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这个时代,自主汽车越卖越贵

2021年05月10日 17:57:04
分享到:
来源:车动态

在正式聊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件事儿,你们认为自主汽车越卖越贵是好事儿吗?

用越卖越贵来形容呢,或许会引起一些朋友的误解。假如说自主汽车在这两年越做越高端,那么我想很多朋友是能够接受这一事实的。例如初创车企蔚来、理想的产品,传统车企比亚迪汉也有接近30万的售价。

如果说这些产品是出于新能源光环的加成,才具备了“高定价”的底气。那么,长城吉利长安汽车这些传统主机厂打造的高端系列,也把自身的产品推向了自主汽车前所未有的售价。

由此看来,自主汽车越卖越贵已经是既定事实。

旱地拔葱般高端趋势

大概在2016年左右,国内主机厂大概已经嗅到了5年后的市场风向变化。这一届年轻人虽然天天喊穷,但是在消费这件事儿上丝毫不会手软。前些日子我曾撰文《BBA以下已经被年轻人开除“车籍”》,标题虽然略微夸张,但也表述了当下年轻人面对汽车消费的态度。

在这样一个趋势下,传统主机厂咬着牙、削尖脑袋,也要把产品型格、品牌格调拔上去,WEY领克、UNI系列自然而然的就诞生了。当然了,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反面典型,如奇瑞就未能在这一浪潮中实现自身的品牌升级战略,甩不掉的廉价包袱,让它只剩下“技术宅”一条路子营销到底,但…乐意买账的又有多少呢?

也有异军突起的,如一汽红旗,作为曾经年轻人心中“只可远观”的品牌,现如今也终于和年轻人打成一片,销量上虽然没有跻身头部,但是相较于之前靠不可言说的部门吊着,也算是在市场上有了长进。

两极分化的市场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朋友仍然对亲民汽车市场抱有希望,毕竟我们不能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分析市场环境。只不过摆在面前的尴尬局面,让很多二三线自主品牌踌躇不前。要么实现上文所说的高端化,要么就彻底扔掉这个念头,转而打造更为接地气的产品,来实现“量”上能够带来质变。

这个时候五菱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虽然五菱曾经也试图进军高端市场,但发现自己实在有心无力之后,转而去打造更亲民的产品,来抢占仅存的下沉市场份额。宏光MINI EV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凭借亲民到极致的售价,让很多购车预算有限、亦或者是为家里增添第二辆买菜车的朋友们“大呼饥渴”。

然而,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不可复制性,缝隙就那么大、填上了就没了。

至于夹在中间的一些自主品牌,不高不低,产品售价即不能说贵,又不算是真正便宜的自主品牌,在这场变革中就非常难堪了。不用我在这里点名是那些品牌,事实上除了头部企业和低端市场上的五菱,中间夹杂的一些自主品牌才是真正难受的。

合资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

“十万以下买自主,十万以上买合资”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如今已经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来区分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应该如何选择。如果说非要找一条分界线的话,那么20万元左右的B级车和售价超过20万元的SUV将会是主流合资产品最后的一道防线。

毕竟再往上就BBA了,对于年轻人来说,一旦越过这条线,他们也会被品牌实力“蒙蔽双眼”,宁选凤尾、不做鸡头。我并不是建议这样的风气,而是当今的市场环境固然如此。

这种现象在销量榜单中尤为明显,抛开热销的几款自主车型,合资车主力产品分别是CR-V、XR-V、途观L、RAV4,紧接着就是奥迪的Q5L和奔驰GLC,宝马X3落后一些,但也没有差到哪里去。这就说明,越是夹在中间的产品,在未来越不讨喜。

结语:尽管我一贯支持自主品牌高端化,去抬高身价,但有一个前提是强化产品力。目前看来口号喊得震天响、营销手段也有明显的进步,产品型格越来越深入人心,但产品力真的对得起今天这个售价吗?这些售价捅破天花板的自主汽车,是不是都得到了完整的进化,还是有些产品仍旧在原地踏步,这个才是当下年轻人要擦亮双眼格外关注的问题。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