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轴距近3m、动力超500Ps、破百3.8s,有台很猛的中国车今晚上市!

2021年04月15日 10:29: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之家

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补贴了那么多钱到底有没有收获?中国新能源车的“弯道超车”是不是真的像很多人说的一样,只是一个伪命题?借着马上开幕的上海车展,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年一度的北京/上海车展是国际上最大的车展之一,各家车企都会借这个舞台展示自己的明星产品,车展亮相的新能源车型很能代表各家车企在新能源方面的实力。

先说肯定的一面,中国品牌纯电动车,尤其是一些基于纯电动平台打造的车型,国内车企已经有了领跑的迹象。

虽然外观上都是“四个轮子加沙发”,但是电动车和燃油车在很多层面已经开始明显分化,比如在车身结构方面,纯电动平台专门强化了对电池组的保护,车身空间利用和重量配比也更合理,而很多“油改电”车型则因中心改变存在行驶品质下降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车载电子系统方面,纯电动平台的车身电子系统与“三电”系统的匹配程度更高,而几乎所有纯电动平台都考虑了“四化”因素(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总线系统能提供足够的冗余度,可兼容更多智能化硬件,为车企未来的车型迭代提供足够的“战略纵深”。

而提到纯电动平台,这次上海车展的中国车企就给我们很多惊喜,且不说比亚迪这类已经在纯电动平台上驾轻就熟的优等生,上海车展上多款基于纯电动平台的车型都在用数据证明自己的实力。

比如,吉利旗下极氪品牌在车展期间将带来的极氪001,新车基于SEA浩瀚纯电动架构打造。

这台车的参数非常耀眼:车长4950mm,轴距2999mm,双电机系统最大功率为400kW,峰值扭矩768N·m,0-100km/h加速时间为3.8秒,官方发布的100-0km/h制动距离仅为34.5米!新车将在今晚(4月15日)上市。

小鹏汽车P5也将在上海车展期间亮相,这台车最大的看点是搭载来自于Livox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可实现高速、城区道路等场景下的障碍物的检测。要知道,现有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往往只是采用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系统实现环境识别,而激光雷达则在空间识别方面优势明显。

另外,阿里巴巴和上汽合资的智己品牌首款新车也将登陆上海车展,新车被命名为智己汽车L7,新车原型车已经于几天前亮相,这台车“设计和造型部分接近量产的版本”。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四驱版智己L7电机总功率达到400kW,最大扭矩700N·m,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3.9s。

至于海外车企,从即将在车展上亮相的新车上,我们就可以大概了解各家纯电动车发展的现状。

奥迪品牌预计将在车展带来Q4 e-tron、A6 e-tron,和之前的e-tron一样,它们基于MLB平台打造,另外一台高性能跑车——e-tron GT则会采用和保时捷奥迪共同研发的J1纯电动平台,该平台之前曾打造了保时捷Taycan

奔驰在车展期间将带来EQA、EQB、EQS等多款纯电动车型,不过关于这几款车型是否将采用奔驰家族真正的纯电动平台——EVA 2,消息尚不明确,答案只能在车展开幕后的奔驰展台上才能揭晓了。

在i8和i3之后,宝马一直没有研发全新的纯电平台,而且不久前,宝马也曾表示,不会很快研发专门的纯电动平台。在上海车展期间,宝马展台将会亮相一款大型纯电动SUV,这台车大概率也是基于燃油车平台打造。

丰田本田曾在氢能源领域大放异彩,但在氢能源产业“八字没一撇”的当下,氢燃料电池车大规模市场化根本无从谈起,现在转头来在纯电动领域发力,前进的步伐也不慢——丰田家的e-TNGA纯电架构发布还没多久,就将于上海车展期间亮相一款基于e-TNGA架构打造的中型SUV。

本田家将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布一款接近量产的纯电动SUV原型车,这款车基于本田电动概念车Honda SUV e:concept打造。

福特和通用新能源车的阵容也十分强大。前天,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正式上市,这台车采用的福特全新电子电器架构——FNV。

通用旗下凯迪拉克品牌将在上海车展期间带来中型纯电动SUV的概念车LYRIQ,该车型的量产车将在今年接受预定,2022年国内正式上市,新车基于通用BEV3电动化平台打造。

再说担忧的一面,那就是中国品牌纯电动车部分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他人。

就算特斯拉的车型国产化率达到100%,那并也不意味着国内企业掌握了新能源车全部核心技术。

举个例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智能化必将成为汽车的核心竞争力,而从目前来看,支撑自动驾驶仍然需要极高的AI算力支持,而目前高级自动驾驶硬件系统中采用的都是7nm、5nm这样的高制程芯片。自动驾驶相关的芯片几乎是英特尔、英伟达等企业一手遮天。

国内企业缺乏高制程芯片的加工能力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在汽车智能化程度全面提高之后,国产汽车依然会面临“卡脖子”的危机。

不管是从能源格局还是新能源车技术演进来看,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是个长期的过程,世界汽车产业格局改变并不会在一朝一夕间出现,新能源车企依然存在“点错科技树”的风险。

新能源车续航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今天,对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有多条技术路线,固态电池、超级电容、或者智己汽车提出的“添硅补锂”技术,虽然前两者在目前遇到了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在新能源乘用车上采用,但只要相关的技术实现突破后,固态电池和超级电容依然能在动力电池领域实现“破敌一向千里杀将”的效果。而在这两方面,中国企业都不没有领先优势。

写在最后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每年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都有很多技术突破,比如电池隔膜,从几年前自给率仅10%,如今已达到90%以上,过去IGBT、SiC等功率半导体元件只能靠英飞凌、法意提供,如今比亚迪已经研发出领先的功率半导体。汽车产业的突围之路固然困难,但有庆幸的是,有很多企业,它们追赶得十分努力。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