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双福”的星辰大海:李书福“合纵”,王传福“连横”!

2021年01月23日 22:27:01
分享到:
来源:

最近,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接连卸任了两家公司的法人。一家是吉利科技集团,一家是北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成立于1996年5月的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围绕汽车及零部件、智能无人飞行器、航空设备、智能消费设备、新能源、新材料、卫星传输、信息及数字化处理、互联网、物联网、汽车租赁等业务的公司。

而北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则是沃尔沃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00%股份的子公司。在李书福卸任法人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仅从29.2亿人民币变更为14.6亿人民币,公司企业类型也从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

李书福此举引来了行业的巨大关注。因为对于当下一直在做“加法”的吉利集团来说,李书福却在做“减法”。这不禁让人对其接下来的企业内部改革思路,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无独有偶,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去年也一口气卸任了多家比亚迪子公司法人、董事长职务,从而引发了行业对比亚迪今后战略调整的一番猜想。

在全球化以新四化浪潮之下,中国品牌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吉利比亚迪这两家均能在中国品牌阵营中独当一面的企业,皆有望在新赛道上率先跑出。

“开放战略、刀片电池、超级混动、芯片、牵手丰田……”回顾比亚迪的2020,我们看到的是王传福在新能源领域“垂直深耕”,要打造一个自身能掌控一切话语权的“制造生态”;

反观李书福执掌下的吉利,从连串海外并购到对力帆整合,从CMA超级母体、SEA浩瀚结构再到联手百度、腾讯、富士康等,李书福的汽车版图也正在一块一块横向扩大中。

事实上,两者在连番“合纵”、“连横”背后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尽快令公司的运营模式由“重”转“轻”,实现由“输入产品”到“输出品牌和技术”的转变。

(1)李书福“合纵”,王传福“连横”,殊途同归?

2021年的开端,李书福和王传福的日程就已被排得满满当当。

短短数天之内,吉利不仅先后携手百度、富士康以及腾讯,屡屡霸占汽车与IT圈的头条;与此同时,身处深圳的王传福正在为比亚迪最新推出的“超级混动DM-i平台”卖力“吆喝”。

一位在努力“扩圈造生态”,另一位则高喊“电动车全面替代燃油车的时机已然成熟”。

虽然从表面看来,“双福”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但两人的目标相信有着高度一致,即成为汽车新赛道上的“领跑人”。

李书福寄望,吉利的SEA浩瀚架构,能够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底层基础”。无论是跟百度还是富士康的合作,吉利都表示只是“辅助者”的角色,为合作伙伴提供“智能制造”上的技术支持。

事实上,这也不失为一种快速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降低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吉利也能从这些在其他领域有着优势的合作伙伴身上,汲取更丰富的数据,“反哺”到自身的造车业务上。

这一模式事实上与王传福对比亚迪的构想有着某种高度重合之处。

从刀片电池到IGBT芯片,再到DM-i平台,比亚迪也希望能够将公司在“三电”系统上的技术优势,迅速普及扩大。

这一点从早2年王传福决定打破原有的垂直整合运营方式,决定分拆电池业务就开始显现。

去年3月份,比亚迪完成了主要零部件业务的拆分,并成立了5家独立运营的“弗迪系”公司。而到了4月份,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重组完毕,不仅在管理层与母公司切割,同时还启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引入外部投资等。

于是,自2019年起,我们已看到王传福先后卸任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西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青海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达15家比亚迪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去年5月,王传福更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中“抽身”,由何志奇接任。

有分析指出,这是王传福在不断“放权”,鼓励职业经理人发展,同时极力鼓励子公司上市的体现。

为此,我们也不难想象,李书福此次卸任吉利科技集团和北辰汽车(上海)两家子公司的法人,背后也有着同样的考量。

李书福在2021年新年致辞中表示,吉利汽车登陆科创板后将重启与沃尔沃汽车合并重组的讨论。这无疑是今年中国汽车市场让人期待的一大看点。

而由沃尔沃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0%控股的北辰汽车(上海),在李书福退出之后,无疑正在为沃尔沃进一步谋求独立上市作铺垫。

在两人如今对企业未来的定位上,李书福显然希望吉利能成为中国的“大众”,则王传福则更像在把比亚迪打造为中国的“丰田”。

(2)吉利的“后千万时代”,与比亚迪的“万亿愿景”

众所周知,2020是一众汽车股市值狂奔的一年。稳坐国内车企市值No.1长达十年的上汽集团,被比亚迪在这一年大幅度超越,成为标志性事件之一。

目前比亚迪的市值为吉利汽车的两倍多,这对于吉利这位已连续4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冠军来说,形势似乎有点“微妙”。但李书福已然开始加速追赶。

从即将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汽车第一股”,但最近频频拉拢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李书福不仅希望加快吉利升级转型的步伐,更关键的是,吉利要形成自主可控的科技优势,才能确保公司在新赛道上筑起“护城河”。

因为这一点,正是比亚迪去年被资本市场追捧强烈看好的关键。

好比凭借“刀片电池”的发布,王传福信心满满地表示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而“DM-i平台”的出现,则是汽车市场的一次“供给侧改革”,将有能力改变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

让资本市场更具想象空间的是,愈发“开放”的比亚迪,除了“车企”的标签外,正在向标准化汽车硬件的供应商发展。同时手机、云轨、光伏储能等业务拥有美好前景的前提下,比亚迪的业绩将实现大幅飞跃。

不过,王传福的“远忧”也并非没有。“双福”之间比拼虽然当下看来还并未擦出太大火花,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吉利成为富士康的“代工”,对比亚迪来说应该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有分析指出,如果汽车代工是未来路线,比亚迪必然切入,因为其在电动车上的整合制造能力显然要强于吉利富士康。

但这里又引申出的一个问题是,比亚迪拥有这样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对于其他车企来说,显然“风险过大”。“就像三星永远是苹果最后一个选择的供应商一样”。

于是,从李书福现阶段对吉利集团整个发展模式规划来看,更像意欲把公司的商业模式从重资产制造业变为轻资产品牌运营商,追求更低的成本和更高利润。

纵观目前吉利控股集团布下的出行生态,已然囊括新能源科技、车联网、智能驾驶、共享出行、车载芯片、低轨卫星等前沿技术领域。吉利步入“后千万时代”之后,李书福可谓“野心勃勃”。

同样地,计划在2025年实现“万亿营收规模”的比亚迪,相信王传福也有着一整套完备的战略。

尤其是去年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王传福与丰田章男将联手为中国电动车市场带来怎样的“变革”,值得期待。

虽然在“终结”燃油车的方式上,王传福与李书福有着不同的选择。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双福”在接下来将有一场更高层次的竞争。而他们开辟的这场新局,也势必将让中国品牌汽车加速走向全球。

(3)功夫拍案

毫无疑问,李书福和王传福都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两大“福将”。

在全球汽车行业的“百年变局”之下,“双福”都抓住了机遇实现了自身飞跃发展。

一家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冠军,一家是新能源汽车销冠,吉利比亚迪也正好代表着中国品牌当下发展的两大面向。

同时,两家车企在行业的水平以及纵深维度的加速壮大,未来也势必会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新坐标”,不断向全球输入属于中国人的造车价值观。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