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如何夸一辆我挚爱的车,还不像软文?聊聊我的斯巴鲁冰雪穿越之旅

2019年12月25日 20:05:01
分享到:

文/摄影:杨洲

作为《白话汽车》团队的文字担当,我在学生时代经历同白老师一样,凭着优异的语文成绩,考上了理工科大学。但文章风格很容易被贴上“软文”的标签,所以白老师一直说“这篇文章小杨写的很像软文,但其实小杨写什么都像软文”。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将以大白话的风格,和大家聊聊刚刚参加的“2019斯巴鲁揭秘冰雪喀纳斯”活动。谨以一个斯巴鲁前车主的视角,在阔别森林人一年之后,借着这次活动,和大家聊聊我所理解的斯巴鲁

“驾驭硬实力”是斯巴鲁全新的品牌口号,下面是一道送分题,什么是斯巴鲁的硬实力呢?我们一定能脱口而出“水平对置+全时四驱”呗。但如果你爬过的高峰只有早晚高峰,那么这两项硬实力,很难充分感受。如果不是这次的冰雪穿越活动,在北京开了6年森林人的我也只是触及到了皮毛,真正的能耐远不止于此。

当前,全球只有两家汽车制造商在使用水平对置发动机,那就是白老师挚爱的保时捷与我情有独钟的斯巴鲁。在平时,调侃白老师的911发动机维修保养是我在修理厂里乐此不疲的项目,同样是水平对置发动机,我的森林人则省心的多。我明白,看到这里肯定会有朋友有疑问,网上那么多说EJ系列发动机公里数多了如何如何,FB发动机又怎样怎样,你凭什么说森林人省心呢?

首先,全程店保是我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基础,我在养护森林人时并没有什么独家秘方。在和许多车友讨论后发现,我的森林人之所以车况不错,离不开平日的几个习惯。

1、热车,热车,2019年依旧需要热车。

热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的观点是:不要相信现在许多“老司机”所说的现在的新车不需要热车这种言论。以北京为例,虽然鲜有极端天气,但是冬天依旧寒冷。我家的车位在小区地下二层,虽然比户外要温暖许多,但我始终保持着冬天至少热车1分钟的习惯,待水温达到40度以上,或冷车指示灯熄灭后再出发。

如果冷启动之后马上就大油门行驶,很容易对发动机造成损伤。好比我们早起后不先喝杯温水,直接就去啃法棍,这样的习惯肯定是不健康的。如果您的车在户外停放或者更寒冷的地区,热车更加重要,在这次冰雪穿越活动中,每天清早试驾教练都会提前进行充分的热车再交到我们手中,车里不仅已被空调吹暖,发动机更是做好了油门踩到底的准备。

2、别偷懒,严格遵守保养里程

起初,我也认为5000公里的保养周期过短。但在逐渐有了一些汽车知识后才明白,这样的设定比较科学。日系车加注的机油量相比德系车要少,所以机油的损耗速度也会更快,比如我的森林人2.0升排量机油仅需约4.5升,而CLK1.8升排量,机油则需要近6.5升,不可以排量一概而论。

另外,不可参照国外的保养里程,我的大学室友在澳洲同样开森林人,但由于路况极好几乎不会遭遇堵车,所以4S店将建议的保养里程设定为7500公里。但回到北京的路况,如果我也参照他的里程去保养,长时间下去车绝对会闹个小脾气警告你的。

当然,除了热车、按时保养外,减少“2当7300”的激进驾驶,地库停放,不乱用添加剂等等细节也对保持良好车况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帮助,森林人带给我的更多是安心和舒适。

聊聊冰雪驾驶,不良驾驶习惯的放大镜

活动的第一天,大家组队前往山上的试驾场地,虽然在此前我先后参加过两次冰雪试驾,对雪地驾驶有一定的信心。但是这里的路况完全出乎意料,前一天睡前还是一片黄土的山路,第二天就铺满了皑皑白雪。北京的积雪就好比煎蛋一样薄,而这里的积雪就像鸡蛋羹一样宽厚而松软。

我此前参与的冰雪场地驾驶,车辆装配的都是将牙齿武装到全身的钉胎。而这次活动,全部车型装配的都是市场上可以买到的雪地胎,完全还原了日常驾驶的情境。在极寒地区行驶,雪地胎绝对是出发前的必备装备,一套雪地胎在雪地里起到的作用甚至比四驱系统更重要。

横风、积雪、暗冰、雪雾组成的四件套组合几乎囊括了冰雪驾驶能遇到的全部状况,非常考验驾驶员的反应和预判能力。相比领路的头车,后车相对轻松许多,沿着前车的车辙印前行可以获得更好的走线。

在积雪严重的路段,则需要大型铲雪车开路,即便强壮如它,在山上的执勤的警车、铲雪车全部装配了防滑链,可见冰雪山路容不得半点松懈。

铲雪车清理过的路段,积雪被推到了道路两旁形成了厚实的雪墙。在观察到后车需要借到超越自己时,需要格外注意,保持“让速不让路”的原则,不要让自己的车过分靠近路肩,一旦踏入齐腰高的雪墙极易造成陷车,就像跳入了海洋球堆满的泳池,无处借力导致被困。

冰雪驾驶虽然有一定危险,但是只要座驾选择得当,装备齐全,可以享受到的乐趣和挑战也是公路驾驶不能给予的。在这里我对“路感”这件事有了新的理解,男生满大多喜爱调校硬朗,路感清晰的运动车型,在赛道中路感的作用是帮助你精准操控,而雪地中路感的传递可以非常清晰地帮助你判断路面的抓地力,提前做到心里有数。

在我看来,相比同级其它SUV,斯巴鲁在操控的优势上非常明显,一方面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低重心给它带来了先天的优势。令外,在底盘的调校、路感的保留上斯巴鲁拿捏的更加均衡,让你握着的方向盘成为探知路面的“声呐”。开的越久,人车合一的感觉就越发强烈,森林人就是我心中的基准线,在驾驶同级SUV甚至豪华品牌SUV在山路行驶时,鲜有车型能够突破它带给我的满意度。

场地试驾,XV带来最大惊喜

经过了长距离的穿越,我们来到了越野场地。在斯巴鲁当前的SUV家族中,我对傲虎和森林人非常熟悉,但XV此前还未有过长时间驾驶的经历,所以这次我把重点放在了斯巴鲁XV的体验上。而XV的表现,也是这次活动中大家公认的带来最多惊喜的车型。概括就是,森林人能挑战的项目XV都能去。

在长下坡路段,打开X-Mode可以开启车辆的陡坡缓降功能。驾驶员只需要控制方向,刹车踏板可以放心的交给车辆自行控制,匀速行驶。

在行驶到场地后,第一个挑战科目是驼峰,除了考验车辆的接近角、离去角、动力、四驱系统响应外,冰雪让难度变得更大。为了让文章不像软文,这里就不罗列马力、扭矩等等数值了,“轻松通过、毫无压力”是驼峰科目最直观的体验,轻松得不值一提。

其实,许多情况下车远比你想象中要强大。驼峰攀爬过程中,由于较高的仰角,视野内完全看不到路面,只有蓝天,对于驾驶员的心理是一种考验。在长上坡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油门力度,避免地板油或刹车,在接近顶峰时需要适当收油,避免出现越野失误集锦里常见的飞坡画面。

走在这种越野场地中,主观上更希望坐进更加高大的森林人中。但XV也有这自己的优势,无论是在后海的胡同里找车位,或是在越野场地的沟壑中腾挪,轴距更小的XV表现更加灵活。相比紧凑级SUV它的公路行驶更灵活,相比轿车它走烂路的能力要更胜一筹。

当前,斯巴鲁XV与森林人这两款车皆诞生于斯巴鲁全球化平台(SGP),除了智能水平对置发动机与左右对称全时四驱系统这对黄金搭档,全新的X-MODE与EyeSight系统成为令老车主们眼馋的诸多配置之一。

新一代森林人将X-MODE功能从一个开关升级成了旋钮式操控,伴随模式的选择中控台显示屏还会切换相应动画,并显示车辆俯仰及侧倾角度,在场地试驾中非常实用,可以清楚自己车身的俯仰角以及侧倾的角度。

配置上也比上一代产品有了非常明显的升级,在此前的对比中我曾列出了一个清单,相同价格的车型,新一代森林人要比我的2013款森林人多出了以下配置。

以往,在推荐朋友购买森林人时总要提前告知,不要眼馋别人那些配置,咱们买的是车本身,好开好用比什么都重要。如今,新一代森林人增加了这些配置,在推荐朋友买车的时候底气更加充足了,别人有的咱们有,别人没有的驾驶员监测系统咱们也有。在试驾科目合影结束后,回到车中打开方向盘加热,这一刻被寒风速冻的双手瞬间得到了治愈,这些实用的配置,真香!

在场地试驾结束后,大家编队前往美丽的喀纳斯湖景区,一路的雪景百看不厌。这里的景色与海拉尔的平坦辽阔不同,阿尔泰山脉起伏的山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中学地理课上学过这一代的地理知识,但还原成如此生动的画面还是让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我非常兴奋,不仅感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冰冻的喀纳斯湖,相比夏日景色别有风味,置身于这样一片冰天雪地的空间中,看着身旁的森林人和XV,这种人与车之间的信任感油然而生。的确,这里是属于硬派越野车的天下,城市SUV来到这里只是过客,不过森林人和XV提供给了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渴望远行的人更多的从容和选择,只要换上一套雪地胎,完全可以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突如其来的圣诞礼物,600公里长途冰雪穿越

第二天上午,原本在冰雪试驾场地安排了迷你WRC、冰雪等互动项目,但由于突然而来的大雪,竞赛被迫取消,改为大家在景区自由拍摄,随后驱车前往酒店,第二天返程回京。

大雪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随着天气的逐渐恶化,被取消的不仅是竞赛,前序航班在阿勒泰机场上空转盘旋了一圈后,返回了乌鲁木齐机场。到了10点,阿勒泰机场的天气依然没有改善,航班信息充满了未知数。这时,看着外面的车队,大家纷纷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回乌鲁木齐!

很显然,许多同行媒体和我一样,这两天的体验还没开过瘾,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大家都变得兴奋起来。尤其是我,在购买森林人之初,就像开着它来一趟新疆自驾游,没想到多年之后,这个愿望在今天终于实现了,这绝对是一份提前来到的“圣诞礼物”。大家在停车区集结后,重新发放了对讲机和补给,开启了这趟说走就走的冰雪穿越。

我们的路线总长度超过600公里,用时9个半小时,其间包含高速、国道多种路况。由于降雪量较大,部分高速路段仅清理出了一条车道,更多的地方甚至来不及清理积雪,在遭遇大型货车时,前车扬起的雪雾将能见度降低到几米的范围。

这时候,盲区监测系统变得至关重要,由于雪雾的影响,驾驶员需要专注于前方的路况,侧方观察势必弱化,在行驶过程中,好几次都是看到盲区监测亮起的黄灯才观察到侧向超越的车辆。很显然,在北美地区积累的经验让斯巴鲁在设计上非常实用,许多品牌将提示灯设计在了镜片上,而斯巴鲁将鲜明的提示灯设置在了反光镜的内侧,不但更接近驾驶员余光范围,同时还不易受到雪雾的影响。

客观来说,无论森林人或是XV,它们并不是那种能外观极其惹眼、内饰散发着豪华箱包气息车型。但我认为,一辆好车,随着驾驶时间的增长,往往能让人发现越来越多藏于平凡中的美好,让车主不断欣喜当初的选择。而那些赶时髦的流行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的只是过时的浮华。

这次行程中,许多人都问我,当年为什么会选择森林人?也许是因为当年IIHS优秀的碰撞测试成绩,也许是因为对全进口的信任,但我觉得在这些理性考量之外,还有许多感性的因素,比如模糊的WRC转播中那道清晰的蓝色闪电,比如电影《非诚勿扰》中那通透的后窗,又比如谷村新司那一曲本无联系却让我感动至今的“昴”。

我们买车时,总会遭遇选择困难症。当你看上一款车时,总有一位叫理性的朋友总会找出无数个理由去引导着你选择另外一款。在我看来,世界上并没有一款车是完美无暇,就如同人无完人的道理一样。在必要的理性选择之外,品牌与产品的性格,彼此价值观的认同更是能长相厮守的关键。

木桶理论我们都不陌生,大家都将目光着眼于短板,人人都可以成为批评家,但人与人、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小,同质化成为了各行各业中的问题。想想那些我们在生活中崇拜的偶像,梦想中的礼物,它们之所以充满魅力恰恰是因为将自己的“长板”发挥到了极致。同质化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全面,更需要个性。买车同样如此,充分想明白你内心最想要的是什么,最终的选择才不会后悔。

最后,非常感谢斯巴鲁的邀请,让我实现了心心念念多年的冰雪穿越,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圣诞礼物。时隔一年,再次握住森林人的方向盘,我长大了一岁,森林人也进化了许多。不过通过这次冰雪穿越之旅,我确认它依然是我挚爱的车型,是一辆身处荒野极寒时,值得信赖的伙伴。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