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前有猛虎后有饿狼,造车新势力到了最后关头?

2020年04月20日 21:16:01
分享到:
来源:钟叔驾道

特斯拉的好消息越多,造车新势力的内心或许就有多焦虑。

4月15日,行业预测机构LMC对外公布,特斯拉3月在中国新车注册数量达12709辆,相较于2月的2314辆环比增长了450%。

几乎是同一时间,据财联社消息,高盛分析师Mark Delaney首次发布了对特斯拉的研报,给与“买入”评级,目标价864美元。同时表示,对特斯拉在电动汽车保持领导地位持乐观态度。

在此之前,特斯拉早已向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投下一枚“深水炸弹”——上海工厂第二款量产车型国产 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补贴后售价 33.9万元起,续航 668 公里;Model 3 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售价41.98万元起。

前有传统车企相继发力布局新能源市场,后有特斯拉迅速完成反超,本就如履薄冰的造车新势力,心头又添了一层焦虑。

多重利好或成“救命稻草”

值得庆祝的是,第一季度带给造车新势力并不全是坏消息。

首先是政策方面的利好,3月31日,国家政策公布,为促进汽车消费,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对于已经做到产品量产落地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还是有机会继续吃到政策红利,抵偿一部分成本支出。

而对于产品尚未落地,交付日期还在计划中的新势力而言,则需要更严格控制成本和最终售价,并且把握最新的具体补贴政策要求,比如新政将对续航里程、能力密度、能耗等技术指标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车价、是否可换电等或将加入补贴参考的依据当中。

此外,对于尚未拿到生产资质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准入标准放宽也是一大好消息。

此前,工信部对2017年发布实施的《准入规定》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包括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删除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过渡期临时条款;删除新建纯电动车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同时满足《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管理规定》的条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造车行业的后来者能够轻松拿到造车资质,新《准入规定》更多是把新能源车企的设计研发能力与生产制造能力进行分离,降低企业获取生产资质的技术门槛。但至少,新造车企业此前购买资质的高额成本可以省下一些了。

积极把握潮水的方向

另一方面,国内加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对于新势力也是一个好消息。

4月14日,国家电网宣布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在北京、天津等24个省(市)新增充电桩7.8万个,涵盖公共、专用、物流、环卫、社区以及港口岸电等多种类型,包括居住区充电桩5.3万个,公共充电桩1.8万个,专用充电桩0.7万个,岸电设施150。

此前南方电网曾表示,未来4年计划以投资或并购方式,投资251亿元投建充电设施,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

业内人士认为,续航能力不足、充电设施不完善等是当前不利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此举有利于提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信心,打消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车时的疑虑。

除此之外,地方补贴、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救市”操作,也让一众新能源车企看到了希望。目前广州、杭州、宁波、南京等十多个城市已经出台促进汽车消费举措,主要包括发放购买新车或新能源汽车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不同形式消费券或直接让利、增加小客车指标等。

比如截至今年年底,广州对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对置换二手车的,根据车型给予3000元至6000元补贴。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发展处负责人陈键华表示,车联网、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能加快推进,都将成为汽车消费的新热点,也会给国内汽车市场带来新机遇,车企应抓住机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竞争力。

然而目前来看,国内疫情尚未完全结束,对未来收入前景的不乐观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补贴鸡汤”还能否见奇效?或许还得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价格与补贴只是因素之一,更多的是考虑所在城市是否限牌限行。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直言,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的主要市场是北京、上海等大型限购城市。而除去一些限购城市外,无论是个人消费市场还是共享出行领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已经不那么旺盛了。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2020年将是“内忧”与“外患”并存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原本就不太景气的车市雪上加霜,也让这场持续了四年多的新造车运动迈向转折点,前段时间的高管群体性撤退便是信号。

当账目上的连续亏损+保守的资本态势+人才流失等多重因素叠加,本就根基薄弱的造车新势力都已经自顾不暇,而来自传统车企与特斯拉国产化的外部压力,则将它们推到了悬崖边上。

继“亏损”、“裁员”、“降薪”、“高管离职潮”之后,“自救”,将成为造车新势力2020年的关键词。新能源车的市场竞争犹如一场马拉松,前半程往往人头涌动,但只有坚持到人烟稀少的后半程,才有最终冲线的资格。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