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6代凯美瑞11年用车体验分享

2021年02月24日 10:01:01
分享到:
来源:咖加车评

作者 —— 咖加用户:Darryl王灰熊

车型:第六代凯美瑞2010款240G经典版。

购车时间:2010年6月

(要说欧尚尚主我也不遑多让,应天大街欧尚楼顶不仅能办平衡车比赛,还能拍车)

这是台自用的6代凯美瑞,眼看就要用满11年。行驶里程倒是不多,只跑了10万出头,也没经历过事故,所以外观看起来还凑合。买这台车的时候正是某德系高级品牌称王称霸和某美系三色盾标疯狂割韭菜的年代,加上时不时就有个刹车门U型锁警告,在南京这地头上买个日系中级车还是需要一些定力。且以当年的八代雅阁和V6天籁去比较,6代凯美瑞确实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地方。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年代的中级车在街上越来越少,这款车的能见度依然不错,在二手车市场也很抢手,可见顽强的生命力才是这代凯美瑞显著的特征。

(前脸大气中庸,符合国人一贯的审美)

(车尾观感同样中庸,刹车灯用上LED算是走心的配置)

这台车的外观放到现在来看也确实不过时,和现在的车辆各种张牙舞爪的外观比起来算是耐看。大气中庸的前脸并没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只不过侧面的防擦条算是已经被摈弃的设计,16寸的轮圈尺寸也偏小。车尾也同样无功无过,尾灯的面积足够大,方形刹车灯是那个时代流行的方案,却没有改款前的圆灯看起来更有和式的高级感。有趣的是以次世代昂克赛拉为代表的日系车又开始回归圆形尾灯的设计思路,或许时尚和潮流某种程度也是毅种循环。

(内饰非常复古,仿桃木甚至有些油腻)

内饰就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了。脸盆大的方向盘被我套了一个方向盘套,否则纤细的握感和光滑的仿桃木会让我在扳动方向盘时无所适从。中控的旋钮,按钮的位置非常好,尤其是空调各项功能都可以实现盲操,比现在调个内外循坏都要进二级菜单的大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中央扶手也很宽大柔软,长途行车手臂自然搁在上面不会有任何抱怨。漂亮的水晶复合式仪表盘字体巨大,信息显示清晰,然而这样精巧的设计再也不会有,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更有"高级感"电子屏。

(这样的仪表和LED电子屏比起来,究竟谁更高级呢?)

内饰虽然看起来在当年算是有点样子,但是做工非常拉垮,着实体现了北美和土澳人民对汽车做工的放荡不羁。宽大的接缝,摇摇晃晃的中控台和扶手箱随着颠簸发出很有节奏的噪音。驾驶侧A柱内衬松脱也没办法扣回去(我观察了七八辆6代凯美瑞都有这个问题)。座椅电动调节按钮,空调旋钮都是松松垮垮毫无手感可言。那位被越野孙涛警告的大老师07年专门写了篇测评怒斥凯美瑞的做工,我觉得他说的难得良心。矛盾的是,虽然做工连大老师都疯狂吐槽,这款车竟然还有一些日式体贴细腻的呈现,比如绒布顶棚是那个年代高级的象征之一,在车顶两侧还有两条淡黄色氛围灯带,夜间高速行驶打开,既不干扰驾驶,也能给车内营造非常温馨的氛围。

(绒布顶和氛围灯体现了当年的日系车对于家用氛围的营造)

同样矛盾的还有配置。前后雷达,定速巡航,自动大灯,双区自动空调,电动可调座椅支持腿托腰托调节,副驾驶还支持高度调节,还有座椅加热。舒适性配置在当时来讲有些富余。然而安全性配置吝啬到让人瞠目结舌,前排双气囊,ABS+EBD,没了。作为一款落地二十多万的中级车,这种给日系车黑递刀子的行为让人十分迷惑,也成了"日系车不安全"论的有力佐证。当然,作为2010年前后的高速三巨头之一(A6L、GL8、凯美瑞),这样聊胜于无的安全配置似乎也没有给疯狂超速变线的车主带来任何心里障碍。

(留给ESP的位置,看起来不影响驾驶,咱就过了)

以现在动辄接近5米的中级车尺寸,这台车已经明显不够大了。后排空间也没有太明显的发挥空间。前排座椅调整到我日常驾驶坐姿,后排我只能笔直就坐(身高183体重90公斤),腿部没有多余空间。乘坐体验无论前排还是后排都比较糟糕。前排座椅看起来就不够宽大,坐姿高,坐垫很短,长途驾驶腿部非常吃力。这个前排座椅非常奇怪,自我开上这车的第一天起,我的后脑勺就和头枕无缘了,肩部也得不到任何来自靠背的支撑。除了坐垫软,其他没有任何可以称赞的地方,我很难想象那些北美和土澳的大块头是用什么心态体验这个座椅的。后排靠背角度尚可,坐垫同样段,支撑不佳。以现在对于汽车乘坐的标准,这种座椅是不合格的。两个优点一是后排地台接近全平,二是副驾驶靠背上的老板键,给紧凑的后排空间带来一些余量。

(诡异的前排座椅形状和调节幅度让人难受)

(后排空间小,座垫短,后门开口倒挺大)

(实测后排空间,肯定不如同级对手)

后备箱空间倒是没得说,虽然开口一般,但是空间巨大。乱七八糟堆放杂物,我就没有拍了。惊喜的是我发现竟然在后备箱两边尾灯位置各有一个挂钩,用来挂汤汤水水简直不要太方便。

(可以用来挂汤汤水水的挂钩,体现了高级的定位)

这款排量2.4的车型并没有同步引进当时最新款的发动机。但167匹马力224牛米扭矩和10秒左右破百的动力表现在任何使用场景下都是足够的。5AT的匹配在当年来看已经非常平顺,松油门滑行距离也很长,只有1到3档升档时有轻微顿挫。大脚油门降档反应不够快,随着车龄的增长这种表现愈发明显。发动机噪音很嘈杂,虽然整车隔音不错,但是高转速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嘶吼仍然能很清晰地传递进来。冷车启动时的噪音也比较难堪,在我住的小区里仅次于创驰蓝天的塞车达和用了2.0t发动机的上一代宝马奔驰

(想想现在的2.0自吸发动机的数据和这个2.4也不相上下,科技的进步肉眼可见)

这套动力系统突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油耗。作为一款排量在现今已经超越绝大多数上路家用车的老旧燃油车,纯高速工况可以达到表显7.2,这也是我开过最低的数据,市区就难说了,拥堵路况20以上也很常见,平均11.1的表显油耗让每一个加油小妹都对我印象深刻。二是抖动,在D档停车和R档的状态下,打开冷风空调能够抖出癫痫的体验,方向盘,油门刹车,座椅,中控台都在剧烈抖动,随之而来就是我全身阵阵酥麻的感觉。这也许和发动机机脚垫老化有关,但我没有去更换,通过洗节气门有了缓解。三是烧机油,虽说中期改款改进了活塞环,但是在使用原厂和出光到7000公里左右的时候机油就会报警,换用嘉实多极护或者道达尔快驰9000就没有发现问题,可供遇到困扰的车友体会。

(拥抱大趋势是每个老旧燃油车主对出行的向往)

脸盆大的方向盘配合液压转向助力,方向比较重且圈数过多,停车入库很煎熬,走过皖南的盘山小路,对臂力是很大的考验,疯狂左右打轮很有上世纪的古早味。变道和转向感觉前半段和后半段是脱节的,底盘也比较松散,路感很清晰,悬挂柔软但是滤震还不错,没有什么多余的震动,这样的表现就谈不上所谓的驾驶乐趣了。不过操控分另一面说,三年前我从无锡回南京的高速上,路中间出现一团占了大半幅车道的物体,我向右猛打躲避后车辆失控,再用点刹配合方向反打三次将车救回,惊出一身冷汗。这次经历让我对车辆的操控有了新的认识,在没有ESP辅助的高速极端情况下能够拉住车身并且帮助车身姿态快速恢复正常,这让我对车辆的操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许给不了乐趣,但关键时刻能救命。

这台6代凯美瑞是路上众多凯美瑞其中一个,很常见,也非常不起眼。为什么想分享这样一篇体验,原因主要是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的陪伴,这台车带着我们全家走南闯北,早已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想有个纪念。尽管她有那么多缺点,无论是和当年同级车的比较,还是现今再去回顾,但是这么多年她从没把我们丢在路上,费用也极低,我想这可能就是一台老车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前年我也想过把卖掉置换,但又觉得换来的几万块钱不值得她承载的那些喜怒哀乐,所以又决心留下来。在大趋势滚滚而来的时代洪流中,不知道这样一台"大排量"老旧燃油车能够保留多久,但我想我会尽力维持住她的样子。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