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拜腾汽车:该不会真以为,换个“马甲”就能反“拜”为“盛”?

2020年08月26日 16:04:04
分享到:
来源:

不服输的拜腾,换了个“马甲”再续造车路。

8月24日,有消息称,拜腾汽车已经申请注册成立新科技公司,命名为“盛腾”,预计8月底领取法人营业执照。

对于传闻,拜腾方面表示不予置评,只强调目前正全力推进重组。

事实上,早在上个礼拜,中国招标采购信息网发出一则中标公告:拜腾汽车“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弱电自控系统工程增项劳务合同”招标项目由南京中时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于8月22日中标。

或许,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拜腾“复活”并非空穴来风。

对于此次拜腾的“回归”,网上的评论多以调侃态度表示不看好意见。

那么,从“拜腾”到“盛腾”,换个名字,它就能反“拜”为“盛”吗?

1、一汽的“所图”,拜腾的“所求”

在8月初的一篇文章中,功夫汽车曾经分析过,拜腾的量产困境。

拜腾的问题,并不单单只是内部管理混乱和造车节奏拖沓所致。

更核心的是,其对“豪华智能电动车”产品定位以及评估不足造成的成本失控。

拜腾倒下后,其创始股东和谐汽车集团一直未作出任何关于重组的信息,倒是网传一汽有意向参与拜腾的重组。

先是传出,一汽和南京开发区政府曾表示愿意把拖欠这几个月的员工工资“窟窿”补上,后又传出一汽早已提交了重组计划。

在此次更名背后,精选君认为,或许有“一汽力量”支持。

从商业逻辑的角度分析,尽管拜腾首款产品依然未能量产,但是其仍然具备充足的竞争力。

诸如颇有先进性的用户交互系统、领先的电动车平台等等,这些都是传统车企缺乏且尤为看重的。

换句话说,即使拜腾二次造车“落败”,对于一汽而言,仍是开启新能源“大步快跑”的捷径。

不过,即使知道一汽所求甚大,但对于拜腾而言,目前确实需要其来自资金的“有生力量”。

拜腾方面有消息称,拜腾复活之后,除M-Byte之外,拜腾汽车南京工厂还将生产红旗代号为“EQ320”的纯电动车。

未来还计划开放给其他高端电动车品牌做代工,现在已经在和奥迪方面接洽。

这些信息似乎也都指向了“新科技公司拟融资20亿元加速量产M-Byte,目前一汽集团等股东方正在积极推进该项融资”的传闻。

在一汽的加持下,拜腾或许真的有机会“起死回生”。

2、即使实现量产,前路依旧艰难

或许一汽有意扶持拜腾,但从市场来看,其前景并不明朗。

毕竟,量产交付只是这些车企们完成自我证明的第一步,真正能够活下去的方法,唯有推动更多的产品销售。

同时,造车新势力更要把销售获得的有限营收和争取到的时间,投入更有价值的差异化产品上面,形成正向资金链循环。

由此,它们才可能在与传统车企的“绝地反击”和特斯拉的“降价倾销”面前,争得未来的一席生存之地。

但在这场淘汰赛中,晚到入场的造车新势力们,大多月销量在数十台甚至只有个位数。

由于品牌与影响力的问题,后来者大多处于“垫底挣扎”的尴尬境地之中。

换句话说,这些迟到的造车新势力,量产之后的最大障碍是信任度的问题。

就如拜腾这种有“失败前景”的企业,或许更将让消费者在选择购车时“弃选”。

毕竟以一个消费者的角度,一家有车企如若有“案底”在前,未来再次倒下也不无可能。

显然,对于时至今时今日尚未入场的拜腾而言,即使实现量产,前路依旧艰难。

3、功夫拍案

不可否认,2020是个极为艰难的年份。

各种外部“惨烈”的考验,加之市场下行,让造车新势力内部的淘汰赛持续加速。

要么破产卖身出局,要么产品上市赢得活下去的机会,所有造车新势力都会在今年交出自己答卷。

而于拜腾而言,即使前路艰难,接下来更要严格控制成本,将钱花到生产和销售等“刀刃”上,才能挣得一线曙光。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