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零跑继合肥之后,再获杭州青睐?

2021年08月19日 08:06:01
分享到:
来源:车经社

"新能源之都"的暗战

无论是华为与上汽之间关于汽车的"灵魂之争",还是去年至今,新能源和芯片概念受到资本的追捧,似乎都在不约而同地揭露一个事实,作为制造业代表的传统汽车产业在新的风口上,正面临重构与洗牌。

这些年,网络上关于"中国底特律"之争的声音逐渐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之都"的比拼。毫无疑问,围绕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布局,已然成为当下国内新一线城市竞争的重要风口,继上海签约特斯拉之后,合肥与杭州无疑是这一轮争夺的焦点。就在这明争与暗斗的背后,大家都明白,谁能争夺到"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名头,谁就会获得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未来,这一最具市场想象空间的产业光环,将成为城市对外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的最佳名片。城市之间的暗战往往不为人知,据笔者所认识的接近相关领域某位专业人士吐槽其工作压力,真实情况比车企的市场竞争激烈多了!

但是,"群雄混战"之下,也导致了一些抢夺资源、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负面影响。最典型的就是江西和江苏。2019年初,国家发改委点名批评江西省新能源投资过热。当时,江西的规划产能高达215万辆,而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也不过120.6万辆。仅仅江苏一省,去年一年就有赛麟博郡、拜腾三家造车企业相继暴雷,数百亿资产一夜蒸发。

相比之下,合肥与杭州举全省之力,无疑是这一轮竞争中的优胜者,至于谁能笑到最后,目前还难以预料,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个开放创新的的年代,合肥与杭州各具优势,合作与互补大于竞争与冲突,或许是一条更加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为合肥本地自媒体,客观地讲,据笔者所知,合肥这一波豪赌新能源的战略下手很快。

就合肥市的GDP总量来看,在过去20年中,堪称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其中前十年的发展基本上不显山不露水,也可以说合肥这一盘大棋实施了"两步走"的战略,前十年酝酿,后十年发力。

虽然前十年,合肥也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就,但是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合肥的自身体量远不及沪宁杭,就城市行政级别来看,在长三角城市副中心当中也是最低的。

不可否认,合肥近些年在产业投资方面硕果累累,从豪赌京东方、长鑫存储再到投资蔚来、牵手大众,不仅出手阔绰,而且屡试不爽。

"合肥模式"的背后

但是具体来看,不难发现合肥所擅长的以小博大的杠杆游戏,实际上也还是不乏侧重点的有的放矢。至于2006年,直接投资150亿元,拿出财政收入的一半豪赌京东方,类似的案例在合肥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难以再现。因为豪赌的背后必然承担着财务压力,虽然近些年来发展速度惊人,但是相比周边省会城市,合肥产业水平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一番强力操作过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消化吸收,夯实基础再求腾飞。笔者查阅了相关数据,2021年合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80亿元,相比杭州同期1564亿元,不仅增幅慢,而且所占GDP比例偏低。与此同时更应该看到,合肥在城建与民生等领域,历史性的欠债还比较多,包括收入与房价倒挂等,以及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安徽零奖牌的尴尬,也暴露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有诸多短板亟待修复。

"合肥模式"只是一种政府强力主导的产业投资模式的代表,不应被过度解读,也不代表风向标意义。在现行国家体制下,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是长期目标。笔者认为,每个城市在充分整合自身优势的同时,无疑也必然存在短板,在这个开放创新的年代,试图将所有好处全部占尽,无疑是不可能的,最聪明的做法则是扬长避短。

去年至今,先后曝出威马、零跑和吉利与合肥市政府方面进行商谈的消息,在"新四化"浪潮的风口下,造车大业备受各路资本的追捧。一度传言吉利新的纯电动车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将落户合肥,甚至具体选址位置都已经流露出来了,但是据笔者所知,最终还是条件与政策没谈拢,被迫暂时搁置。

笔者据此认为,企业与政府的洽谈也是一个机缘问题,如同买卖双方,还是要以双方价值与需求一致为基础,更重要的还是时间与机缘的巧合,所以并不存在"抛弃一说",就像炒股一样,资金的进出同样需要一个合适的周期,即便全都看好,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押注太多只股票,产业投资不等于长线价值投资。

回头来看,杭州与合肥其实在争夺"新能源之都"方面也是各有优势,杭州周边不仅拥有强大的零配件基础,而且坐拥阿里巴巴等全球互联网巨头,仅仅滨江物联网街上就坐拥大华股份等多家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杭州"互联网之都"的名头在几年前就已经实至名归。合肥近年来在基础科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基本发展思路是"但求所在,不求所有",相比杭州,合肥在科技转化方面还略逊一筹,除科大讯飞之外,IT企业中,独角兽企业数量明显偏少,在发展质量上面还需要练就内功。

零跑将如何领跑?

零跑汽车在新一轮轮融资中,获得了杭州国资30亿元的投资,对于零跑而言,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快速转化,无疑不是一个有效的可行方案。在7月15日的,零跑汽车2.0战略发布会上,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不仅全盘托出了2025年,以 8 款车型,覆盖35万以内价格区间,实现年销80万辆的宏伟目标,而且放出了在自动驾驶领域三年超越特斯拉的豪言。也说明零跑将竞争的制高点放在了自动驾驶领域。

由此来看,如果进展顺利,零跑汽车后续还有可能与更多的地方政府就产能落地、甚至研发布局等项目进行商谈,以吉利汽车过去的案例来看,可以说是玩得轻车熟路,应该说商谈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的,当然估值可能会随之上涨,而零跑还有足够的资本与砝码与之对阵。

至少目前来看,零跑已经在第一波造车新势力淘汰赛中站稳了脚跟,尤其是在汽车行业普遍被芯片荒所笼罩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零跑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电驱总成、车载AI芯片等领域强大自研实力的赋能下,完全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2021年上半年零跑订单突破2万台,截止到8月1日,零跑上半年共计获得订单28055台,位居造车新势力第四位;累计交付量26148台,实现连续五个月上升。超过威马之后,应该说目前零跑正在加速向"蔚小理"靠拢,其中,零跑7月上险量C端占比率位居新势力第一名。由此可见,零跑汽车在全面上道之后,新车的成功率越来越高。

笔者认为零跑的自信,源于其内化的技术基因,与传统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相比,零跑堪称另类的科技造车新势力,以不断的技术升级迭代带来用户体验的升级,以互联网长尾效应激发用户黏性,打造粉丝经济,不失为较为稳妥的商业模式。

虽然此前并无任何造车经验,然而,零跑在正式起跑之前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进行了深远的布局,所以严格意义上讲,零跑汽车并非"从零起跑",而更多是展现一种虚心学习与开放合作的心态与理念。零跑以核心技术的全域自研为特色,这是零跑最醒目的标签,这也是步入2.0时代,零跑汽车将要祭出的大招。其中包括,算法团队扩大至100+人,2023年底投产激光雷达方案,2024年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Leap AI智能座舱,可实现AI情感式交互、AI自我学习和主动式服务功能;Leap Power三电系统,具有全球首款可变架构"盘古"油冷电驱,NEDC效率大于88.5%,超薄0.2mm高性能硅钢,寿命最高支持100万公里,以及国内首款最大功率110kW直驱增程油冷发电机与超级性能大功率碳化硅控制器等核心技术,按照目前的战略规划,均要在三年内实现量产。

在用户运营方面,零跑的理解,并非简单的互联网粉丝自嗨,而是通过云、端、芯突破AI算法边界,制造极致个性化的移动出行体验,构造全场景生态化,以用户为中心,打造共享共创平台,共创移动出行,共享生态圈,塑造让用户产生共鸣的品牌形象,让用户乐于分享的价值体验,让用户共同开发的科技应用。那么同样科技背景出身,敢于挑战特斯拉的零跑,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吗?但是笔者更相信,目前上海坐拥特斯拉,合肥与杭州,这场竞争远未结束!

朱江明的"野心"

零跑汽车对于自研和自制有近乎偏执的疯狂,源于其掌门人的IT男出身。这也恰好让笔者想起了同样另一位跨界的大佬——比亚迪汽车创始人王传福。

时值下海的热潮,199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朱江明不安于体制内的稳定与安逸,5000元白手起家创立大华股份,兼任大华股份CTO。

同一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由于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王传福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距离亲自下海创办比亚迪电子仅一步之遥。

相仿的年龄,相似的时代经历,两人对于自研、自制同样有着迷之自信。

时间来到2002年,朱江明带领团队研发出8路嵌入式DVR,成为安防行业独一无二的产品,自此大华进入快速发展期。

同一年,王传福因为执意要造车,不仅遭受管理层的抵制,更是顶着股东抛售的压力。

相比传统车企大佬,朱江明与王传福都属于跨界入行的野蛮人,同样对于技术有近乎偏执的热爱,明明现有的事业已经成功又财务自由,但是却执意要切入全新赛道。

而至于王传福执意造车的"后果",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中国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的车企,近在咫尺。对于朱江明而言,前路上还有许多的关卡需要通过。

回头来看,无论是王传福还是李书福,在造车的过程中都走过了不少弯路,并且围绕造车资质的问题,都走过了一段"曲线救国"的道路。同样,出身IT行业的朱江明并非完人,但是我们并不能以此作为苛求或是责备,丰田系出身的吴保军作为合伙人,无疑有着成熟的管理与实战经验,柔性化和精益化的管理理念对于零跑汽车也是最有效的帮助。作为创业型公司,合伙人的挑选无疑也是至关重要的。而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更是坦言,加入零跑的机缘,除了信仰与理念层面的认同之外,喜爱同一个红酒品牌无疑也是人生际遇的巧合。

2021年7月15日,在零跑汽车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伴随着自建工厂首台自产T03舒享版的下线,标志着零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真正具备智能汽车自研,智产,销售,服务一体化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正式步入2.0时代。

展望后续,作为"零跑2.0时代"下推出的首款产品,无论是资本还是用户,对于零跑C11都充满了期待。凌芯01智能驾驶芯片与高通骁龙智能座舱的赋能,绝对是最令人期待的黑科技,充分满足用户对于车辆智能驾驶与主被动智能安全的行车需求。以今年第四季度为期,随着C11的正式交付,品牌体验的跃升所带来的品牌声望上升期,无疑是零跑进一步巩固新势力头部地位和冲击IPO必须要抓住的。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