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绿牌”不送了,谁还会买新能源车?他们一直这么鞭策自己

2021年07月13日 20:36:01
分享到:
来源:上海汽车报

更高的效率,换挡更平顺,成本却要“断崖式”下降,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命题,但却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当下,车企必须要完成的课题。

2019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由于补贴退坡而导致销量连续下滑的这一年,上汽交出了答卷:第二代EDU插电混动系统。该系统在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系统成本下降40%,成本的下降幅度大于国家补贴退坡的幅度,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从零起步,到如今的迭代升级,第二代EDU的诞生过程,是捷能公司不断自我打磨的过程。多年来,对技术创新的坚持,换来了今天的硕果:该技术获得了“上汽集团2021年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蝶变升级

不靠补贴靠自己

时间回到2009年,承载着上汽突破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的使命,捷能公司成立了。

“最早,我们估算搭载第一代EDU的汽车销量。当时,上汽乘用车销售负责人对我说,一年有500辆的供应就够了。这个数据在今天看来,简直小得不可思议。”回忆起当年,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汽技术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总经理朱军感慨万分。

从0到1,如今,搭载上汽第一代EDU的车型已卖出了15万辆以上,上汽新能源汽车产品“动力响应好”“能耗低”“费用省”的形象深入人心。这让捷能公司对深化技术创新,不断迭代升级充满了信心。

尽管市场反馈良好,但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每一位捷能员工的心头:当补贴没有了,“绿牌”不送了,你还愿意买新能源汽车吗?

“我们的使命是造出不依赖补贴政策的新能源汽车。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成本更低,技术更强。”朱军直言。归根结底,是要从根源上为消费者提供物有所值的产品:插电混动汽车的体验要和电动车一样好;用油的时候,油耗要比燃油车更低,动力要比燃油车更强劲;同时,车辆购置价格要和燃油车相当。

在这一使命的驱动下,第二代EDU项目启动了。从底层软件的设计、芯片的选取开始,到电机、电子管理系统的开发、制造,通过第一代EDU项目的积累,这些核心能力都已掌握在上汽自己手中。“从长远来看,我们是有持续生命力的。我们可以整合世界上最好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资源,并且不会被别人掌控。这也是上汽的底气。”朱军说。

独门技术

成本下降40%,性能却更好了

“第一代EDU采用了双电机,成本比较高。虽然当时市场上有不少单电机的解决方案可以降低成本,但这些方案在性能上都有难以突破的瓶颈。”捷能公司EDU总工程师葛海龙告诉记者,“比如,德国企业一般采用的是P2混动系统,但P2尺寸受限,电机功率做不大;比亚迪采用P3混动系统,但P3 与车轮相连,电机转速上限将会限制车辆性能。”

“首先要找到更好的技术方案,不然再便宜也没有用。”葛海龙坦言。

在技术创新面前,捷能公司就是一个死磕自己的“完美主义”者。葛海龙用“一波三折”来形容第二代EDU整体方案成型的过程。他向记者提起了研发过程中的一段往事:曾经,有一版方案都已经进入了样机阶段,就是因为性能还没有达到他们的理想状态,被捷能公司自我否决了。“我们在研发过程中会不断到外面拓展眼界,汲取新的技术。当时就是觉得能做得更好,虽然很痛苦,但还是决定重新做方案。”他说。

最终,第二代EDU突破了单电机方案的技术瓶颈,形成了独有的方案。“结合了P2和P3,相当于一个P2.5的方案。原来单电机上的一些技术痛点,现在都解决了。”葛海龙说。

第二代EDU的背后,是多项“独门”创新技术的支撑:在平行轴布局的紧凑结构下,实现发动机6挡变速、电机4挡变速,并可实现0.2秒跑车级响应速度,换挡更平顺;采用4层Hair-pin绕组技术,电机功率密度最大提升20%;搭配国内首款独创的动态油冷式热管理技术,直接、快速地将热量带走,让电机更高效。

数据显示,第二代EDU在成本下降了40%的同时,性能获得大幅提升:相较于第一代EDU,第二代EDU的系统功率从168kW提高到了224kW,综合油耗从1.5L/100km下降到了1.1L/100km,纯电续航里程从53km提高到了70km。

“第二代EDU的传动效率高达97%,业内能做到95%已经很不错了。”葛海龙颇为自豪,“10挡变速是个很大的亮点。不是说业内做不到,但我们能用更少的零件,更好地去实现。比如,一般10挡变速加上倒挡需要6个同步器,我们用了组合换挡的方案,将同步器数量减少到3个半。同时,通过我们的设计,让换挡更顺畅。”

事实上,从设计方案到制造,将这些“独门”技术带进现实,他们也迈过了无数的坎。“比如,我们的电机系统采用油冷技术,对油的特性非常敏感。我们甚至联合嘉实多和上汽变速器对油进行了独特的设计。”葛海龙说。

拓展边界

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的碰撞

全球汽车业正发生颠覆性变革,产业边界面临重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都会成为汽车产业的核心力量。在这样的变革下,捷能公司坚持创新探索,不断拓展自身边界。

当EDU遇上人工智能技术,会产生何种变化?在第二代EDU上,捷能公司还为用户带来了iEM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这套系统能根据导航提供的路况和环境信息,智能选择最合适的动力系统运行模式和能量回收强度,提升驾驶体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行程的系统效率。功能开启后,动力系统会自动根据整个行程的长度、预计车速、坡度值、拥堵等信息提前规划,调整发动机和电机的使用范围,进行用油、用电的最优化分配。

“通过与导航信息打通,当系统接收到前方拥堵信息时,会自动在畅通路段充电,在拥堵路段切换成纯电模式,因为在拥堵路段使用纯电模式更节能,发动机不用频繁启停或者长时间怠速产生高能耗,非常智能和人性化。”葛海龙举例说。

随着这套智能方案的落地,捷能公司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为此,我们进行了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也学会了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比如,原来我们只关注如何把电机效率做得更高。如今,我们会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经济性问题。”

为了更好地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闲下来就爱与网约车司机聊天,进行市场调研。“网约车司机要持续长时间驾驶,一般对驾驶性能都比较挑剔,但没想到,他们对我们这套系统反馈都很好,普遍反映十分省油,而且换挡平顺,驾驶体验也很好。”葛海龙笑道。

第二代EDU的成果并没有让捷能公司自满自足。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的布局,上汽是行业的先行者,打破了国外垄断。而如今这两年,造车新势力和国内自主品牌都在崛起,这让捷能公司充满了危机感。

“我们从来没有过于乐观。一直以来,上汽团队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往前走。”朱军坦言。

当补贴没有了,“绿牌”不送了,你还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吗?他们始终以这个“灵魂拷问”鞭策着自己。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