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出乎意料——全新名爵5

2021年02月07日 10:01:01
分享到:
来源:咖加车评

作者 —— 咖加用户:-llwcc

前言

说到名爵5(后面都称为MG5),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很多年前上汽推出的那款两厢轿车。那时候我才刚读初一,我在汽车杂志上看到它,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一方面是那时候我确实没见过世面,另一方面是我实在是喜欢两厢车...),但从那以后,我一次都没在马路上见过这车,没过几年好像就不声不响的停产了。

时间很快到了2020年,某天早晨我不经意地打开微博,映入眼帘的广告上是一辆长得很"奇特"的亮黄色小车,下面写着"MG5",我一下想起了那辆白色两厢车,再看看手机里的小黄车,嚯,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嘛。

但这个广告还是激发了我少年时期的那么一丢丢记忆,我就想着去试试车,结果整个

城市只有一家4S店,门口还在修路,我看了半天没看见入口在哪里,索性过了一个月回家来试。在一段不算太短暂的体验过后,我觉得它比我想象中要优秀很多。

这篇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车评吧,只是一些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写的也会比较散,下面从我喜欢的点和不太满意的点纯主观地描述一下这款我很感兴趣的新车。

一、喜欢的点

1. 设计抢眼

试驾车有两辆,对应的是两个不同的动力总成(1.5L+CVT和1.5T+DCT),分别是广告上那个最灿烂的黄色(灿烂到有点刺眼)和一个说是灰色但是看起来又紫又灰的怪颜色。加上展厅里的白色和红色展车,车库里的蓝色库存车,不管是哪个颜色看起来都很亮眼夺目。

颜色的搭配是其次,如果没有设计作为基石,再亮的颜色看起来也不会那么有感觉。MG5的设计整体还是比较流畅的,除了车头个人感觉有点偏低,大嘴像是要把地上的土全吃进去的样子,正侧方的线条也有一点怪怪的。整个外观设计我不认为是非常好看的,但一定是非常亮眼的。

(这就是那个紫不紫灰不灰的怪颜色,还挺有个性)

(黄色回头率巨高,但我真不喜欢这个角度看这车)

内饰设计相对就比较中规中矩了,所有东西都在应该在的地方,没有奇奇怪怪的设计,中控的大部分功能都集成在了车机里,但还是给常用功能留出了一排金属质感的实体按键。这一排按键按下去的手感很好,算是比较清脆的质感,值得表扬。试驾车的内饰配色均为红黑搭配,个人并不喜欢红色内饰,但对于这个价位来说,看起来还可以。

(这个方向盘长得像谁家的我就不多说了吧)

(记住这个真皮包裹的方向盘,后面还会cue到它)

至于车机,说是一个什么最新的系统,屏幕素质很高,开机时反应偏慢,但很快就能进入状态,该有的功能基本都有(包括很多在线服务),操作比较灵活,但刚上手还是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我不喜欢车机屏幕主界面最左边的一竖排功能键,实在是太小了,看不看得清先另说,开车的时候想按准都是件很难的事情。

语音控制识别度还算不错,但我一直认为实体按键才是最干脆的问题解决方式。想象一个场景,在高速上行驶的时候突然感觉有点冷,冷的身体有点不适,想把空调调高一些,但这时我正在和身旁的女生聊一个彼此都很感兴趣的话题,手指怎么点屏幕都找不到那个小小的进入界面的地方,这个时候只能用语音助手了。

——然后,冷不丁的,你要和女生说:不好意思,我调一下空调。然后在她诧异的眼神中对着车子说:你好xx,帮我把空调温度调高一些。

温度调好了,人舒服了。"诶,我们刚才聊到哪里了?"

(不针对MG5这一款车)

2. 空间比较好,座椅舒适性很好

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是一个很突出的点,只能说比起我的预期而言,空间算可以接受的,但座椅舒适性可以称之为优秀水平。展车和试驾车均为皮质座椅版本,皮质普普通通,属于一看就知道是人造革的类型。前排坐上去以后整体的软硬度和包裹性都很不错,可以很舒适地乘坐,座椅虽然只能六向调节,无法调节坐垫的俯仰角度,但对于我170多那么点的身高以及不太能看的腿长,这点不存在问题。后排坐垫同样舒适,腿部空间是有一点惊喜的,坐直的话腿部空间差不多有个两拳,但坐直之后我的头就感觉要碰到车顶了,所以还是要出溜点坐,坐垫本身很长,但出溜点的话腿部支撑又没有那么足了,靠背角度也比较直,搞得腰部空出一块。加上整体设计的缘故,后窗和后挡玻璃面积较小,后排的压抑感会比较强。

(腿部空间确实不错,个人喜欢全黑内饰大于红黑内饰)

但我认为在空间和座椅舒适性方面瑕不掩瑜,加上对我个人而言,有点超出我的预期,因此也放在喜欢的点里来进行描述。针对比较有问题的点,后面还会再提到。

3. 储物空间布置正常,但大且实用

储物空间是比起乘坐空间来说更大的惊喜,但和飞度这种变态选手,还是没有可比性的。

这个车整体的储物空间排布比较正常,该有储物空间的地方一定会有,给我惊喜的是储物空间都很大,中央扶手箱很大,档把前的储物空间很大,门板储物空间很大,前后门把手底部是封死的,也是一个很实用的储物空间,最让我惊喜的是后排门拉手封死后的储物空间足足可以正常放下一台比较大的手机。这块的空间比飞度第二排门拉手还大,令人满意。

(小惊喜1)手套箱打开后我发现竟然有阻尼,这点还不错。

(小惊喜2)两个前排座椅后方都有储物袋,在这个价位的合资车上可看不到。

4. 底盘滤震性优秀

试驾路段的路况整体比较好,但有很多的井盖和大减速带。在这种路况下MG5的底盘滤震性达到了一个我认为很高的水准,底盘是有一定高级感的,不管是经过大坑洼还是小坑洼都带有比较韧的感觉,并不是死硬,能感觉到底盘在认真地吸收震动,传递到车里的震感是带有质感的,不会有脆脆的廉价感。

1.5T版本的MG5据销售说都标配了米其林Primacy 3ST轮胎,我在试驾时说这车滤震表现好,销售说米其林的胎比较软,对滤震有一定作用...不过我感觉还是较大的轮胎扁平比起的作用更大,这车没有为了所谓的外表运动感而使用太薄的轮胎,17寸胎的扁平比达到了50,而1.5自吸版本配备的16寸固铂轮胎扁平比达到了55,胎壁厚度还是足够的。但我感觉两个版本的滤震表现没有太大差别,都还是比较优秀的。

(视觉效果上车轮还是很显大的)

(百万级Fastback?上汽的营销我是真的"服气")

理论上高速过弯的场景更可以考验底盘,是不是在做到良好滤震性的基础上保留了一定运动性,但条件有限没办法体验到,就不云评了。

话说回来,这一点我给好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比过于明显...我是开家里的老款K5去试驾的,这个车的底盘滤震一塌糊涂,过大减速带只要时速在20以上都会感觉到明显的生硬感和廉价感,而快速一点过弯时又觉得悬挂拉不住车身,可以说是这个车我最不满意的地方。所以当我开MG5以40公里的时速过大减速带时,底盘的韧性确实有吸引到我,关键是,这车最高配也不到十万。

5. 动力输出平顺畅快

动力总成整体也可以给到好评。这次主要试驾的是1.5T+DCT的版本,1.5自吸+CVT的版本我只在内部道路简单绕了两圈。总的来说1.5T版本的动力表现相当之好,173匹马力给人带来很强的信心,油门给人的感觉比较线性,不会有突如其来(吓死个人)的动力爆发,油门响应没有很快,但稍微踩深一些让转速来到1500转以上,发动机就非常积极地出着力,在环路上超个车并个线简简单单。变速箱除了低速时很轻微的顿挫感以外,在其他情况下我都没有感觉到顿挫,稍微暴力一些对待油门时,变速箱也基本都可以知道我的意图,及时准备好一个合适的档位。

(红绿灯第一个起步,很畅快)

所以这车开起来还是很流畅而且轻快的,试驾过程中还没有使用到S档,在全程D档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日常驾驶是完全令人满意的了。还是那句话,结合这个售价来说,这个动力表现绝对超值。

有一个小插曲,这台车的行车电脑是可以记录百公里加速成绩的,我这台试驾车上的数据是8.5s(销售说是他前几天踩出来的),可惜我没有拍到,但如果真的是这个时间,这个性能很可以啊。

1.5自吸这套动力总成没有很仔细地体验,就简单说一下感受。在内部道路上没办法开得很快,只能说中低速情况下动力完全够用,轻点油门,起步很轻快,油门同样线性,踩多少动力就有多少,CVT变速箱也是完全的平顺取向,日常市区代步足够,但中后段的动力表现我没有体会到,也不在此云评了。

6. 隔音降噪很出色(尤其胎噪!)

隔音表现是我最意外的一点,我万万没想到十万不到的MG5能把我开来的老K5在隔音上按在地上摩擦。环境噪音隔绝还不错,在60公里出头的时速下与半挂卡车并排行驶时车内也没有很大的噪音,整体风噪也还算比较小的。胎噪是最令人满意的一点,四条米其林Primacy 3ST功不可没,在60-70的时速下几乎听不到什么胎噪(也可能被环境噪音覆盖掉了,但整个车的隔音绝对是出色的!),按我感觉这车在设计的时候针对隔音没少下功夫,值得好评。

(优秀的轮胎!功不可没)

7. 配置极高

配置这件事就要一分为二来说了。从配置单来看,这车配置的确很高,在这样一个价位下能拥有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全景影像、后排出风口、皮质座椅、真皮方向盘、全液晶仪表、雅马哈定制音响等等一大串的配置,的确能一下子吸引到很多配置党,有一些配置也的确使用感受很好。比如这个雅马哈的定制音响,在这个价位我试过的车里可以说是头牌了,正常听听歌的话6个扬声器可以给到很好的效果,整体算是比较清澈的类型。

但为什么要一分为二说呢?后面缺点部分会仔细说这点。

二、不太满意的点(不一定算是缺点)

1、 配置只属于有,而不是体验好

接着说"配置高"这个点。配置单上的无懈可击,转化到实车就很容易有心理落差,上面说的那么多配置,落实到车上就都变了感觉:无钥匙进入,只有主驾驶车门才有,对我这种通常用副驾驶侧解锁车辆的用户就很不方便;全景影像,有是有了,但画面上的马赛克可能比你十几年前看的某些视频更严重;后排出风口,也有,但只有一个(这点和英朗一样),如果后排一左一右都坐着人,那难免可能要争论一下谁更需要降温;方向盘是用真皮包裹了,但观感和手感和我家旁边汽配城包出来的质感好像差不了多少;全液晶仪表吧,功能倒是确实丰富,但界面设计总给人一种浓烈的廉价感。

(我特意拍下来了这个行车电脑,这个字体和界面设计...)

同样,以这个价位来说,能给到这些配置已经不错了。但对我而言,如果给到的配置使用体验不够好(比如全景影像),那我宁愿你降低一个配置级,但给我一个踏实好用的配置(比如降级成倒车影像,但清晰度和准确度提高),这样好像更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吧。

2、 小细节不到位,节约成本比较明显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方向盘调节的问题。方向盘只能调节上下,不能调节前后,对我来说在座椅调整合适的状态下,就有点要去够着方向盘,没有办法以我比较习惯的驾驶姿势去驾驶。虽然隔壁英朗做的更差(英朗的中央扶手在开车时基本靠不到),但既然有成本去做手套箱开启的阻尼了,比起来我更愿意把阻尼去掉,换一个方向盘四向调节。

还有中控台顶部的覆盖件,看起来线条丰富,加上一点点"碳纤维"装饰,好像还不错的样子。但用手一碰一敲,清脆的"咔咔声"都会告诉你这根本是硬塑料。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块区域所使用的硬塑料看起来材质就比较廉价,感觉厂家把精力花在给硬塑料凹造型上了,并没有考虑到底要用哪种纹路质感的硬塑料能看起来有档次一些。

还有一个小细节,有可能是我吹毛求疵了,车窗降到最低以后如果用手去摸车窗和塑料门板的间隙处,会感觉门板硬塑料的边角有点剌手...

3、 转向手感有一点怪

驾驶方面我体验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转向手感。手感整体属于偏轻的类型,低速挪车停车倒是非常轻便,对于我这种低速单手搓轮用户(错误示范不要学)很友好,但轻重并不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改变,开到60km/h以上时依旧没有感觉方向变的多沉,没有那种所谓的"稳重感",完完全全就是一台代步车的水平。再加上柔韧得有一点柔软的底盘,别看MG5外观这么运动,动力这么强,还是踏踏实实做买菜车开就好了。

以上三点严格意义上也不算太大的问题,只能说是成本和定位所限。下面三点才是相对比较大一些的"问题"。

4、 后排头部空间堪忧

空间这点在优点那一栏已经提到过了,腿部空间是出乎意料的,但头部空间确实有点捉急了。就我这个身高都能有点觉得顶,如果让大个子选手坐后排,可能就是顶天立地。如果是大部分时间一两个人用车的话,这点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偶尔载载人想必乘客也不会有太多的异议,但如果拿来做家用车,家人身高又不是太低,那最好还是亲自试一下这个后排空间。

5、 后窗视野极差

溜背设计除了带来了后排头部空间的灾难,更带来了斜度超级大的后挡风玻璃。从内后视镜往后看,后挡风玻璃的面积只有可怜的一点点,对我这种开车习惯瞄后视镜的驾驶员而言有点不习惯,或者说也有那么一点点安全隐患。当然如果你开车不怎么用内后视镜,那当我没说过,建议学习一下安全驾驶知识。

(好像也可以解决,装个流媒体后视镜得了)

(狗头)

6、 后备箱开口极小

同样是受大溜背设计的影响,留给后备箱盖的长度只有可怜的一小截,受限于成本这车也做不了掀背设计,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小的离谱的后备箱开口。后备箱空间其实都还算是规整,进深足够深,座椅还可以整体放倒来扩充空间,但这个小开口极大限制了装载灵活性,东西要是放的深了点我都要琢磨一下用什么姿势探身取物,更不用说放一些大件行李可能会带来的不便了。

(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后挡的斜度,留给后备箱盖的空间不多了)

三、总结

其实优点和小问题都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如果对这车感兴趣,还是亲自体验一下的好,毕竟我也能力有限,还是很希望可以和各位大佬多交流。

总的来说,在暂且不管质量稳定性的情况下,MG5可以说是一辆不错的车,也可以看到我认为它的优点是多于缺点的,而那些缺点大部分也不见得是致命的。虽然它有着靓丽的外表,强大的动力,但它的整体驾驶感受依然是趋于平顺和舒适的。

如果想要追求一点酷炫和个性,又不想要太硬核的驾驶感受,对配置有要求,大部分时间1-2人使用,对后排和后备箱装载要求不高,不是那么在意品牌、质量和后期保值率,又想要裸车(甚至落地)价格在10万元以内,那么真的,看看MG5吧。

(和飞度对比的话呢?)

(我买飞度。)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