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越信任越崩塌,德系、日系口碑“黑化”,锅还要消费者自己背?

2021年03月08日 08:04:02
分享到:

在商业化进程中,企业追求品牌力,通过树立正面的品牌形象以及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消费。汽车市场也是一样,或者说,对于汽车这种体量较大,花费也比较大的物品来说,品牌所代表的口碑和信仰可能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综合能力之一。在过去的很多年,很多汽车厂商通过在海内外市场的耕耘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相对正面,而且有利于自身的口碑,甚至在一些市场,消费者对某些品牌已经有了所谓的“品牌”信仰,以至于这些品牌的产品有出现一些小小的缺陷和不足,也可以被“原谅”和接受。

在我们看来,任何一个市场都有可能形成相对比较集中的汽车购买习惯和品牌信仰,之前我们看到一些评论,他们认为只有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才有产品和品牌迷信,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在美国、欧洲等汽车高消费地区乃至于印度、俄罗斯这样的新兴市场,人们对于汽车品牌还是会有偏好,比如在美国市场乘用车领域,绝大多数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日系车,德系车在这里反倒几乎没有存在感。

当然在国内市场,市场和消费者对于各个品牌都有相应的标签,而这些标签由来已久,正是这些品牌和车系标签化比较明显,才吸引了一些契合自身需求的消费者的追逐,久而久之,就在国内市场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品牌和车系口碑,以及集群化的“品牌信仰”。比如之前几年,大家普遍认为德国人造车严谨,日本人造车精益求精,踏实诚信,所以德系车比较抗造、安全,日系车可靠性好,不容易坏,时间一长,就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口碑基础。

但是大家发现没有,最近两年,这些品牌和车系形成的口碑和“信仰”正在逐渐崩塌。比如德系车的抗造、安全,经历了中保研的碰撞测试,大众本品牌差点全军覆没,帕萨特、途观L更是不堪一击。而包括奔驰宝马在内的德系车在中国市场减配,已经完全不算是新鲜事了,比如奔驰的铝换钢,海外车型的铝制部件到了国内,变成了更重的钢制件,结果就是部分车型因为受力不均等原因,出现断轴等问题。现在还说德系品牌产品,尤其是国产后的德系品牌产品,依然保持了抗造、安全的特性,简直和笑话一样。

日系品牌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日系品牌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口碑基础就是可靠性好,基本上开不坏,但是现在 ,包括丰田在内的日系车,小毛病也是越来越多,这一点,大家可以翻翻车质网的投诉列表,到处都是。而从几年前的高田气囊存在重大缺陷到后来的神户制钢的车用材料数据造假,再到如今日本最大的刹车制造公司“曙光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被曝光数据造假,桩桩件件,都将日本人精益求精,踏实诚信的造车理念击地粉碎,更不要说本田思域在中保研被撞断B柱了,这种结果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人们在买车的时候,既要相信品牌,又不敢相信品牌,很多品牌的口碑和固有的正面标签已经崩塌,那么这个责任到底该归于谁?之前有很多网友认为,正是因为中国消费者的盲目崇拜和过分信任,才让这些品牌和车系明目张胆地“屡改初心”,因为不管这些品牌的产品差到怎样的地步,都会有有大把消费者追逐,所以进入国内生产的汽车产品普遍不如海外产品,只能怪消费者自己。但是在我们看来,任何一个市场,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盲目、从众的,这一点是缺点,但是不值得被批判,因为充分理性是非常难以具备的能力,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没有这样的能力,加上人们本身还有感性喜好、其他限制因素比如亲友的意见参与等等,保持绝对理性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汽车品牌们的口碑崩塌,一定不能怪消费者。

那么谁该承担责任呢?在我们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还是有国内关于汽车的行业标准太低,或者说没有强有力的禁入机制。由于行业标准相对较低,所以很多厂商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只需要满足最低标准就可以了,而且就算一些车型在中保研等碰撞测试标准下,获得了非常糟糕的表现,相关层面也没有禁止这些车型进入市场,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厂商“作恶”的时候,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风险,很多时候,甚至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而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厂商们降低成本,增加价格优势的需求也很旺盛,这就导致一些品牌将节约成本蜕化成了偷工减料,口碑自然也就崩塌了。

因此,很多品牌持续“黑化”,并不是消费者的问题,消费者有盲目倾向是可以理解的,行业缺乏强有力的惩罚机制和较高的标准,或许才是这些品牌和产品出现信仰崩塌的核心原因,如果标准不能更高,那么未来还会有更多品牌“黑化”。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