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揭开自动驾驶真面目!为何新能源汽车我还推荐一汽-大众ID.4CROZZ

2021年09月09日 08:46:02
分享到:
来源:买车大师

坐进车内,确认好目的地,喝着咖啡,刷着手机,甚至睡一觉都可以。不一会儿,就到了你想去的地方。

你以为我在描述当前富裕家庭请司机开车出门的生活,但其实这是汽车行业对未来自动驾驶的自由畅享。然而,幻想的美好始终抵挡不住现实的残酷,现阶段由于技术限制,自动驾驶故障频频,甚至一些新能源头部品牌因此而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令人望而生畏。

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这项新技术并且做出选择呢?或许看完这篇文章,你心里就有数了。

被神话的“自动驾驶”

最近5年,以特斯拉为首的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国内也出现了“蔚小理”等全新汽车品牌。在传统燃油车市场被大众丰田、通用等造车巨头牢牢把控的情况下,如何迅速获得关注,并提升销量,实现突破,成为它们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经过缜密分析,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显然是最好的突破口。纵观时下所有造车新势力品牌,几乎每一家都离不开它们。电动化确实解决了传统燃油发动机的动力瓶颈,让节能和高效的电机成为汽车新的动力来源。但自动驾驶并没有那么幸运,仅凭今天的技术,似乎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特斯拉一直在其官方销售的所有车型上通过选配的方式贩卖其FSD(Full Self Driving,即“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和AP(Autopilot)、EAP(Enhance Autopilot,即“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其中FSD售价6.4万元人民币,EAP售价3.2万元人民币。

而蔚来在介绍其NIO Pilot功能时,定义是“自动辅助驾驶系统NIO Pilot”,把NOP称作“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并把S-APA with Fusion系统称作“视觉融合全自动泊车系统”。其中NIO Pilot全配包售价3.9万元,精选包1.5万元。

涉及宣传自动驾驶的汽车品牌还有威马、广汽埃安、小鹏、极狐等等,只不过这些品牌由于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销量相对不高,因此并未产生更大的宣传效果。不过,对于这项技术,我一直存有深深的怀疑。

在目前人类所处的公共交通体系中,单一车辆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并没有太多的意义,甚至还是一项较为危险的事情。因为交通是互相参与的一项社会性活动,即便在保证自己乘坐的车辆有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后,你依然无法确定其他车辆的真正驾驶意图。所以,只要公共道路内有一台车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并且车辆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那么完全自动驾驶就永远是“水中花 镜中月”,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就当下技术环境而言,实用领域根本不存在“自动驾驶”这一概念,更多的则是起到“辅助驾驶”的作用。但由于车企的过分夸大宣传,导致车主理解出现偏差,很多驾驶者在无意间做出完全信赖“辅助驾驶”技术的危险行为。可惜,按照目前国内的法律,即便开启所谓的自动驾驶,一旦发生事故,责任也都会算在驾驶者头上。

传统汽车品牌的底线

一方面是造车新势力关于自动驾驶的狂热推进,而另一方面,则是大众丰田这些传统造车巨头的冷静面对。曾几何时,我们甚至一度吐槽这些老牌汽车厂商“不思进取”,面对新技术和新市场显得格外“迟钝”,但频繁的事故之后人们才发现,“行动迟缓”是因为格外严苛与周全的安全测试,百年汽车品牌对于安全底线的坚持让人钦佩。

一汽-大众推出的纯电动车型ID.4 CROZZ为例,在适合当前环境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部署的架构基础之上,通过大众独有的IQ.Drive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减轻驾驶负担,进一步提升使用便利性。

这套系统包括ACC高级自适应巡航系统、Front Assist前部防碰撞主动刹车系统、Side Assist变道辅助系统、泊车制动功能。而由这些功能组成的Travel Assist全速域驾驶辅助系统,则可以实现全速域的横向和纵向控制,即能在低速和高速状态下实现车道内跟车行驶。想象一下,在拥挤的城市车流中,油门和刹车交给系统来管控,驾驶者只要扶好方向盘即可,是不是能极大缓解行车疲劳?

为了确保上述功能的绝对安全,一汽-大众ID.4 CROZZ装备了5个摄像头、8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丰富的硬件配置,带来ID.4 CROZZ稳定的L2+级辅助驾驶体验。虽然离上车后驾驶者喝咖啡、看报纸还有一定距离,但相比传统汽车,在劳动强度方面已经有了大幅降低,成为驾驶者的福音。

注:图片来自汽车之家

值得一提的是,IQ.Drive还是ID.4 CROZZ的标配功能,从19.99万元入门级车款到27.99万元顶配车款全部覆盖。这足以凸显一汽-大众品牌对于主动安全的高度重视,而并不像造车新势力那样,需要花费数万元的价格来选装。

可能有朋友认为,相比NOP或FSD,大众IQ.Drive的功能不够丰富,并且实现辅助驾驶的级别也相对较低。说的没错,但这套系统胜在稳定安全。早在2019年,IQ.Drive的前代版本就率先搭载于迈腾、途观等畅销车型上,经历更多现实路况考验,并且对数据、逻辑架构进行不断升级和修复。随后,基于全新E3架构的IQ.Drive又搭载于ID.系列车型中,因此它是最适合当前道路环境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之一。

有人会将智能汽车的发展路径和智能手机拿来类比,虽然同属高科技,但汽车技术和手机技术依然有着巨大差别。后者即便出现BUG,最严重的状况也就是死机,但汽车技术的BUG却可以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最为合适的新技术,而不是像军备竞赛一样不管用户的认知能力和市场接受环境硬推新技术,这就是大众作为传统造车巨头必须要守住的底线。

安全是永远的核心

科技对于汽车来说相当重要,但在大众ID.系列车型中,科技的核心永远是安全。在一汽-大众ID.4 CROZZ车型上,除了直接关乎全车乘客生命安全的IQ.Drive系统,连大灯这样的细节都设计得极为周全。

这套系统名叫IQ.Light,每一侧大灯都拥有11个远光LED模组和7个近光LED模组,可以根据环境照明情况、车速、转向角度等因素适时自动调节光型,以实现不同工况下的优化照明效果。得益于每个模组可以单独控制的优势,IQ.Light也能实现多光型、多区域、高精度照明。例如在开启远光情况下对向来车时,可以单独关闭照射对向车辆驾驶者的模组,而保留对其他区域的照明强度,尽最大可能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而MEB平台针对电气化动力系统进行全新设计,抛弃结构复杂的内燃机和油路,让车身底盘有了更多更灵活的空间,可以塞下容量更大的电池,也给三电系统更多的安全冗余。

一汽-大众ID.4 CROZZ在三电系统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做了很多“国标无我有,国标有我更强”的测试。一汽-大众在这个测试过程中,参考了德国大众总部的高等级安全标准,进行了197项电池系统测试,远超国标的179项测试要求。而类似EMAST振动、带温度冲击的浸水、热扩散、外部火烧、低温短路等极限试验,也是一汽-大众主动要求进行的挑战项目。

当然,作为最后一道安全保障,被动安全也是一汽-大众ID.4 CROZZ的设计重点。由于电动汽车自重较大,撞击时惯性也更大,因此在车身结构方面需要更高的强度。一汽-大众ID.4 CROZZ的车身在A柱、B柱、门槛、中通道、保险杠骨架等关键部位均采用高强度热成型钢,热成型钢是屈服强度最高的钢板,强度可达1000兆帕,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0吨以上的压力。在车身重量几乎没有太大变化情况下,热成型钢可以极大提高车身强度,以保障驾乘者的安全。再加上一汽-大众引以为傲的激光钎焊技术,可以确保车身更高的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

所有这些不惜成本的科技与努力,都是为了车型产品更加安全,造就传统造车巨头对于安全的坚守。

大师观察

不论是自动驾驶还是电池安全,新鲜亮相的电动汽车永远不缺热门话题。但相比造车新势力,传统汽车巨头出品的电动汽车明显更稳定、更安全、更可靠。拥有规模、资金、研发优势的它们,并非不愿意将最新技术用于产品,进而和造车新势力PK,而是在未经充分安全检验之前,任何新技术都不能随意普及,因为安全永远高于一切。

而聪明的消费者也用一台一台的销量,证明了他们对大众品牌电动汽车的认可。大众ID.家族在稳守基盘的前提下,实现了销量的稳步快速提升。据统计,大众ID.家族8月销量合计突破7000台,一汽-大众ID.系列8月销量3516台,7月销量2801台,8月合计环比提升26%,7月合计环比提升48%,连续两个月实现大幅提升。

所以,在电动化浪潮下,相比“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我依然更推荐一汽-大众ID.4 CROZZ。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