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特斯拉宣布弃用雷达,美国各大安全机构纷纷将其“拉黑” ​

2021年05月28日 20:06:04
分享到:
来源:DearAuto

特斯拉本周宣布,决定从5月开始取消北美版2021款Model 3和Model Y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其辅助驾驶系统将会采用纯视觉识别完成。之后,美国多家机构做出反应,称不再为特斯拉部分车型的安全背书。

多家机构取消特斯拉安全评级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官网显示,4月27日及之后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车型,将不再获得该机构的对其多项功能的安全检测标识,包括前向碰撞警告、车道偏离警告、碰撞迫近制动和动态制动支持等。

美国非盈利组织《消费者报告》和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也宣布,暂停对特斯拉这些车型的一些关键安全背书。

《消费者报告》表示,不再把2021款特斯拉Model 3列为“首选车型”。该杂志高级主管杰克·费舍尔(Jake Fisher)称,“汽车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去除汽车的安全特性是极其罕见的,哪怕只是暂时性的。”

费舍尔指出,2021年销售的乘用车中,有四分之三都标配了紧急制动和前方碰撞警告功能。“如果特斯拉恢复所有功能,便可重新赢得该杂志的安全推荐。”

而IIHS则准备取消Model 3的“首选安全车型+”头衔,并计划对特斯拉的新系统进行评估。

汽车制造商与潜在客户的沟通,通常将这些颇具影响力的行业荣誉作为自己的优势,失去上述机构的背书,可能会影响特斯拉的销售和营销实力。当然,作为“特斯拉教”教主,埃隆·马斯克对此并不在意。

雷达是智能驾驶重要组成部分

话说回来,特斯拉取消雷达的举措,为什么会引起美国各大机构的反对?没有毫米波雷达,对特斯拉车型的智能驾驶和安全可靠性会有很大影响吗?

马斯克和“特孝子”们想必会说问题不大。事实上,多传感器融合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一直是业内长期秉持的观点理念,但特斯拉Autopilot以及FSD似乎不停地挑战这一观点。

由于汽车运行环境复杂、速度快、对象多,又需要实时对周边环境进行细致全面的监控,而不同传感器之间的性能差异比较明显,所以提升感知系统冗余是开发的重点。

众所周知,想要一个系统变得安全可靠,关键是把这个系统做得足够“冗余”,尤其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更需要做“加法”。因为汽车与手机不同,手机卡顿/死机尚可重启,汽车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再也没有重启的机会了。

特斯拉恰恰相反,它不断地在为汽车做减法:大幅压缩生产制造工序、缩减测试环节等,这一切都是为了降低成本。

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马斯克为何多次公开唱衰激光雷达(高成本),并坚定地拥护纯视觉派感知方案。

尽管马斯克是“纯视觉派“,但他还没有完全摒弃雷达。其实,雷达甚至一度被认为是特斯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斯拉在2016年发表的一篇博文中写道:

“自动驾驶仪最重要的升级将是使用更先进的信号处理,利用机载雷达生成世界的图像。2014年10月,作为Autopilot硬件套件的一部分,雷达被添加到所有特斯拉车型上,但只是作为主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系统的补充传感器。经过仔细考虑,我们现在认为,它可以用作主要控制传感器,而不需要摄像头确认视觉图像识别。”

此前特斯拉Model 3设计的传感器套件中,就包括了“8个摄像头、1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分布在车身周围,毫米波雷达位于正前方保险杠的位置,相关参数如下图:

特斯拉之前的传感器布置方案与参数。

特斯拉北美官网最新展示页面上,FSD的介绍仅保留了视觉和超声波传感器部分,之前的毫米波雷达性能展示信息已被撤掉。

众所周知,摄像头难以胜任在恶劣天气下的工作,在能见度低的时候,雷达可以为车辆提供额外的数据和补充,以一种更强大的方式来检测和避免道路上的障碍物。

因此,市面上的车型一般都会在前向采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方案。特斯拉也在一次事故后加装了毫米波雷达,使识别更加准确。

特斯拉增加毫米波雷达使识别更加准确。

不过,毫米波雷达并非完美产物,其最大缺陷是分辨率有限,不擅长识别物品类型。为了改善传统毫米波雷达的分辨率性能,曾经有消息传出,特斯拉会使用4D毫米波雷达,来避免当前毫米波雷达造成的问题。

4D毫米波具备更精确的角分辨率,理论上能帮助自动驾驶解决很多幽灵刹车和静态障碍物漏检的问题,但毫无疑问,这是增加额外的硬件成本。如今看来,特斯拉显然已经放弃毫米波了。

“纯视觉”适合中国道路吗?

纯依靠视觉算法的自动驾驶,并不太适合中国。高度依赖摄像头和消费电子的开发思路,或难以达到智能驾驶的冗余和可靠性要求,无法在对智能驾驶日趋严格的法规约束下落地。

目前,特斯拉仍打算在Model S和Model X车型以及中国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中保留毫米波雷达。与此同时,中国汽车行业也正在努力攻克冗余问题。

综上所述,人类创造的任何系统都有失效的风险,只有冗余才是保障安全的底线。与特斯拉不同,中国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企业都在谨慎面对智能驾驶的一系列问题。

如今,更是有中国车企将冗余提高到了全系统级别。比如长城汽车去年发布的“咖啡智能”平台,就为高阶自动驾驶设计了六大冗余系统,包括感知冗余、控制冗余、架构冗余、电源冗余、制动冗余和转向冗余,全面保证在行驶中的安全性。

诞生于“咖啡智能”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WEY摩卡,还采用了“3个固态激光雷达+8个毫米波雷达+7个800万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的超强硬件布局,并匹配高精地图。

需要注意,这可是全球首个量产的车规级全固态激光雷达。没错,全球首个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不是来自新势力车企,也不是电动车,而是WEY造出来的一款燃油车!某些同行应该被狠狠打脸了吧。

依靠这一套全冗余方案,咖啡智能可实现多种高级智能驾驶功能,包括手势挪车、智驾助手、智能泊车等等,而长城也宣布,今年将在WEY摩卡身上实现L3级智能驾驶,并在今后两年逐步实现L4级多场景覆盖。

可以预见,在智能驾驶普及过程中,无论从伦理、法律还是保险等多方面考虑,机器(智能驾驶系统)都会被严格的约束和要求。未来,“驾驶员自己操作失误”这种借口或将不复存在,车企必须为自己的智能驾驶汽车负责。如果不解决冗余和可靠性问题,再酷炫的功能也无法适应智能驾驶时代。

文 | 葫鹿娃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