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与FF牵手的背后,是李书福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2021年02月01日 22:12:05
分享到:
来源:

2021年1月29日,在与FF之间的绯闻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 ,一直不予回应的吉利,承认了二者的合作关系。

日前,吉利控股集团官方宣布,已经与Faraday Future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就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了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

另外,作为财务投资人,吉利控股集团还参与了Faraday Future SPAC上市的少量投资。

在很多人看来,与贾跃亭和FF的合作是吉利的一场冒险。

尽管从2020年开始资本对于新能源汽车表现出很高的期待,但这其中不一定包括FF。从吉利宣布与FF合作后,吉利汽车的股价已经出现了连续4个交易日的下滑。很明显,吉利的这个操作并没有受到资本市场的看好。

然而,对于吉利来说,与FF的合作远不止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李书福的“吉利帝国野心”也远不止于此。

吉利的这盘棋,还要下很久?

吉利的“征途”

十年前,利用美国次贷危机的连锁反应成功收购沃尔沃的李书福,就表现出来了自己“猎人”般的性格。十年后,吉利以18亿美金将自己顺位至中国品牌第一梯队中,也将沃尔沃重新推回二线豪华品牌位置。

这大概就是“抄底”的乐趣所在。李书福之前在媒体前表示,他认为沃尔沃是有技术实力的,当时缺少的就是资金和市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抄底”的机会。

在了解了沃尔沃的需求后,吉利给出了全新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模式,将权利依旧放在沃尔沃方,将自己的需求最低化。

这样的条件对于当时处在边缘化的沃尔沃来说,是极具诱惑的。

在收购宝腾和路特斯的时候,这种方式依旧奏效。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资金,吉利汽车把优势都让给了对方。或许,吉利本身的诉求就是快速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吉利的国际声誉,将利益长远化。

进入2020年,吉利加快了自己开疆拓土的步伐,先后收购了即将倒闭的力帆以及业绩欠佳的华菱星马。在扩大自己版图方面,吉利始终不隐藏自己的“欲望”。

多措并举,在把握边缘化品牌“抄底”时机的同时,吉利还积极与地方展开合作。

吉利一方面强化了自身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中的地位,一方面加强与各地方的绑定,比如建立生产基地、拿到地方支持资金、信贷等,这就为吉利的扩张之路分担了很多风险。

2020年9月,吉利正式发布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这标志着,在燃油车领域具有相当地位的吉利汽车,已经将企业转型提上了日程。

进入2021年后的第一个月,吉利迅速与多家相关公司展开合作,其转型的决定可见一斑。

2021年1月11日,吉利宣布与百度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这家公司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展开工作;

1月13日,吉利宣布与富士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旨在为全球汽车以及出行企业提供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

1月19日,吉利宣布与腾讯达成合作,围绕着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领域等方面展开合作;

1月20日,吉利落实与FF之间的绯闻。

无疑,在电气化转型的路上,吉利“急”了,在马力十足的情况下,吉利自然希望可以更快的收获结果。吉利最近提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电动出行科技公司”的新目标,这就足以解释吉利汽车近期的频繁动作。

吉利汽车作为目前中国汽车企业中的领头羊,吉利汽车向新能源领域进军的步伐必须加快。

新能源依旧是吉利的痛点

在全行业电气化转型的大环境下,相对于燃油车市场,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甚至可以用“欠佳”来形容。

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32.02万辆,较2019年下降3%,降幅低于乘用车市场整体水平。这已经是吉利汽车连续第4年蝉联中国乘用车销量冠军。然而在新能源市场,吉利汽车新能源和电气化车型总销量为6.8万辆,较2019年下滑近40%。

更重要的是,曾经在新加坡高调发布的纯电动品牌几何,市场表现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如何将燃油车领域树立的“中国品牌龙头”位置带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吉利汽车接下来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实际上,吉利的出发并不算晚。早在2015年吉利就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是较早宣布向电动化转型中国品牌。吉利的新能源战略分为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三种技术路线,同时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甲醇汽车。

当时,吉利对外发布的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的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

如今,2020年已经过去,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只有5.2%。显然,落后的部分只能用“跑”才能追回来。

目前,除了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的几何以及沃尔沃汽车集团的纯电子品牌Polestar外,吉利和戴姆勒的全新smart品牌也进入筹备阶段,其旗下的低端纯电动汽车品牌枫叶汽车也已经进入新的阶段。

吉利品牌、领克品牌、沃尔沃品牌也在各自所在的市场推出了不同类别的电动车。

吉利汽车对节能车型以及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也非常可观。以2019年为例,吉利汽车的研发投入合计54.51亿元,这其中超过90%是用来对节能车型及相关前瞻性基础技术的投入。

无论是产品类型还是投入资金,吉利都走在行业前列,然而,现实却没有体现出吉利在新能源市场的销量表现中。

此时,吉利想要在新能源领域获得新的成绩,就必须将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推出去。牵手FF便是方法之一。

但这也绝不是头脑一热的结果,正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前期所言,虽然近两年来吉利进行了多次海外并购,并频繁进行投融资,但吉利并不盲目。

吉利的每一次并购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以未来战略为基础进行全盘考虑的结果。

李书福:什么模式都可以讨论

目前来看,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是吉利汽车的重中之重。这个架构是吉利用时4年,投入180亿元打造的,其承载了吉利未来在纯电动智能汽车领域中的全部希望。

按照吉利方面的描述,浩瀚架构已经在硬件层面已经做好了完备的规划,在吉利的商业逻辑里,浩瀚架构是向其他车企以及品牌开放的。

这个电动化的时代,车企之间的架构共享已经成为可能,在此之前,福特就宣布将基于大众的MEB平台打造一款全新的电动车车型。这样的合作方式,有效的降低了车企的研发风险以及资金投入。

吉利汽车同样希望浩瀚架构可以实现开放。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吉利的纯电动研发体系实力还很难说服其他成熟的汽车企业。

那么谁来实现吉利的开放“野心”呢?

有造车梦想却没有整车制造经验的FF最合适。

吉利的第一个队友选择是百度。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早有布局,在吉利的加持下,更是具有了快速推出产品的底气——利用吉利的现有平台以及造车经验。

随后,吉利联手富士康建立合资公司,为车企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服务。然而,这尚不足以吸引那些具有多年造车经验的车企。汽车不同于其他产品,是非常复杂的、冗长的,大部分车企都不敢将制造权交出去。

随即,吉利很快宣布投资FF,从这个逻辑上看,吉利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来将自己“代工”的商业模式打通,通过产品吸引更多的“鲶鱼”,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目前吉利所遇到最大问题就是:FF靠谱吗?

李书福在他自己写的文章中曾经提到,“只要能够实现合作共赢,什么模式都可以讨论”。这么多年吉利也是这么做的。以2009年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为例,面对运营几年依旧亏损不断的情况,吉利选择抛售。

同样的,在吉利与FF合作的官宣中特意提到的“少量投资”,有消息称,这次投资的规模大概是3000万美金上下。吉利方面清楚地知道此刻的FF需要吉利的背书,更明白与FF的合作是其自身寻求新商机的机会。

这样看来,吉利汽车始终给自己保留了“试错”的机会。

写在最后

按照FF官方的说法,目前FF91已经有1.4万辆的订单,5年内预计汽车销量超过40万辆。FF91将在一年内量产,第二款车型FF81将于2023年量产,2024年底量产FF71。

实际上,对于已经“鸽”了用户很多年的FF这次能否顺利按照自己发布的节奏来推出产品,我们都保留疑问。

但是对于李书福的“吉利帝国野心”以及吉利汽车的新能源战略“野心”,我们坚信不疑。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