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站在未来看现在,6家主流车企对十四五的审视与实践

2021年06月22日 15:03:03
分享到:
来源:帮宁工作室

如何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和互联网的思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整理 | 葛帮宁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编者按

中国汽车如何实现从大到强转变?中国品牌如何向上突破?新能源汽车如何全面市场化?如何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增强中国话语权?政府、行业、企业如何联动达成双碳目标?

2021年6月18日下午,在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主题论坛——“主流企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战略”环节,中国一汽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柳长庆、上汽集团规划部总经理潘吉明、长安汽车战略规划部总经理余成龙、广汽集团战略研究部部长黄智雄、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王琅等借发布企业十四五规划之际,就上述话题进行探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就“十四五汽车产业发展建议”主题发表演讲,涉及相关背景、总体发展形势判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及发展措施建议等相关内容。

叶盛基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中国品牌市场竞争力不足;二是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三是产业链短板问题显著;四是发展面临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弱;五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社会资源禀赋矛盾日益凸显;六是产业治理体系及管理水平有待优化和提升。

根据现实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对中国品牌专项支持;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促进智能汽车规范有序发展、科学发展;建立完整科学、有效控制的产业链体系;希望汽车行业作为双碳实施的先行产业;全面推进汽车产业低碳发展。

本场研讨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主持。帮宁工作室将中国一汽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奇瑞汽车6家主流车企对十四五的思考与实践编辑整理如下,希望业界能从中受益。

中国汽车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支持,迄今已举办10届。本届论坛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主题论坛和同期活动组成。

▲中国一汽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柳长庆

01. 中国一汽

红旗售百万辆,解放世界一流,奔腾加速调整

中国一汽十四五战略目标是,营收过万亿元、红旗品牌销量超过百万辆、自主品牌超过200万辆、新能源汽车超过100万辆。创新体系和生态实现行业一流,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

具体来看,重点围绕自主品牌跃迁成长、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加快新兴业务发展、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世界一流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提出11个重点发展任务和25个专项工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展现担当,自主品牌跃迁成长。

红旗品牌完成世界一流主体发展格局构建,2025年销售规模力争超过百万辆,树立自主高端品牌标杆。

解放品牌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载重汽车领域保持国内领先优势,实现世界一流。

奔腾品牌加速调整,开创一条主流乘用车新型发展道路,2025年销量超过60万辆。

二是,自立自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全面落实创新·2030中国一汽阩旗(R.Flag)技术发展战略。聚焦电动化、智能网联化、驾乘体验化和安全健康化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原创技术策源地。

2025年实现从点到线、面、体全维技术创新突破,产品技术同步领先,整车与系统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是,追求极致,持续推出爆款产品。

坚持质量是生命,成本是保证,速度是关键的理念,统筹抓好质量、成本、速度三个关键因素,做到策划即一流、投放即热销。

“十四五”期间,红旗、解放、奔腾三大自主品牌计划投放60款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体验需求。

四是,转型升级,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领先。

“十四五”期间,中国一汽将投放50款以上新能源车型,其中,自主品牌30款以上。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20%以上,智能网联汽车L2级渗透率达到50%,L3级渗透率达到10%,L4级渗透率达到0.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五是,绿色融合,建设世界一流生态。

推动EcoLin5未来型绿色智慧城市汽车生态系统落地,即以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为核心,融新型消费链、智能绿色交通出行链、智慧能源链、新基建链等协同并进发展综合解决方案。

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实验室、基础应用实验室等,构建创新创业朋友圈。

六是,加快布局,打造安全可控产业链供应链。

围绕电池、电驱、智控、智驾、智享五大领域,按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四大路径布局。快速推进零部件产业链资源布局和生态建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

七是,卓越管理,打造世界一流体系。

“十四五”期间,中国一汽将构建理念先进、逻辑清晰、要素完备、作业落地、方法创新卓越管理体系,建立全程全域、实时在线、及时分析、智能管理领先数字化体系。

以大研发协同体系、大制造智能体系、大营销创新体系、财务一体化平台为核心,形成落战略、统资源、强监督、控风险、优功能统一管控体系平台,以及安全、先进、高效的数据智能运营体系。

上汽集团规划部总经理潘吉明

02.上汽集团

跻身全球车企前五

“十四五”期间,上汽集团总体目标是,跻身全球汽车企业前五位,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万亿级汽车集团,争创世界一流汽车企业。

与量的目标相比,上汽集团更注重结构优化带来质的转变。“十四五”期间,上汽集团要实现四个转变:

品牌结构从合资为主向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鼎势发展,自主品牌全球销量占比超过50%。产品结构从传统汽车向电动智能网联发展。市场结构从国内为主向深耕国内与拓展海外并重发展,目标是2025年比2020年翻两番。业务结构从制造为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并举转型发展。

加快打造“人”的移动出行平台,基于“车”的便捷服务平台,基于“物”的高效运输平台,满足用户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成为上汽集团向移动出行综合服务商转型的主要载体。围绕客户使用全周期深挖金融需求,到2025年,上汽集团服务营业收入贡献占比超过12%。

在发展动能上,构建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双轮驱动”。

做强自主品牌新动能,围绕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从用户体验创新出发,推动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变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加快标志性项目落地。

上汽集团已推出智己汽车和R汽车,以新品牌卡位高端市场。其中,高端智能纯电品牌智己汽车,3款全新车型分别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陆续推出。新势力国家队R汽车,两款全新车型将于2022年落地。

Robotaxi项目基于自研线控底盘的L4级智驾技术,可以实现特定区域智能驾驶功能。该项目将于今明两年在上海、苏州和深圳陆续示范运营。

洋山港5G+L4智能重卡项目。今年智能重卡将不断优化迭代智能驾驶算法,推进新能源动力系统切换,启动规模化商业运营,计划全年完成4万标箱运输任务。

第二,加快关键能力建设。

新能源方面,做强新一代电动车平台,解决好电动车用户关键痛点。

2021年年底,投产新一代动力电池系统。技术上有针对性地解决,一是高安全性、零热失控。二是实现可快充、可快换、可升级,彻底解决充电焦虑。三是实现高性能与低成本平衡。

固态锂电池方面,与合作伙伴一起,于2025年推出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面向商业应用的固态锂电池,技术全球领先。

燃料电池方面,重点突破膜电极、双极板、空压机等核心技术,建立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竞争优势。实现全产业零部件及材料国产化。

智能网联方面,以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为目标,全域核心软件自研,为汽车注入灵魂。

全面布局智能网联能力,体系化推进。通过全域核心软件自研,加强对SOA软件平台和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等智能汽车大脑和灵魂的自主掌控。

第三,跨界合作、优势互补,共建共赢共享生态。

产融结合的生态朋友圈,将成为上汽集团最大资源。我们不仅参股QuantumScape、SolidEnergy、清陶等,还在下一代锂电池技术领域布局。入股Momenta,成为除创始团队外最大股东,共同开发智驾算法。投资地平线、黑芝麻、晶晨半导体、智芯半导体等十几家芯片设计公司,加快汽车芯片产业链布局。

与跨界伙伴加强紧密合作。与阿里、腾讯、OPPO等拓展互联网生态合作。与华为、英伟达、Mobileye、Tech合作,形成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系统解决方案。

合资企业传统动能焕新方面,主要做三件事。

其一,充分利用合作方在电动智能方面资源,加快引进更多高端产品和电动智能新品,持续优化产销结构。

其二,持续提升本土研发能力,更好满足中国市场用户需求。

其三,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在新零售、智能制造、数字研发等方面实现突破。

体系建设上,要做实两个支撑。第一个支撑,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

“十四五”期间,上汽集团将以“一个中心”(以用户为中心),“三个数字化方向”(产品数字化、体系数字化、生态数字化)和五大数字技术能力,构建数字化转型整体框架。

第二个支撑,不断深化机制变革。

用户导向方面,智己推出CSOP;R品牌独立运作;MG品牌众筹和数据营销;上汽大众ID电动车和上汽奥迪代理制模式;上汽通用建立独立新能源团队——这些都是从市场营销端拉动业务模式、组织架构、运营机制等方式改变,让上汽集团真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

分拆上市方面,上汽集团下属14家科创型公司,正积极筹划登陆资本市场,以改革激发创新转型的内生新动力。其中,捷氢科技、中海庭、联创电子等企业,计划3年内陆续完成分拆上市。

上汽集团计划对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等五大中心,实行公司化、实体化运作,积极推进市场化融资。

跨界引才方面,运用项目制、首席顾问等合作新模式,吸引更多跨界领军人才,实现对外脑的“为我所用”,共建开放合作新型朋友圈。

长安汽车战略规划部总经理余成龙

03. 长安汽车

建成“新汽车+新生态”产业

长安汽车坚定不移地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形成“新汽车+新生态”产业公司,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品牌。到2030年销量达到500万辆,其中,长安系品牌销量达到350万辆,80%是自主产品。

“十四五”期间,长安汽车聚焦四个维度发力。

一是,以软件定义汽车产品及服务为契机,打造极致客户体验。

刚才师建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秘书长谈到“软硬结合”,我完全赞成。更要强调的是,提供给用户的产品不是一次售卖的硬件产品,而是长周期、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

加速由提供一次性硬件产品向提供生态产品、软件产品拓展,使科技生活更有趣,让用户体验更舒心。

二是,加速推进“北斗天枢”2.0,提升科技实力。

依托“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长安汽车拟每年实现1-2个领先智能场景首发应用,明年争取实现L4级智能网联汽车。

从产业链、安全、稳定角度考虑,在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为满足用户创造体验场景需要,携手国际领先合作伙伴,构建新的半导体产业能力。

三是,进一步推进“香格里拉”计划。

加快低碳产品、低碳制造、低碳产业发展,应用清洁能源,实现能源智能管控,推动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基于已有两大平台架构(一个方舟,一个CHN),打造三大平台,未来5年,推出全系列自主板块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

四是,构建全新商业模式。

长安汽车正在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携手战略伙伴,构建“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新型商业模式。实现与用户及合作伙伴直通直联,开启产业互联共赢新时代。

▲广汽集团战略研究部部长黄智雄

04. 广汽集团

实施“1615”战略

“十三五”期间,广汽集团销量突破200万辆,年均复合率达到95%。

2017年4月,广汽集团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突破,在广州番禺倾力打造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总投资450亿元,占地7500亩,规划形成智能制造区、创客区、汽车小镇三大功能区。

其中,智能制造区包括已建成投产的广汽Aion智能生态工厂,以及正在建设的三电和整车相关的核心零部件项目。

创客区以打造开放创新系统为目标,目前已吸引广东智能网联创新中心落户。

汽车小镇定位智慧交通与智慧生活示范区,今年将投入使用,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生活最佳应用场景。

广汽Aion通过聚焦打造纯电专属平台,先后推出Aion S、Aion LX、Aion V、Aion Y等明星车型。首次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模式,Aion S车型私人定制比例提升到50%。

“十四五”期间,广汽集团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自主创新和合资合作不动摇,持续通过改革创新、强化全价值链能力,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目标,塑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具体讲,要全面实施“1615”发展战略。

完成1个目标。到2025年,广汽集团将挑战产销量350万辆,总营业收入超过6000亿元,利税总额超6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市场占有率超12%,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整车产销规模超20%,成为先进的移动出行服务商。

夯实6大板块。做强做实研发、整车、零部件、商贸、金融、出行服务板块,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现5个提升。在电气化、智联化、数字化、共享化、国际化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同时,要夯实以下根基。

其一是,强化核心技术研发体系。

加快智能网联技术开发。通过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打造实现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核心技术两个领先的自主研发核心体系。

构建自驾技术、智联终端、云平台、智慧座舱及电子电气架构五大支撑平台,掌握AI人工智能、5G、软件定义汽车、大数据、信息安全及整车架构六大核心技术。

2023年,L3级自动驾驶汽车大批量应用。2024年,推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2025年,实现特定场景下L4级智能驾驶商业运营。

围绕纯电动2.0平台和全新全球平台模块化架构,持续打造高品质纯电车型和混动车型。2025年,实现自主品牌全系列产品电气化。

其二是,聚焦主业夯实整车根基。

坚持自主创新和合资合作双核驱动发展战略。采用“两优、两专、一稳、一突破”发展战略,做强做大整车板块。

“两优”指持续推进与本田汽车和丰田汽车的合作广度和深度,做大做优广汽本田、广汽丰田,打造国内一流标杆合资企业。

“两专”指充分发挥JEEP、三菱世界级专业SUV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将广汽菲克、广汽三菱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品牌。

“一稳”指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对广汽传祺采取稳中求进战略,聚焦混动化技术方向,打造差异化新优势,持续推进品牌向上。

“一突破”指专注极致用户体验和贴心服务,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加快突破。

其三是,构建促进整车板块发展的零部件体系。

自己干。聚焦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解决卡脖子难题。正在自主研发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能量密度达280瓦时/千克,目前处于小规模试产阶段。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正有序开展,计划今年7月小批量示范运行。自主研发的石墨烯超级快充动力电池,可实现8分钟内完成电量从5%到85%快速充电。

一起干。抓住新四化发展机遇,顺应软件定义汽车潮流,通过并购、合作、联盟等方式,加快布局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电子电气等软硬件融合新兴业务,塑造零部件板块长期竞争力。

其四是,提升商贸服务竞争优势。

围绕主业优化商贸业务布局,积极推动业务整合,创新营销模式,做精传统经销商,做强汽车物流业务,做活汽车后市场。同时,构建金融生态圈,强化产融协同,为实现全集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其五是,创新发展移动出行。

聚焦“立足湾区、面向全国”核心策略,锚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移动出行引领者定位,着力拓展出行细分市场。探索为用户提供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为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搭建全新出行平台,融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领先出行服务新生态。

其六是,加快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

集中资源聚焦营销数字化应用场景,为业务赋能。以数字化精准营销和个性化特色服务,打造卓越客户体验。

就像曾庆洪(广汽集团董事长)董事长所讲,我们要用“e-TIME”理念,推动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塑造广汽品牌差异化竞争优势。

通过做实业务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和数字化创新,逐步打造全价值链智能运营体系。通过对人、车、场、大数据的挖掘和运用,促进产品和服务数字化以及数据产业化,向数据驱动的科技公司转型,构建未来发展动能。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

05. 比亚迪

全面电动化

比亚迪“十四五”发展规划,主要是全面电动化的创新思考。

产品战略。“十四五”期间,比亚迪将布局更多产品,加速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替代。

比亚迪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发布“7+4”全市场战略。其中,“7”代表7大常规领域,包括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等。“4”代表4大特殊领域,包括机场、港口等专用车型,实现交通领域全面低碳化。

全市场战略就是分领域、分阶段有序推进全面电动化。第一步,推动公交电动化、出租车电动化。第二步,推动城市物流、环卫车电动化。第三步,推动私家车全面电动化。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两条腿走路。插电混动满足家庭第一部车需求,纯电动面向家庭第二部车需求,两者是完全并行的技术路线。

市场布局方面,比亚迪重点关注三大市场。

家用代步市场。有“元”、“e”等入门级车型,后续将推出更现代智能的入门级车型。

中端高品质市场。已布局“秦”、“宋”系列产品,根据市场偏好,后续将推出一系列个性化竞争力产品。

高端智能豪华市场。“汉”、“唐”获得良好表现。

插电混合双模产品方面,采用DM-p和DM-i双平台战略,主要考虑性能和经济性两方面。DM-p主要考虑技术特性,是四轮驱动的动力强劲,适合追求更好的驾驶乐趣,比如唐百公里加速为4.3秒。

DM-i主要考虑节能、高效,适合追求更低行车能耗用户。秦Plus DM-i最大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245公里,亏电或者没有电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可做到3.8升。

纯电EV产品基于纯电专属平台布局,大幅度提升各级别车型竞争力。为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细分为,主打经济型的中小型纯电平台和主打高性能的大中型平台,前者采用前驱形式,后者以后驱和四驱两个平台为主。

品牌思考。基于多品牌策略,进行差异化定位,是未来发展应对策略。

唐和汉已经突破自主品牌定价和销量天花板。这充分证明,只要有核心技术、优秀产品,同样能得到市场认可。比亚迪将在此基础上思考高端品牌定位。

凭借领先电动技术,比亚迪吸引戴姆勒集团、丰田汽车、滴滴开展技术合作,开创我国汽车核心技术向国际顶尖企业输出之先河。未来,多样化品牌合作将是重要方向。

技术战略。电动汽车在空间、动力经济性、操控性能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在安全、续航、充电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痛点。

电动化创新方向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围绕电动化技术优势,不断转化为产品、产品力。二是,解决电动化技术痛点,持续改善用户体验。

基于此,比亚迪重点思考以下几个方向。

纯电-专属平台。这是电动化核心技术创新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下一代高性能、高安全纯电专属平台开发,充分发挥电动汽车在空间、操控等方面优势,将安全、成本、续航等性能提升到接近燃油车同等水平。纯电专属平台将大幅提升车型产品力。

驱动-分布式控制技术。分布式控制技术可实现轮端驱动,自动独立控制,加上与底盘纵向和横向控制相结合,实现更快更安全制动响应。

充电-高电压电流快充技术。相比传统燃油车,电动车存在充电慢问题。在充电基础设施普及过程中,发展高电压、大电流充电是重要技术路径。目前研究的高压快速充电技术可实现,充电5分钟增加续航150公里,将大大改善电动车体验。

热管理-宽温域热泵技术。冬季续航衰竭是影响电动汽车向北普及的核心因素,这是比亚迪重点研究方向。寒冷环境下,如何通过热泵技术提高乘员舱、动力电池、驱动总成等能量,进行热量高效综合利用,解决零下25度以下供暖和能效/能耗问题,是下一步重点研究课题。

电池-结构创新技术。电池是电动汽车核心系统,2020年行业陆续发布电芯直接成包的C2P电池技术,通过电池结构创新实现电池体积和利用率提升。

比亚迪2020年推出的刀片电池为例,电池包体积利用率从40%提高到60%,续航里程大幅度提高,解决了续航里程和安全之间的技术矛盾。

电池结构如何进行再创新?电芯直接与车身底盘进行集成,是行业重要研究方向。通过深度集成,可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和整车钢度,有效改善NVH各方面性能。

电池-固态材料体系。现有电池材料体积、能量、密度接近技术瓶颈,很难大幅度提升。固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以达到450Wh/kg,更安全,更长寿命,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升级方向。

智能化技术领域,比亚迪坚持生态开放,重视智能化基础工程建设,加强行业资源整合能力提升。通过集成最先进智能化技术,快速为产品创新赋能。

比亚迪将把电动化变革思考引入到智能化创新中。电动化技术已进入快速成长期,而智能化技术仍处于孕育阶段,既面临功能需求增长、成本快速下降的压力,又面临多样化技术路线选择。技术瓶颈和不确定性关乎行业下一步发展。

对智能汽车而言,除传统机械层面,还包括硬件层、软件层、生态层。其中,硬件层和软件层是智能化基础工程,与整车安全密切相关。

有部分企业过度关注上层应用体验开发,而忽略底层基础工程建设,导致车辆存在安全失控风险,值得关注和警惕。

硬件方面,比亚迪采用集中式预控制器EEA电子电气架构,将原先分散控制按照功能分成四大控制域。单一CPU转变为充电能力更强的多核CPU,系统充电能力更强,大幅提升控制性能。

软件层面,比亚迪开发基于软件分层的车用操控系统,基于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完全结构,应用程序可以实现跨平台复用。未来,电动汽车将成为可持续化生命体。

智能汽车市场热度很高,但整体占有率还很小。真正结合高阶层智能化功能很少,愿意妥协不成熟智能化技术的用户有限,看重安全、品质、口碑的用户仍占绝对主流。因此,比亚迪选择以安全为先的智能驾驶技术路线,首先解决安全风险,快速提升智能化技术应用。

对于好智能驾驶技术而言,感知融合和基础控制技术同样重要,底盘横向和纵向控制技术跟安全密切相关。比亚迪研究环境感知与基础技术控制的融合,预留好一车集成接口,可以快速集成行业高级别、高阶层的智能驾驶技术,包括高算力计算平台、激光雷达等核心技术。

智能座舱方面,要像智能手机一样,具备很强的品牌识别性。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驾驶员仍需专注前方,智能座舱很难发生直面变化,需要围绕车载使用场景提供差异化方案,给用户更好体验。

汽车逐步从功能产品进化到智能化终端。从智能手机发展历程看,要实现丰富差异化体验,并将整车硬件能力和软件化提升,向行业内开放应用层,从而为消费者开放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对汽车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外兼备,企业内部基于产业整合技术理解,企业外部面对不同产业加速融合。强强融合才是高效创新方式,强大的整车集成能力是创新的基石。

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王琅

06. 奇瑞汽车

实现中国领先

奇瑞汽车对“十四五”的思考,核心是客户至上,总体目标是实现中国领先。

包括三层意思。引领其实就是企业变革,企业变革核心在于,如何体现客户至上,如何进行开放创新,如何进行二次创业,这是引领的核心思想。底座是打造数字奇瑞,构建工业互联网+消费电子化两大核心框架。四个支柱分别是价值创造、创新驱动、全球布局和开放合作。

企业变革包括两翼:一翼是体制的改变。奇瑞汽车完成股权结构调整,有了新发展活力基础。一翼是文化传承。奇瑞汽车能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创新思想。

20年前,如果从战略角度思考,安徽芜湖不会有这样的汽车企业,所以早期,领导用创新思维让奇瑞汽车发展起来。

现在跟20年前一样,行业形势发生变化,奇瑞要继续用创新思维,重新审视未来发展,用二次创业心态面对“十四五”。核心在于管理与思维模式创新,而客户价值至上和互联网思维则至关重要。

打造独特的客户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变革思想。过去基本是传统价值链管理,现在要全价值链共同面向客户、经营客户。过去是职能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现在用项目制、品牌制、产品线管理。企业管理过去强调流程至上、层层审批,现在要迈向快速迭代、敏捷高效方式。

价值创造核心包括几块内容。

一是打造鲜明的品牌性格。

过去几年,一些品牌异军突起,包括新造车势力,特点是品牌性格鲜明。品牌性格鲜明的基础在于,它瞄准一小波客户,而非广泛客户,非常具有针对性。

奇瑞汽车而言,过去已有星途、奇瑞、捷途、凯翼、凯瑞等品牌。“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品牌更锐利。每个品牌瞄准自己的目标客户,与之形成共鸣,让品牌性格更鲜明,品牌更锐利。

二是固有平台持续升级,特别是新能源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集团层面则要平台化发展。

三是打造直接面向客户的运营平台。企业必须站在一线,直接与客户互动,其他都是合作伙伴。不仅要直面客户,还要构建数字化平台,使服务更敏捷,包括通过运营平台来拉动企业。

创新驱动包括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移动出行等几方面。

奇瑞新能源产品不算多,要集中精力面向精英阶层打造智能、精致、活力的独特价值,锁定一小波目标客户群,使新能源品牌更具针对性、性格更鲜明。同时创新理念,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智能网联方面,行业经历了好几波发展浪潮,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最早的智能网联是有啥用啥,主机厂提供什么,客户就用什么,交互比较简单。

最近几年,智能网联体验较好,客户有一定自主选择,这是第二个阶段。这方面新造车势力做得不错,星途智能网联产品体验也不错。

现在进行到第三个阶段,基于场景和客户体验,对不同场景的体验要求,提供如影随形的服务,相当于私人管家。“十四五”期间,奇瑞汽车希望在这一阶段取得领先优势。

自动驾驶也一样。大家通常讲,L4的灵魂、L2的样子,真正L4全面铺开还需要时间。“十四五”期间,奇瑞汽车要加速第三阶段自动驾驶落地。

移动出行和共享出行这块,奇瑞汽车通过麦卡出行一直在做尝试,接下来要进行区域试点。麦卡出行本身就是开放平台,并不完全用自身产品,我们希望在共享出行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上做尝试。

全球布局方面,过去奇瑞汽车在全球很多地方做过尝试,遵循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基本原则。对于固有市场,做好走上去挑战很大。所以,要加强本土化研发、本土化供应链、本土化制造,考虑战略性新市场。

开放合作方面,合资业务一方面要坚定地支持捷豹路虎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与各势力开放合作,包括百度、华为、讯飞、海尔等,不同领域、各个层面都有战略性合作。“十四五”期间,希望能在这些领域有所突破。

打造科创孵化平台,让有技术有人才的初创公司,跟我们一起成长。在这种孵化平台上,凭借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和互联网的思维,诞生出更多有竞争力的新兴企业。

数字奇瑞包括两块——工业互联网和消费电子化。

工业互联网不是过去讲的黑灯工厂,或者仅仅停留在车间工厂的概念,而是把产业连接起来,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让上游资源重新配置。平台则通过数据驱动,从最初的产品定义开始,到研发、供应链、合作伙伴、物流等,包括制造,都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运行。

下游就是消费电子化,或称为直接面向客户的交互平台,让用户在平台上实现买车、用车、出行的在线平台,和线下无缝对接。“十四五”期间,奇瑞汽车发展基石就是打造数字奇瑞,获得领先优势。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