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国产特斯拉“换芯”,在美国和欧洲会被罚多少钱?

2020年03月04日 17:58:03
分享到:
来源:汽车头条

近日,特斯拉偷梁换柱的消息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作为一家主打科技价值的车企,却在自动驾驶硬件上做手脚,不禁引人深思,是谁给了国产特斯拉这样的勇气?

尽管在事发之后,特斯拉官方很快停止交付并给出了回应,但还是能从声明中明显感觉到特斯拉的敷衍,说起事发的原因,官方称是由于供应链的影响,希望尽快为客户提供产品,可这个理由未免太过于牵强,本身来说,希望尽快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这件事可以被理解,但在此之前特斯拉为何不告知消费者?如果没有被消费者“抓包”,特斯拉会不会就此浑水摸鱼?还会像现在这样坦诚地告诉消费者实情吗?

事实上,特斯拉在事先未经过消费者同意的前提下,就私自将车辆本应该搭载的HW3.0芯片换成HW2.5芯片,尽管“事出有因”,但这种以次充好的行为算不算欺诈消费者?为何在面临全球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偷梁换柱的行为却偏偏发生在了中国?如果特斯拉这样的行为发生在美国或者欧洲,他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

专治欺诈的美国“柠檬法”

要想知道特斯拉在国外会经历什么,首先要了解当地的相关法律,作为汽车王国,美国在汽车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完善,其中“柠檬法”几乎成为了全球学习的榜样。

“柠檬法”是什么?“柠檬法”中柠檬一词来源于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罗夫在197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柠檬市场:质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文中他把好车比作甜美的桃子,把不好的车比作酸涩的柠檬,由于购车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经常会买到不好的车,因此市场出现了次车驱逐好车的现象,由此得名柠檬市场,本质上,柠檬市场说的就是在二手车市场中发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美国汽车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车企并不注重汽车质量以及售后服务,而是将大把的钱花给了法律部门,用于对付顾客投诉,由于消费者的精力财力有限,无法应对车企们高价聘请的专业律师团,因此维权的结果常常以败诉收场。

市场是灵活多变的,美国国民自知本土车质量差、维权难,便纷纷转向质量更好的日本车,使得美国本土车企销量大幅下跌,利润也一落千丈。

为了扭转局面,倒逼企业注重质量,美国商务部推出了汽车柠檬法,一旦违法厂商就会面临严厉的调查和惩罚,而罚款有时净可以高达上千亿美元,为了避免向消费者投诉带来的巨额赔偿,美国车企这才将重心转移到质量上。

说到美国的“柠檬法”有多横,对于车企不同区域的维修次数都是有限制的,涉及到安全方面的缺陷,只允许制造商有1-2次的维修机会,超过这个次数,消费者就有权利要求退货或者更换,如果维修次数过多,消费者是权利要求车企无条件退款,并且车企不能拒绝。

只要符合“柠檬法”条件的消费者,无需上法庭,只要将相关维修凭证寄给各州下属的消费者协会,就可以要求退款或者换车,维权成本非常低。

当然,法律法规也并非完全偏袒消费者,由于消费者是使用不当或者疏忽导致的故障、车祸,消费者则无法得到“柠檬法”的保护;而对于恶意申诉的消费者,部分州是会要求消费者赔付对方三倍的实际损失以及额外的律师费,惩罚力度也是相当高。

“柠檬法”在汽车行业之所以如此出名,不仅仅是由于其开创性价值,更多的还在于这部法律从根本上扭转了车企和消费者之间不平等的身份地位,将汽车质量的评判权交给了消费者,切身保护到了消费者利益,从而规范了整个行业。

让谎言无所遁形的“打假博物馆”

相对于美国,欧洲虽然没有“柠檬法”这样出名的法律,但是其保护消费者的力度也丝毫不弱。以德国为例,为了保护消费者,德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消费者保护部、独立的消费者协会,在地方范围内也设立有消费中心,负责解决消费者遇到的具体问题。

不仅是解决投诉问题,对于产品的检验,德国也是非常精细,产品检验机构会检验鉴定市面上各种消费品的质量、价格以及性价比是否合理等,而普通消费者无需手续便可以到各个城市的咨询站,查询很多有关商品信息以及服务信息。

当然,上述的这些措施倒也算不上多特殊,与美国类似,欧洲对于欺诈消费者的企业也将会判缴纳巨额罚款,但最令企业害怕的还是制假售假、欺诈消费者的企业其信息被曝光后的声誉扫地,据了解,德国在闹市区会开设专门的假冒伪劣商品博物馆、陈列馆,将涉事企业昭告天下,让其在行业内再也无法立足,东山再起更是天方夜谭。

了解了美国、欧洲的政策,特斯拉为何在这两大市场不敢造次的原因似乎也越来越清晰,但理论的感受是空洞的,将目光回归到汽车行业,大众汽车的耗时5年的排放作弊事件在今年有了结束的苗头。

欺诈的后果很严重

众所周知,15年大众集团被美国曝光其柴油车型上安装了可以导致排放检测结果作假的作弊软件,据当时的统计数据显示,涉事车辆达到了一千多万辆,其中有八百万辆在欧洲。

经过了长达五年的法律诉讼,大众集团终于与德国消费者组织VZBV达成了协议,大众需要一次性支付8.3亿欧元赔偿金给国内超过40万名的德国大众汽车车主,以了解此事;但在美国,情况却不尽相同,“柠檬法”保护下的美国消费者显然更加傲娇,大众集团此前曾提出用近100亿美元回购数十万车主的涉事车辆并额外支付赔偿金,但截止到现在,仍有部分美国消费者不同意这项提案,未来或许大众集团在美国的赔偿还会更高。

综合美国、欧洲两地赔偿款以及罚款,大众集团当年的一个错误决定的确造成了今天的“大出血”,如果用特斯拉给出声明的方式来解释大众“排放门”,或许大众集团当年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可事实就是大众集团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排气上作假,而这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除了大众集团的巨额罚款,菲亚特也被曝涉嫌销量数据作假,如果说大众集团的“排放门”像特斯拉“减配门”一样不危害消费者驾驶安全的话,那菲亚特的销量数据作假,应该更不危害消费者驾驶安全了,可即便如此,菲亚特也还是为其欺诈行为付出了代价,缴纳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的罚款。

必须要承认的是,无论大众还是菲亚特,他们面临的罚款都还只是被我们熟知的冰山一角,巨额的罚款、无法估量的信用损失都是规范企业行为的有力手段。随手翻看汽车行业的巨额赔款,完全可以感受到欧洲、美国对于车企的质量把控有多严格,小小的瑕疵带来的都可能是无尽的后果,何况是明晃晃的偷梁换柱。

大众“排放门”相对应,特斯拉此次的“简配门”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或许涉及的数量没有大众集团庞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特斯拉会面临比大众集团更少的罚款,而且特斯拉故意隐瞒的行为来看,这完全够得上欺诈消费者,如果用美国“柠檬法”的条例去衡量,特斯拉恐怕要面临无法拒绝的退款要求。

不仅如此,对于特斯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或许马斯克还要面临对每一位消费者的民事赔偿,按照大众集团赔偿德国消费者的价格标准来计算,每位消费者或将得到超过两千美元的赔偿,用特斯拉1月新车注册量3563辆来计算,民事上,特斯拉至少要赔偿712万美元的民事赔偿。如果再加上美国、欧洲动辄上亿美元的罚款,特斯拉大概率会因此欺诈行为损失上亿美元。

诚然,特斯拉从进入中国就带着魔幻色彩,也因此获得了大批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但如果特斯拉利用中国消费者的容忍不断突破下限,或许特斯拉未来的日子也未见得会好到哪去。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