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奥托立夫,一个把“拯救更多的生命”刻在品牌里的企业

2021年04月26日 22:12:04
分享到:
来源:AutoLab

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应该受到保护。

文/吴鹏飞

奥托立夫,汽车安全界一家无人不晓的公司。它成立于 1953 年,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它遍布全球 27 个国家,拥有超过 68000 名员工和 14 个研发中心。

对于汽车安全的研究,奥托立夫有着深刻的理解。随着移动出行的方式愈加丰富,这家公司开始将目光关注到更多的道路使用者。“Saving More Lives”(拯救更多的生命),是奥托立夫的企业愿景。

在生命面前,汽车安全只是一隅,出行安全才是星辰大海。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我们就看到了奥托立夫的星辰大海。从汽车到两/三轮摩托车、再到车外行人,奥托立夫皆有产品布局。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所有出行者都充满安全感。

打破汽车传统约束系统布局,为移动出行而生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加深,车内座椅的布局可以千变万化,传统汽车的安全带和气囊布局将无法完全满足乘客的安全需求。在奥托立夫的巧妙构思下,新一代的安全保护方案横空出世。

大角度调节卷收器

工程师别出心裁地将安全带的卷收器从车辆 B 柱位置挪移到了座椅肩部,不管座椅角度如何变化,安全带皆可收放自如,预紧式的卷收器,能够在车辆动态碰撞时护乘员周全;

全包裹式侧气囊

传统气囊的都被内置在了中控台、方向盘、车身一侧,但奥托立夫的新一代气囊不同,它巧妙地被安置在了座椅内部,也就说气囊的弹出后的保护效果再也不会受到座椅和气囊的相对位置影响。全包裹式侧气囊员可以全方位保护乘客的头部/胸部。

随着这种全新一代的气囊诞生,车内乘客将在安全性上实现“人人平等”,后排乘客同样可以被“优待”,被全方位地保护。

摩托车是“肉包铁”?不,其实可以很安全

摩托车骑行一直被视为是一种危险的出行方式,摩托赛车手往往身披极为贵重的骑行服以护周全。赛用骑手服往往会内置气囊,在摔倒的一瞬间自充气来缓冲骑手与地面的撞击。如今,这项技术也将要走入寻常百姓家。

奥托立夫的这套摩托车背心气囊外观简洁,它并没有赛用骑行服那般繁琐,一件“貌不惊人”的马甲便可以实现自充气的效果,原理看似和赛用装备相当,可以在骑行者摔倒时充气,尽力去减轻骑手所面对的撞击。

除此之外,奥托立夫还为三轮摩托装备上了一个前置气囊,气囊位于摩托中控仪表处。和汽车一样,在遇到正面撞击时,气囊自动弹开,配合骑行马甲使用效果极佳。

行人不再弱势,老人儿童也可以得到全方位保护

行人在交通参与者中一直都是最弱势的一方,他们没有汽车的"物理外壳“,既要时刻防备疾驰的车辆,又要注意脚下谨防摔倒。

那么有没有一套保护行人的安全准备呢?在奥托立夫的回答里肯定是有的。

从车端考虑,奥托立夫为车辆准备了两个装置,一为主动式引擎盖顶升器,二是挡风玻璃处内置行人保护气囊。

顾名思义,主动式引擎盖顶升器就是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引擎盖自动弹起至一定高度,以减少机盖下方的发动机、电池等硬部件对人员头部的伤害。

而行人保护气囊的原理就更容易理解了,在与行人撞击时,车身的 A 柱和引擎盖边缘等坚硬处都是行人的“致命处”,气囊的作用一来就是为了缓冲这部分撞击,二来就是吸能,降低行人落地时的速度。

从行人这一端考虑,奥托立夫还为老人和小孩研制了一套可穿戴装备。老人用的名为“臀部保护气囊”,儿童款则为可穿戴式气囊。两者的原理一致,都是在老人或者儿童跌倒在地时为穿戴设备充气,以缓冲地面与人的撞击。

写在最后

纵览整个展台,奥托立夫的产品布局几乎覆盖了整个出现场景,全面兼顾了行人、摩托车手、汽车司乘各方的安全,各种产品的细节处处体现着奥托立夫以拯救更多的生命为己任的企业愿景。从专注汽车安全到覆盖整个移动出行安全,这不仅是市场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所向。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