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小米造车

2021年04月07日 18:33:01
分享到:
来源:懂车

1840年左右,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传统手工业,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法国、美国也紧随其后,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蜕变。

当然,此蜕变最大的影响并不在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变,而在于现实意义:机器解放了人民的双手,效率的提高充实了他们的钱包,广大人民群众从此富了起来,英国国力日盛。

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从古至今,人在变得有钱之后,除了享受,想的无非如何保持住财富,甚至变得更有钱。一个人是如此,一群人就更加可怕了,当年可不像现在,有钱人还喜欢搞搞慈善晚宴包装自己,光明正大地抢,就是最快的赚钱方式!

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清道光皇帝的封建统治之下,自他爷爷乾隆统治的后期开始,国力便快速由盛转衰,以致于他爹嘉庆虽算勤勉,但“实力不允许”他力挽狂澜。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也不是啥“正道的光”,他这道光能照在大地上,但驱散不走黑暗。他从嘉庆手里“接盘”的,就是一个烂摊子,国库比懂哥我的脸还干净,以至于作为一个本该锦衣玉食的皇帝,竟然被逼在深宫里搞起了“节俭运动”,更滑稽的是,一向节俭的他,最后给自己修陵寝花的钱,比他爷爷还多。

清王朝这条大鱼已经江河日下,眼看着就要“翻肚”,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内部一团糟,外部压力也随之而来。1840年6月,英军带着47艘舰船,直接一炮轰开了中国的“南大门”,著名的鸦片战争开启。

其实英国一开始应该并没想着打中国,毕竟中英两国相隔万里、路途遥远,更关键的是,当时英国应该也不清楚清王朝的虚实。乾隆在位时,中国还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48年前,英国使节带着大量礼物参加乾隆80岁“生日party”时,还被逼着行跪拜礼。

林则徐虎门硝烟

最后之所以还是打了起来,鸦片是导火索。中国人吸鸦片历史虽久,但由于价格昂贵,向来只是贵族阶层的专属,而英国人从印度走私鸦片到中国,导致鸦片价格降低,甚至“飞入寻常百姓家”,日渐泛滥。

道光见势不妙,派湖广总督林则徐到广东禁烟,而林则徐到广州后,不仅颁布禁令不让卖,还将英国人的库存都掀了。英国人心想:当年爷爷被逼下跪忍了,今天断了孙子我的财路可忍不了了!

俗话说:“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何况英国人手里拿的可不是菜刀,而是枪炮,要是张三丰在世,面对这阵仗可能也会直呼:“这谁顶得住啊!”

清,败了,并于次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其中第一条就是:割让香港岛,156年后,香港才回到祖国怀抱。

纪念鸦片战争的东莞海战博物馆

鸦片战争影响最大的,我觉得倒不是《南京条约》,而是英国小心翼翼地强掀清王朝这庞然大物的底裤,结果兴高采烈地发现:诶,它原来是只可以随意欺凌的弱鸡!于是此后愈发肆无忌惮。

在鸦片战争后的105年(1840-1945)里,中国受到了近10个国家的轮番侵略欺诈,饱受战火摧残,经济严重开倒车,这导致我国的工业、科技实力长期落后。直至今天,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比如汽车工业。

自汽车于1885年诞生后,在欧、美很快得到了推广和普及,马车逐渐被汽车替代,同时诞生了不少车企,有些甚至绵延至今。而在国内,有史可考的首位车主大家一定不陌生——慈禧太后,她67岁(1901年)时,袁世凯从“洋人”那搞到一辆美国的“Duryea ”汽车,送给她当生日礼物。

慈禧“座驾”

可慈禧先是赏司机一碗酒,导致他酒驾撞死了个太监,又觉得司机坐着显得和她平起平坐,让他跪着开,跪着实在难以操作,加上怕再出事故直接把“老佛爷”送去取经,干脆把油管堵了,慌称车坏了,当年在国内修啥车都比现在修帕加尼还难,于是车就被闲置一旁了。

从头到尾,这位“高瞻远瞩”的太后就没想过这种汽车能给她的子民们带来什么,而仅仅将其当作玩具。

此后,在1912年清朝灭亡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内,战争的硝烟几乎从未散去过,也没有“闲情雅致”发展汽车这玩意。直至近些年,国产汽车才有些起色,可燃油汽车从低端到超豪华品牌的江山,已经几乎被欧美日占据,国产汽车只能靠着低价以及政策扶持在夹缝里生存。

如今再从头开始造燃油车显然很难,但电动汽车不同。抛弃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电动汽车,大大削弱了欧美日等汽车强国的传统优势,而中国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甚至在电池这块还有了优势,这给了不少中国企业家“弯道超车”的信心,什么卖房的、搞互联网的都造起了车。

不过,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井喷期已过,近两年成立、颇有名气的就两家:恒大的恒驰汽车,以及最近宣布造车的小米。对于新业务布局,向来是先下手为强,按理说,现在入局新能源车为时已晚,换一家企业可能普遍不会被看好,但小米,真说不好。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小米的用户基础很深厚,近些年,走进人们的生活不仅有小米手机,还有大量智能电子产品:电视、空调、手环、充电宝等等不胜枚举。总而言之,你家里可能没人用小米手机,但一定会有小米的产品,物美价廉的它们,走进了很多人的生活。

其中还有小米的忠实粉丝,这部分基数我感觉也不小,他们家里电器几乎都是小米产品,这也是小米出新手机频率如此之高,很多时候依然需要抢的原因。如果小米将来造的车上市,基于长久以来的关注和信任,他们极有可能成为第一批车主,喜滋滋地参与小米汽车“公测”

其次,小米汽车有钱,在造车的公告上,明确提出了:“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同时,雷军在发布会上讲:“小米集团2020年底现金余额1080亿元”,这些钱在汽车行业来说不算夸张,但足够“小米汽车”落地了。

当然,尽管小米有钱、有一群“嗷嗷待购”的忠实用户,拿不出好的汽车产品,那么一切皆为泡影,这也是小米最为欠缺的。

不可否认,小米做了不少智能产品,在智能和人机交互方面有积淀;同时新能源汽车目前可以称之为“智能汽车”,智能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智能汽车”依旧是车,在还未达到自动驾驶的今天,驾驶质感依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总而言之,对于雷军要造的“智能电动汽车”而言,“电动”反而是最简单的部分,国内的供应商目前已经比较多且成熟了,上哪搞不到电池电机?

同时,在“智能”这块,小米也有些自己的积淀,当然,还不够;

而“汽车”,是小米最为欠缺的部分,毕竟它首先得是一款汽车,前面的“智能电动”才成立。而小米不是没造车经验,但它之前造的都是平衡车、卡丁车...

2010年,雷军从金山公司辞职,和另外6人创办小米,仅仅4年后,小米就成为了国内销量最高的手机品牌,但放眼今天,反而再难进前三,这固然和其售价提升有关系,但也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小米遇到了瓶颈。十年后的今天,它选择的并不是铆足劲冲一冲销量,而是重新寻找战场。

其实对于雷军而言,钱多点少点真的意义不大了,小米即便销量再跌个上千万台,雷军的钱也足够他自己甚至接下来几代人过得滋润。也许正是因为觉得“钱财乃身外之物”,雷军才选择继续奋斗?要是我,早就退休享清福、洗脚修脚一条龙了。

听到那句“这将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时,我颇为唏嘘,有点英雄迟暮的感觉。但转头一想,我这辈子可能一次“重大创业项目”都不会有,真是“富豪不嘘帅哥嘘”,顿时释然。

回想了一下,截止目前我只用过三个品牌的手机:诺基亚、水果和小米,其中小米的数量是最多的,去年还买了个10周年纪念版,咱不算铁粉也算肠粉了吧?

不知道若干年后,我叫“小爱同学”时,响应最多的产品会不会是小米汽车?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