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比亚迪汉EV碰撞事件 你怎么看?

2021年07月26日 22:19:01
分享到:
来源:车文驿

说实话,要不是看到比亚迪针对汉EV碰撞事件发布的“义正言辞”的声明以及在微博上两位高管不约而同地“厉声”的反问与警告,我也许会错过这个有意思的事件。

昨天比亚迪发布声明对该事件进行了表态,主要在几个方面,重点是比亚迪怀疑电池冷却液被更换,因为颜色不对,另一方面,该媒体碰撞测试非主流、非权威,最为重要的是第三点,比亚迪方面希望媒体不要过度解读与恶意延展,否则将保留证据并追求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比亚迪的声明到两位高管在微博的高调转发评论,足以看出比亚迪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和坚决一致的态度。不过,从公关角度看,比亚迪声明的水平难以恭维。甚至有媒体有人坦言,比亚迪有自己给自己挖坑的嫌疑。

比如说,电池冷却液颜色(紫色or红色)的判断仅仅是通过照片对比,就得出“碰撞车被更换具有导电的冷却液后,车辆在剧烈碰撞后数天内冷却液渗漏,进而造成线路短路,并引发燃烧”。这种通过视频与照片就得出冷却液被更换的说法,不够严谨。

再有,声明最后一段提及的“过度解读和恶意延展”,这个过度解读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解读到什么程度是“过度”?

作为一个知名的、市值几千亿的民营汽车企业,即便算不上民族骄傲,但旗下众多车型完全可以称得上国货之光。如此情势下,比亚迪为何要“先发制人”地发出针对媒体的警告呢?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

当然,我很理解比亚迪的“苦楚”——在自媒体泛滥、标题党横行的当下,“比亚迪汉EV碰撞后起火……”、“比亚迪刀片电池还安全吗”这些标题的文章会冒出来,让比亚迪陷入负面舆论的漩涡。这是比亚迪最为担心的,所以才在声明最后进行了无奈的抑或是习惯性的“警告”。

目前看,这个警告很奏效,的确给比亚迪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但奏效的另一面,是不少媒体对比亚迪的这个警告的反感。

一定意义上说,比亚迪对安全感的追求是建立在某种强势态度以及警告之上的,而这也意味着,这种安全感的另一面是一部分人的“不安全感”。说到底,大家都焦虑。

在《心之道》一书中,作者阿伦•瓦兹说,对安全感的渴求和对不安全的感受是同一回事。一个以安全感的追寻为基础的社会,只不过是一场屏息憋气的比赛,每个人都绷得像一面鼓,紫胀得像甜菜根。

比亚迪声明,并不仅仅是比亚迪的声明,或许映射出的是当下整个汽车圈的一个潜规则的生态——焦虑——警告失风度,放任则必有危险。

就在比亚迪发布声明近24小时后,第三方媒体也发布了一份声明,水平在比亚迪之上,言简意赅,态度克制。

第三方媒体的声明对相关质疑测试的问题进行了回复,重点有两个,一是碰撞测试没有商业合作,否定了“被充值”,二是表达了碰撞测试有权威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也就是说,间接地否定了非主流、非权威测试的质疑。

显然,两份声明的态度是相对对立的,但真相却只有一个。到底是比亚迪想得太多,还是第三方媒体不够公允,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我想说的,只希望我上面的话不会被认定为“过度解读”,或者“恶意延展”。再有,对此事你怎么看?

注:图片源自网络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