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造车和做饭一样,光好吃是不够的……

2020年04月20日 22:00:01
分享到:
来源:大家车言论

疫情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对我来说,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在疫情开始之后,我和我老婆就不再下馆子解决晚餐(女儿伙食归老丈人家管),我开始重掌锅碗瓢盆,在家做饭了。

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其实做饭和造车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家好,今天这里是大家吃言论……

有很多时候我们在家做菜可以不用考虑时间成本,用料也可以用得很足。例如我做一锅潮汕式砂锅粥,用泰国香米熬粥底,300克连肉扇骨专门用来熬出肉鲜味,虾也可以选虾头肥美的南美冰鲜甜虾。这样做出来的粥,根本不用放多余的调料,盐、冬菜、胡椒粉,最后撒一把香菜,就够了。味道绝对秒杀那些食材不新鲜还不足料,靠用力过猛的调料掩盖食材不足的餐馆出品。

顶配螺蛳粉,配香煎厚切午餐肉及图灵根香肠,配菜成本就花了20元……

可是这么以本伤人地做菜,在家做来自己吃当然没问题,要是开餐馆的话,这样的出品,时间和成本都划不来,绝对要倒闭的。这就和造车一个道理,很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只要你不给他任何限制,一定能够设计出秒杀目前市面上竞品的车。

然而量产车就不是那回事了。首先一台车造出来是要卖出去并且赚钱的,所以一定要考虑成本和生产效率,这些制造层面的局限性,就会反向影响设计,让汽车设计在初期就要有所妥协,造型、用料、工艺,都不得不“缩水”,以达到量产的标准。

清汤炖牛腩,温和滋补。

而且,厨艺好也不等于能把餐馆做大,大饭店不一定好吃,小店不一定就不如大店。好吃的店总是不起眼的,这早已经是美食界的一条共识了。当然,大饭店胜在均衡,服务、卫生、口味、品控都不可能太差,否则能做大就有鬼了。

就像汽车品牌,大品牌的确善于经营,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而小品牌也是因为坚持,在市场上提供了一些无可替代的车,才能够存活到今天。选大品牌的销量高的车当然不是什么错误,但是小厂也有好车就对了,当然前提是适合自己。大品牌适合更大量的人,小众品牌适合个性一点的人,仅此而已。

说到开餐馆,现在很多菜式的配方都可以找供应商配给,只要买到供应商提供的配方,做出来的菜味道基本靠谱。一定程度上,这种包揽式的配方解决了厨房里面的部分问题,开饭店的门槛就低一些了,当然店面经营服务,和线上线下运营还是少不了。

不过真正有实力的饭店,供应链更多停留在原材料上面,什么农场直发有机蔬菜啊,什么谷物喂养走地鸡啊这类,配方还是抓在自己手上。

汽车行业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可以大包大揽的供应商。随着汽车供应商的深度整合,一个车厂可以找一个供应商解决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例如巨头博世,主机厂可以采购一整套的自动驾驶控制“全家桶”,连执行器加传感器带软件和基础标定,装车就能用。

这种“全家桶”式的供应链,拉低了造车的门槛,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缺乏研发实力的品牌的汽车研发。而实力强大的主机厂,还是更愿意将研发的主导权握在自己手上,供应商真的就是个工具人。有的品牌也愿意和供应商深度共生,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开发新技术。

既然汽车和美食这么相通,那么五菱出螺蛳粉就是常规操作呢。

那么食评家就相当于车评人咯。

食评家的核心在于“评”,不仅仅要知道什么东西是好吃的,还要知道怎么向受众,用各种方式表达出美食的味道,为什么会这么好吃。而且如果一个食评家是会做菜的,或者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做菜的基本法则,那么他的点评角度也许可以更丰富一点,更干货一点。

车评人也一样,表达是重中之重。我自认我不算一个很善于表达的人,只能表达心中所想的60%左右的人(粤语可能可以逼近90%)。而如果一个车评人是懂汽车研发的,甚至直接有车厂技术岗背景的,那么他的车评大概率可以带来更深层次一点的东西。

食评家也好,厨师也好,都是靠“舌头”吃饭的。食评家,必须懂得什么叫好东西。而对厨师来说,品鉴能力同样至关重要。舌头味觉的品位,决定了厨艺的上限。(这是我看《东京大饭店》的一个观后感)

这就好比汽车的各个岗位的工程师,如果没有开过足够多的车,没有一套对“好车”的评判标准,那么也就没有办法造出一台好车。国外的工程师之所以强,除了是国外汽车工业起步更早,技术深度的原因,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经验。开的车够多,自己心中的那杆称——评价体系,才可以成型。

只有吃了30年正宗的广式炒河粉,才知道炒出来的河粉够不够正宗,下一次要怎么改良

甚至在广义的接触汽车这方面,那些汽车大国的汽车工程师们,可能从小就开始看车、坐车,看着父辈玩车。——这就好比如果一个人打从小时候,家里就有个做菜好手,那么对他将来的厨艺,绝对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

比如说一个人生于某地(例如我出生在广州),那么我的味觉就是正宗广府菜口味,将来有一天我要做菜,做出来的之后,肯定知道“像不像”那股味儿,所以基本不可能不地道。

这就像意大利汽车、德国汽车、日本汽车、美国汽车,都有这样的血统传承,只有意大利人才能造好意大利车,丰田本田要去打北美市场造北美特供车,也要找北美工程师担任主开发担当,就是这个道理。

那改车是个啥?就是你去吃烤串,觉得那辣椒不得劲儿,不够味儿,抓起一把辣椒粉呼呼往上面扇;就是你喝个炖鸡汤,觉得汤里油太多,把油撇掉;就是没芥末不开心星人去吃寿司,自己调出一碟呛得七窍生烟灵魂出窍的特制酱油,然后吃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特酸爽。——不是每一个饭店每一道菜都完全适合自己口味,有的时候就得自己加点料。就是这个道理。

饮食文化和汽车文化,就是这么相通呢。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