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上汽R汽车ES33凭什么成为“新物种”?

2021年03月23日 16:22:02
分享到:
来源:路由社

撰文|张传宇 编辑|路由社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风云再起,“军备竞赛”成为主旋律。

3月18日,继蔚来ET7 、智己汽车宣布将采用英伟达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后,与智己“同根生”的上汽R汽车也在深圳举办的“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上宣布,将推出全新基于英伟达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R-TECH高能智慧体”。

据悉,作为R汽车的全新技术品牌,“R-TECH高能智慧体”将成为R汽车向智能车时代迈进的新起点。

当天,R汽车家族新成员、旗下第三款车型ES33概念车也在活动上亮相。它也是R汽车基于R-TECH高能智慧体打造的首款智能车,并由R汽车与用户伙伴共创而成。ES33还被R汽车定位成全新物种,基于概念车的量产车型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全球上市。

由国家队主导的第二波新造车热潮中,R汽车打造的“R-TECH高能智慧体”能脱颖而出吗?它又会为转型中的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启示?

“不妨尝一尝国产红富士”

不同于以往车企领导在活动现场的严肃宣讲,上汽集团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杨晓东此次活动中化身首席共创伙伴,以“晓东”的身份与用户现场对话,并将技术、产品规划娓娓道来。

现场气氛轻松并等同于用户的问题不尖锐。

比如,在活动现场就有用户向杨晓东提问“苹果已经杀入汽车行业,对此R汽车会如何评价?”

对此,杨晓东以一个比喻做出了回答,“当国外苹果吃腻的时候,不妨尝一尝国产的红富士,R-TECH高能智慧体就是R汽车以科技兑现想象,重新定义行业的’能量智慧果’。”

那么,R-TECH高能智慧体又如何以科技兑现想象,并重新定义行业的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智能驾驶技术的进化。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最复杂的交通场景,这也对智能驾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的路况,只有中国车企能搞定”,杨晓东在活动现场强调道。

于是,提升感知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将是智能驾驶向高维升级的关键。它们也是R汽车着力于解决中国复杂路况智能驾驶技术的两大抓手。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

感知能力指的是车辆所配备的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对于周边环境信息的收集能力;深度学习能力就是智能驾驶平台及芯片需要对传感器传回的图像、视频等信息做融合处理,建立一个由数据构成的“数字环境”和“数字车”,实现数字化的环境镜像。

因此,想要提升整车的智能驾驶水平,就需要从提升传感器的精度、芯片算力及融合算法三大方面发力。

比如,为了提升整车的感知能力,R汽车全球首发量产了业内最顶级的Luminar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让车辆拥有“二郎神的天眼”。相较于常规的激光雷达,Luminar激光雷达能生成最精细的三维立体点云信息,使用符合人眼安全的1550纳米光源,探测距离高达到500米,超300线,能够看得更远、更清晰,对障碍物的识别精度更高。

(路由社注:传统的激光雷达可以按照激光线束分为1线、4线、8线、16 线、32线或64线等,多个激光线束在竖直方向沿不同角度发出,经水平方向扫描实现对目标区域三维轮廓探测。激光线束越多,分辨率就越高。)

此外,R汽车还将中国首发采埃孚的PREMIUM 4D成像雷达。

据悉,相较于常规的毫米波雷达,4D成像雷达具备两大优势:首先,在距离、速度、方向角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垂直分辨率”维度,具备普通毫米波雷达没有的测高能力;其次,距离、速度、角度相比上一代毫米波雷达,精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而且探测距离超过350米。

比如,根据测试,使用PREMIUM 4D成像雷达的车辆可以探测到140米以外的可乐罐。

为了让整车的深度学习能力匹配进化的雷达系统,R汽车还将率先量产应用英伟达NVIDIA DRIVE AGX OrinTM超强算力芯片,拥有500至1000+TOPS的算力,配合全栈自研的超级环境模型算法,实现感知即融合,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世界观”。

此前,在5G技术赋能下,R汽车第二款车型——MARVEL R已经率先落地了红绿灯信息推送、停车起步引导、弯道速度预警、交叉路口避免冲突等17个5G V2X功能场景,实现了“人-车-路-云”高度协同、无缝衔接。

此次,相较于友商以视觉为主的两重感知系统,在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的加持下, R-TECH高能智慧体将综合现有的5G-V2X、高精地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技术形成“六重融合式感知体系”,从而形成全新的智驾平台——PP-CEM™。

未来,待全新的智驾平台PP-CEM™在ES33上得到应用后,大家可以设想以下两种行车场景:

其一,ES33不会将前方卡车的白色货箱与天空混为一谈,将能准确识别出两者的不同,从而做出避让或减速等操作,从而避免发生车毁人亡的追尾事故;

其二,当车辆行驶在狭窄的街道时,ES33不会在前车车门打开时,发生冲撞、剐蹭等事故,而是会从远距离就做出有效的提醒,并会做出规避或刹车等自主驾驶行为,避免这种中国市场常见的事故,甚至还会规避“碰瓷”行为,让碰瓷“无路可走”。

R-TECH二次创新的三点启示

事实上,基于“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R-TECH高能智慧体不仅可以实现高阶智能驾驶技术,还实现了“硬件可插可换可升级,软件可买可卖可定义,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这三大灵活的技术体系,从而为用户预留了更多个性化操控空间,使得用户可以在用车、换车等方面拥有更高的自由度。

具体而言,R汽车打造的下一代智能汽车ES33,能够做到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硬件的“即插即用”与拓展升级,让用户能够像“拼乐高一样玩车”。

软件层面,R-TECH高能智慧体为用户开放了DIY专属数字化应用全新,并可实现随意组合,带来“汽车版的MINECRAFT”,即“用户的世界”,带来个性化、定制化的订阅式服务。

由此可见,R-TECH高能智慧体将以灵活的整车平台、电子架构为基础,从硬件、软件层面实现智能座舱的进化和升级,从而实现“千人千面”、“千车千面”、“常换常新”的个性化智能座舱体验。

此外,在动力电池技术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仍然是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为此,在补能生态方面,R汽车从用户需求出发,提供了可充、可换、可升级、可互充的智能能源补给服务。

举个例子,在未来电池技术不断成熟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借助R汽车APP接入公共充电桩,也可以像蔚来的用户一样借助车电分离模式,将当下续航里程600km左右的电池包升级为800km甚至是1000km的电池包。

未来,R汽车也将适时引入自动补给机器人,为用户提供更即时、更便捷的加电体验;并将落地2分钟快速换电服务。

总的来看,R-TECH高能智慧体作为R汽车全新的技术品牌,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硬件等方面都做出了贴近行业趋势,并领先于行业的尝试。

或许,诸如充电机器人、换电技术等都已存在于某些车企的规划当中,但是将所有优势技术融为一体,并能实现二次创新,也许就是R-TECH高能智慧体诞生的初衷。

这背后,R-TECH高能智慧体也给当下和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三方面的启示:

第一,当纯电动车“军备竞赛”不断加剧,新兴纯电动汽车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也将随之发生重构。现阶段,智能座舱已经成为用户与车企共创的第一空间。

在用户关系方面,车企无论是转型成为出行服务商,还是产品服务商,都将从此前与消费者之间单纯的供需关系,转化为车辆全生命周期中的用户与服务商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就拿R-TECH高能智慧体为例,未来,车企已不再是产品的供应方,更是出行服务的提供者,品牌将会集合所有的技术资源,为用户打造一个共创平台,而非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消费者则成为出行产品的定义者和共创者。

第二,零部件供应商与车企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紧密,从以往的零部件销售服务关系,转化为协作开发的合作伙伴,两者都会成为用户出行共创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R汽车与Luminar、采埃孚、英伟达、腾讯智慧出行等企业组成共创者战略联盟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结盟,已经从过往专注于三电技术共享、动力电池合资共享产能等方面,进化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的软硬件融合的合作模式,从外到内,与用户不断缩短沟通距离。

第三,当下,汽车行业的新技术还未能支撑起完全的用户改装和定义产品。但是以Google 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为例,科技行业硬件发展的最终方向仍会是个性化定制、自由升级。

从短期技术趋势看,博世、采埃孚、大陆等零部件巨头已经坚决走上电动化转型的道路,并已达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正是汽车供应链层面的努力,新兴车企才能在用户共创、定制化、自由升级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空间。

而当所有车企都采用一样的硬件解决方案的时候,车企的竞争优势最终也将由技术融合、软件算法、用户共创运营等方面的“软实力”来决定。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