,是“先为不可胜”。奇,就是出奇,是“以待敌之可胜”。

华为手机从Mate 7开始,发现了引爆流行的机会。于是,专注欧洲市场,联手莱卡相机,从摄影发烧友的小圈子切入,快速打造“人像摄影大师”的品牌符号,从而确立高端定位。

所有这些成绩,当然离不开华为公司几十年的技术升级和口碑营造,更离不开他们在基础研发尤其是数学算法上的不断创新。

一切隐藏起来的“量的积累”,最终会借助一个窗口,实现“质的飞跃”!

特斯拉今天的造化,难道不是建立在电动汽车过去一百年试错和失败经验之上吗?不是建立在马斯克本人,在硅谷创业二十年积累的口碑之上吗?

苹果昨天的辉煌,难道不是建立在乔布斯1980年代就开创的个人电脑口碑之上?不是建立在他憋屈的躲在娱乐圈搞数码设计的自我流浪,那段看似失败却真正化茧成蝶的积淀上吗?

好技术为什么卖不出好价钱?当车企“中国之问”,变成了全行业的苦恼,其实意味着,揭晓答案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水滴汽车APP之前做过研判,未来智能化电动车时代,技术的差异正在“趋平”,就是说,各个主流车企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趋于零,“技术代差”很可能最后消失了。那么品牌竞争的底牌是什么?

心智之战。谁能够恰到好处的,把技术能力和产品特性,真正转化成用户心智,谁就能够最后胜出。这才是竞争的根本所在。

这需要“出奇制胜“。总是按照别人的打法来干,一定是失败的。就像毛爷爷说的那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扔你的原子弹我扔我的手榴弹。从博弈和竞争的角度来说,这是必须的。

这场“心智之战”的致胜法宝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为用户提供“文化想象力”。

决定未来汽车大变局,有两个维度:智能化和中国化。智能化包含了“新四化”。智能电动车将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是智能电动车的灵魂和旗帜。

一切汽车行业传统思路都是,要么实用,要么尊贵。这种固化了的“汽车等级文化”和车型阶层划分,营造了巨大的观念误区。可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的汽车消费者,90后,00后,正以全新姿态走过来。他们的特征与消费需求完全不同了,小圈子认同、个性化、独立、重精神轻物质,没有思想束缚,文化吸收与代谢能力超强,等等。

对这新一代的消费者来说,任何缺少品牌关怀、价值观认同、文化想象力的产品,都不可能持续热销。

汽车业难道只有特斯拉才有“光环效应”吗?如果这就是现实,只能说明,这个行业文化想象力还过于贫瘠,提供给用户的心智资源太少了!

伴随着美国文化的灯塔之光慢慢暗淡,全球的消费者,都在等待新的火种!特斯拉已经是汽车业的苹果。而苹果在乔布斯之后,已经衰老了。

这叫物壮则老。

而中国车企,应该做好准备:基于中国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包容性和驾驭力,去构建我们产品的心智空间。

未来中国车市,乃至全球车市,正从“功能性+身份识别”,转向“智能性+文化识别”。智能化网联电动车,正好作为划时代的转型产品出现了。对于这样的未来汽车,智能化是其技术载体,文化识别才有终极意义。

因为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只有文化认同和文化识别,才会生生不息。

一个全新的时代,需要一场全新的造车运动。

未来汽车的品牌,要以文化分层、观念分群、社群价值观营造为核心目标,以社交电商和全面互动式传播为手段,从设计、选型选材、制造、线上线下销售、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全流程的实现“批量个性化定制”,突显文化诉求和差异化极致体验,进而实现一个全然不同的娱乐化、观念化的汽车新世界。

在这个世界,技术,隐藏于兴趣身后;功能,只是极客话题;品质,变成了社群谈资。

最终,不同的社群和“文化圈层”,以智能汽车为载体,创建自己的文化属性、文化符号与生活方式。

以后,用户不再愿意为传统意义上的“好产品”付费。他们可能会为他们所热爱、所倾慕、所想象的“汽车生活”付出“好价格”。

上乘之作源于热爱。真正的热爱可能是一场恋爱。中国车企,要重新学习,与你的用户去“谈一场恋爱”。

就像水滴汽车的SLOGAN——你爱的才是好车!

文/正蒙(水滴真香事务局首席研究员)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长安CS75
长安CS75
指导价:6.99-11.99万元
1.4T 1.5T 1.6L
手动 自动

最热促销

  • 4S店
  • 综合店
  • 港口店
北京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6.99-11.99
紧凑型SUV
1.4T 1.5T 1.6L
手动 自动

外观

内饰

本文相关品牌车系

趣图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