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4样开车时误以为正确的习惯,检查下自己有没有

2021年10月28日 18:44:01
分享到:
来源:备胎说车

不监督后排系安全带

带朋友出去玩,在后排,他坐着没系安全带,不提醒是不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其实这有可能不是一个正确的习惯。

日本内阁府有个调查的:2149个人里面,74.2%的人表示坐在后排不会系安全带的,有什么好系的呢?

其中,36.8%的人认为坐在后排系个安全带坐得不舒服,而且很麻烦;20.5%的人认为发生事故是撞前排,后排比前排安全得多了。

还有10.4%的人觉得后排不系安全带又不会罚钱的,没有关系。

国内的太平洋汽车网也做过类似的调查,结论也是差不多。

但其实后排不系安全带危害是很大的,不只是事故的时候对后排乘客的伤害,也有可能对前排造成额外的伤害。

就好比:得了流感,口罩不戴,医院不去,还有可能把别人给传染了,就是害人害己。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里面也有个数据:在严重的正面碰撞当中,驾驶员坐在不系安全带乘客的前面的死亡率是坐在系安全带乘客前面的2.27倍。

土话是什么?就是这种事故当中,驾驶员就像肉夹馍里面的肉了,被后排的乘客和前方打开的气囊「啪」地一下夹在一起了,很惨的。

气囊扇你一巴掌,你往后面,后面那个人往前飞,再撞你一下,这么同时一夹,伤害非常地大。

这篇文章的标题把不系安全带的后排乘客描述为什么?“the backseat bullet”,就是后排子弹,就后脑勺给你开一枪,就是这么个描述。

所以说,平常后排坐人的情况下,一定也要监督他系上安全带,不仅是为他好,也是保护自己。

变道只看后视镜

第2个很多朋友误以为正确的习惯是:变道的时候只看后视镜,不注意观察盲区。

曹竞辉等人在期刊《机电技术》上面发了篇论文,《汽车后视镜盲区的解决方案及控制策略》,里面有讲到。

一般情况下,人依靠颈部转动,就转脖子,可以看到前方200°左右的区域,车上左右后视镜各能提供30°左右的后视野,就会存在大概100°左右的视野盲区。

也就是说:车子侧面稍微靠后面一点点的位置都是盲区了。

具体讲:相当于开车时候,3点钟方向到5点钟方向、7点钟方向到9点钟方向,这2大块射出去的2个大大的披萨饼的区域就是很容易被忽略掉了。

而且披萨饼……对吧?是射线状发散出去的,距离越远,盲区就会越大,会让我们更难发现侧面的车辆。

平常在城市路面开车还可以了,毕竟车道间距比较窄,一旦上了快速路、高架路、高速,车道就宽了,车速就快了。

可能侧面有辆车完全在盲区里面,半辆车在盲区里面,都有可能会没注意到,从而会发生危险情况。

除了变道,在右转观察非机动车道的时候,也会受到盲区的困扰,不少朋友应该感同身受吧?

所以说,平常开车的时候,如果是新手朋友们,没有经常看后视镜的习惯,那变道的时候,就干脆后视镜也看看,头也扭过去看一下盲区。

这个是比较不错的一个习惯。

老司机的话,看后视镜频率相对是高一点,可以提前用后视镜注意旁边的车子、非机动车和行人有没有往盲区这边过来,是吧?这个相对来说会更靠谱。

觉得大灯暗,用雾灯补光

第3个很多朋友误以为正确的习惯就是:夜晚开车觉得大灯太暗,就开个雾灯来把它补一补,雾灯不是挺亮的嘛?

有的朋友说的:“我拐弯的时候雾灯就是亮的。”实际上是利用一侧的雾灯来进行一个临时的补光,帮侧面甚至是靠门板边上的那一部分都能照起来,转弯的时候看得清楚。

临时补光,不是长时间的雾灯照明,要搞清楚。

所谓的“滥用”雾灯的情况不光是国内有,国内、国外到处都有。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有一篇论文的,《雾灯:安装频率和使用性质》。

上面有个数据 :在夜间,前雾灯的使用率很高,达到了63%,然而,大部分人不是因为雨雾天气在用它,而是用于补充近光灯的照明。

雾灯虽然没有远光灯这么亮,但是由于没有透镜,雾灯有可能是更加刺眼的,对面的对向车道的车受到的伤害不一定比远光灯低的。

滥用雾灯就和滥用远光灯一样,是会影响到其他的交通参与者的。

他不好了,我们自己不会好到哪里去的;他一看不清楚一乱打方向,撞过来还不是撞我们嘛?对不对?

史瑞祥在期刊《汽车零部件》上面发了一篇论文 ,《自动防炫目后视镜系统设计》,上面也有讲过:炫光的影响会让司机反应时间增加1.4s。

这和游戏里面的闪光弹一样的,「嘣」一下整个屏幕就白了,没办法操作了,看哪里都不知道了,枪也不知道往哪里开了,是不是?挺危险的。

等到白色消失的时候,你已经退出游戏了,或者在边上观战了,是不是?车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白色消除了之后,说不定在医院。

国外一些比较严格的地方就有规定的:不允许在正常天气使用雾灯。

比如说,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道路规则第218-1条有这么个规定:司机只能在雾天或其他限制能见度的天气下使用雾灯,否则最多罚款20个处罚单位。

目前1个处罚单位的定价是181.74美元,和超速处罚力度是一样的。

这也从侧面能看得出:滥用雾灯这件事情对路上其他的交通参与者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

慢慢开车更安全

第4个很多朋友误以为正确的习惯就是:慢慢开车会更安全。

我们长辈看完了,和他们吃完饭了,拜完年了,出去了,长辈挥着手就说:“再见哦,你开慢点哦。”不是都是这么句话嘛?

慢慢开车总是一份好心,想让你更安全,不要习以为常。

麻省理工学院有个网站“MIT NEWS”,上面有篇文章的,《数学家聚焦“幻影”交通拥堵 新模型可以帮助设计更好的道路》。

上面说:在高密度交通当中,出现小的干扰,比如说某个司机过度刹车,会迅速放大成全面的交通拥堵。

文章里还提到一个在日本的研究实验:在一个环形的道路上,让车队保持30km/h的速度和恒定车距这么来开,期间也没有出现任何事故。

行驶一段时间后,车流就会停下来,就是“幽灵堵车”现象。

就好比:自习课大家都在好好写作业,有一个人手机拿出来在那边放很响的短视频,全班的成绩有可能都会被影响,当然他有可能会被政教处老师拖出去。

拥堵会导致更多的事故的。

深圳大学隋晓璇的硕士论文,找来分享给你,《堵车对驾驶员生理及绩效表现的影响机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上面有说:堵车程度高的道路往往会发生更多的严重或致死的事故。

交通事故的产生不是单一的,一般是环境的综合因素让驾驶员产生的心理、生理的变化,从而做出了不安全的驾驶行为,最后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比如说:堵车的时候,超车、会车、让车的情况就会增加,就容易让驾驶员的感知、判断能力下降,用多了,累了。

也容易让驾驶员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土话说就是:生气了、路怒了、烦躁了、emo了。

所以说,龟速行驶的后果就是路上所有的交通参与者承担的,要是开得太慢,真的不一定是更安全的,不要理所当然。

这4样是不易意识到但有危害的习惯

所以,总得来讲,后排不系安全带、变道只看后视镜、不扭头看盲区、用雾灯当远光灯用、为了安全慢点开车。

这些平时习以为常的东西有可能是有危害的习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正确。

参考文献

[1] Influence of the unbelted rear-seat passenger on driver mortality: "the backseat bullet"

[2] 曹竞辉,孙贵斌,王耀,杨云东.汽车后视镜盲区的解决方案及控制策略[J].机电技术,2016.

[3] Fog Lamps: Frequency of Installation and Nature of Use SAE Technical Paper Series,1997.

[4] 史瑞祥.自动防炫目后视镜系统设计[J].汽车零部件,2009.

[5] NSW legislation Road Rules 2014

[6] Mathematicians take aim at "phantom" traffic jams New model could help design better roads.MIT NEWS

[7] 隋晓璇.堵车对驾驶员生理及绩效表现的影响机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深圳大学,2019.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