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是拼多多太坏,还是特斯拉太蠢?

2020年08月18日 08:45:01
分享到:
来源:

文/吴鹏飞

上个月,一家名为宜买车的汽车销售机构在拼多多上发起特斯拉 Model 3 团购活动,最终共有五人“中奖”,这五位幸运儿有望每人拿到平台补贴,以低于指导价近两万,也就是 25.18 万的价格买到一台标准续航升级版的 Model 3。

平台赚吆喝、车主拿补贴、厂家赚销量,本来是一件看上去“三赢”的事,但特斯拉却是一万个不愿意。拼多多刚上架,特斯拉便发布声明表示没有和相关平台合作,提醒消费者不要上当。

结果消费者没有上当,倒是特斯拉不肯“认账”了。

眼看着交付期将近,态度强硬的特斯拉以“拼多多违反了禁止转卖条款”为由拒绝向客户交车,这一下惹恼了参与活动的车主,特斯拉即将又要吃上一记官司。

事情最新进展

今天微博上曝出一则消息,一位参与拼多多团购 Model 3 团购活动的武汉准车主在被特斯拉拒绝交车后决定和特斯拉对簿公堂。

相比这位武汉的朋友,上海的秦先生就幸运的多。在特斯拉取消武汉订单的后一天,上海秦先生致电特斯拉,但机智的秦先生没有过多提及拼多多和宜买车,而是直接向特斯拉交付亮出订单号,因此,秦先生顺利地提到了“捡漏”的 Model 3,并为新车上了保险。

相反,悲催的武汉车主就因为“说漏了嘴”,才被特斯拉拒之门外。

之所以秦先生能够顺利提车,有一个核心原因,本次团购活动中,拼多多是以车主的名义直接向特斯拉下单,车主也是用私人账户向特斯拉转的款,拼多多这位“中介”并没有从中获取金钱利益,反倒是以自己名义向车主提供了近两万元的补贴。

按照这样的逻辑,三者间确实不存在“转卖”一说,特斯拉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特斯拉究竟在怕什么?

既不用自己出血补贴用户,又能带走五台车的销量,看似得了便宜的特斯拉为什么死死不肯交车?

特斯拉一向以直营体系著称,这个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渠道均为直营店,没有任何代理销售商,所以相比传统的 4S 店和多级代理的模式,特斯拉对产品有绝对的定价权。

特斯拉担心的是,拼多多这样的平台“越俎代庖”破坏了自家苦心建立多年的定价体系。

但问题来了,拼多多式的补贴行为会打破特斯拉的直营体系吗?显然不会。特斯拉的出货一直控制在自己手里,并不存在多个环节,特斯拉拥有绝对的定价权,只要死咬住出厂价,经销商便无利可图,无利可图的事儿谁会去干呢?除非特斯拉的销售老大“叛变”了,私自放价给渠道。

拼多多的行为无非是自掏腰包赚吆喝为平台拉流,但不像普通的数码 3C 补贴个几百块就能大卖特卖,汽车属于大宗消费,五台车每台补贴两万尚算小数目,要想真正击穿特斯拉的销售体系,拼多多得补贴多少个两万?

这显然不是一个可以持久的营销行为,拼多多没有那么傻,特斯拉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另外一点就是品牌形象,奢侈品都有一种“我砸掉也不打折卖给你”的高冷心气儿,大牌往往瞧不起小商场,喜欢入驻大商厦,拼多多于特斯拉心中的形象可能连菜市场都够不着。

这家以山寨假货起价的互联网平台显然和特斯拉的气质是不符的,这也是苹果这样的大牌们不愿授权拼多多的原因之一。从这一点上去理解,特斯拉如此排斥拼多多是可以理解的,但消费者是无辜的,拒绝交车伤的最深的还是为特斯拉买单的车主。

一纸协议就可以说啥是啥?听律师怎么说

特斯拉这次如此强硬地拒绝交车,最大的底气还是自己的那份《汽车订购协议》,里头明文规定了“禁止转卖。Tesla直接面向最终客户销售汽车。对于任何我司认为其目的是为了转卖的订单或者有其他非善意而下的订单,我司有权单方解除本协议。”

但前文我们提到了,上海秦先生透露,拼多多是以车主的名义直接向特斯拉下单,车主也是用私人账户向特斯拉转的款,并不是公对公的买卖。按照大众的理解,这肯定算不上“转卖”,除非秦先生说谎了。

虽然道理很清楚,但法律上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合作人、上海市律师协会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田思远律师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特斯拉的做法不合法,消费者有权要求特斯拉交车并赔偿相应损失。

首先,特斯拉“禁止转卖”的条款属于“霸王条款”,本身就是无效的。

虽然特斯拉在《Model 3 汽车订购协议》明文写了禁止转卖,但《合同法》第 40 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一方面,消费者买完车自然获得所有权,想自用还是转卖都是他的权利。

另一方面,而这份《Model 3 汽车订购协议》正属于特斯拉方为重复使用而事先拟定,并未与消费者进行协商的格式条款。

两个条件加起来,所谓的“禁止转卖条款”将因法律规定而无效,特斯拉也自然不能以此为由拒绝交车。

再者,消费者本就是基于自用目的自行下单购的车,即使部分钱是拼多多出的,“也不构成所谓的‘转卖’”。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表示,消费者本人直接在特斯拉官网下单,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是“转卖行为”。

而“其他非善意目的的订单”,则解释的弹性较大。游云庭表示:“虽然特斯拉可以给出很多非善意的说法,比如未经授权销售、未经授权进行市场活动等,但为了维护交易安全,我国法院对于已经缔结的合同的解除向来持非常慎重的态度。”

“如果一方要解除合同的,必须给出非常有力的依据。”游云庭说,“特斯拉需要证明,这个订单给特斯拉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这个难度是相当高的,我觉得法院不会支持特斯拉的主张。”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则表示,消费者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与特斯拉协商,或向市场监控部门投诉,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无论是律师或是专家和网友,这一次基本都是站车主和拼多多的,舆论上特斯拉全面败北。

特斯拉的“美式”低情商碰上“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套路

一定程度上,我能理解特斯拉“拒绝交车”的蛮横,他们宁愿不卖车也要保护自己所谓的价格体系和品牌形象。

但特斯拉的“情商”太低了,美国人实在是不懂中国互联网的营销套路。

拼多多何许人也?从最早的“假货集散地”,再到今天的“补贴狂魔”,拼多多的一路起家始终围绕两个关键词:补贴、碰瓷。

早在特斯拉之前,苹果就是拼多多反复碰瓷的对象。在百亿补贴的迅猛攻势下,拼多多上售卖的苹果产品长期是“全网最低价”,对苹果的渠道商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这惹得苹果非常不高兴。

曾经有授权经销商称接到苹果的口头通知:“苹果禁止获得授权的经销商在拼多多销售苹果商品,同时也禁止授权经销商向拼多多的商户销售商品。如果经销商从事了上述禁止行为,可能无法获得较高的销售返点,甚至会被苹果取消授权。”

与此同时,苹果官微信也回应称,未授权给拼多多销售苹果产品。眼看着苹果和拼多多势成水火,但结果呢?你不妨打开拼多多看一眼,iPhone 依然在大卖,价格同样很诱人。

老谋深算的苹果嘴很硬,但身体很老实,有人大把大把地帮自己出货,也只能气鼓鼓地把钱收了。不过对外依然还是要作“高冷状”。

这就是情商。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情商要低很多,拼多多明摆着要来碰瓷,特斯拉还要急冲冲的发声明,从第一天起,它就掉进了拼多多惯使的套路里头。

眼看着木已成舟,聪明人就“顺坡下驴”把车交付给用户,并表明“下不为例”岂不是皆大欢喜。可这个死脑筋非得跟车主杠上,死活不肯交车,以为这样就可以好好教育下拼多多了,可你真正伤害的是为你买单的消费者啊。

这场官司如果真的打响,特斯拉大概率是要败的。请记住,这堂课是中国互联网给上的,这也是特斯拉无数次站在消费者对立面之后应得的教训。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