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造车新势力的坑,闪了“大象们”的腰

2021年12月22日 08:57: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K线

引言:对大象来说,一脚踩进坑里并不至于摔倒,但问题是,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大象们,会把新物种们当年踩过的坑又都踩一遍?

都说互联网没有记忆,但站在2021年末,翻看近几年有关造车新势力们踩过的那些坑,让人不禁感慨,当各大传统汽车上市公司纷纷成立新品牌发起反击时,那些曾经被新势力们踩过的坑,它们居然无一幸免、接连中招。

这就像生活在丛林里的大象们,看着一群新物种前来抢食,它们尝试着发起反击,毕竟在残忍的丛林生存法则中,成王败寇、弱肉强食。

不过,奇怪的是,当大象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它们不仅没夺回任何领地,还一次又一次掉进新物种们曾经跌过的坑。

更热闹的是,“丛林”里又出现了一群名叫华为、小米、OPPO、vivo的手机厂商们,它们当中有的像新物种一样入局抢食,有的则是要成为一名“猎人”,潜心训练捕猎技能,不见兔子不撒鹰。

以上就是2021年汽车圈当中,造车大战的一瞥缩影。手机厂商陆续入局,造车新势力升级为2.0时代。与此同时,那些曾经被造车新势力们踩过的坑,作为上市公司的传统汽车厂商们,在这一年又都踩了一遍。

至于具体都有哪些品牌、哪些坑,本文不去一一罗列,各家汽车公司也不必对号入座。在此,我们更想探讨的是,为什么“大象”们会重蹈“新物种”的覆辙?对自主品牌来说,在反击新势力时,究竟应该拿出怎样的实力和姿态?

1 大象为何踩坑?

从整体来看,这些可能影响汽车上市公司股价的“坑”,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上市“跳票”、饥饿营销、下订单后价格上涨、实车与前期宣传不符、产品被曝质量问题甚至发生自燃、由于价格波动或新款上市割老用户的韭菜……火上浇油的是,当这些危机出现后,厂商在官方回应中避重就轻、逃避甩锅的态度。

例如:长城汽车欧拉品牌“芯片门”事件;长安汽车与极氪“价格上涨”;比亚迪车辆自燃……虽然股价走势与资本市场行情有较大关联性,但是这些“坑”让它们的股价市值,更加快速地跌落。

如果说当初造车新势力们出现这些问题,大多是因为互联网人思维跳跃、不够严谨,那么对于动辄有着数十年造车经验、上市公司背景的传统汽车厂商们,为什么也会重蹈其覆辙?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而钱一旦多到一定份儿上,让谁推谁都行。回看如今大热汽车股之一的比亚迪,其市值从两年前的千亿出头,现在已经突破8000亿元。而同期特斯拉的市值更是从754亿,两年后突破数万亿元大关,而且还是美元。哪怕美股上市仅仅三年有余的蔚来汽车,其市值也由上市初期的67亿美元,在两年后大涨超10倍至765亿美元。

对于向来缺乏耐心的资本市场来说,只有足够高的回报,才对得起这两三年的等待。而对于传统汽车厂商们来说,两三年的周期只能勉强推出一款中期改款的车型,不可能打造出一款全新产品,更别提背后的内部组织架构和上下游供应链与产能调整了。

而开始深度布局电动车的传统汽车公司,却染上了新势力们那种互联网传播的习惯,快节奏、夸大和不断变着新花样……缺少了一些稳重和踏实。天下武功,真的唯快不破吗?

2 面对新物种,怎样反击?

这些只是传统汽车厂商们加快节奏后,脚步踉跄的浅层原因之一,并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在应对危机时频现各种“低情商”回应,也无从挖掘出接下来应对的调整策略。可是这确实在资本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知不觉中,传统汽车厂商们已在不经意间切换到了它们最不擅长的新战场——互联网。让我们回过头看看新势力们出现危机时的回应方式,它们有的硬刚、有的甩锅,有的虽然不表态,只是表示“保持关注”,但绝大多数都做到了及时响应和至少看起来重视的态度,而这正是互联网领域当中的日常操作。当然,消费者对新势力的容忍度和包容度也会更高。

这就好比在餐厅用餐时,发现菜里一根头发时叫来服务员的不同反应,有的立刻端来一盘新的,有的直接免单,有的死不承认、要看监控是不是客人自己掉进去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这都好过磨磨蹭蹭、顾左右而言他。头发的事儿先不提,“随便聊点别的”。

在当下组织庞杂、机构偌大的传统汽车厂商里,除了生产、销量、质量问题外,面对这些新势力曾经踩过的坑,它们通常既没经验,也很难第一时间明确责任部门。

所以,上文提及的前几种服务员的反应,大多都出现在网红店或者顶流大店,而在那些人气渐淡的老馆子,不知所措的服务员其实也是一脸无奈。

人们常说,对于中国品牌,要想破局还是要拿出优秀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而实际上,近几年这样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大众全新的MEB平台新产品为例,与同级别的中国品牌、国产新势力产品相比,其品牌溢价大约在2万-3万元区间(与蔚来、理想比反而更低),而放在燃油车时代,这部分的溢价甚至可以超过10万元。

让合资公司的品牌价值不那么高了,这就是所有中国自主品牌近十年最大的成就。

然而,面对急切、逐利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回看资本过热的2021年汽车股,中国品牌们很容易又走上了大约10年前通过成立新品牌“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老路,反而在决策链条、功能定义、用户体验和粉丝营销上,依然摸不清楚河底的石头。

如果说有的新势力只会用PPT造车,那么传统的中国品牌们,在精简架构、优化开发流程、试水私域的过程中,也应该拿出更多试错的勇气和更专业的态度,而不是真的把直播屏幕上的数据当做自己吸引来的人气。

身形庞大、行动迟缓的大象之所以能在险境环生的丛林中安身立命,凭借的从来都不是模仿任何物种的脚步,而是拥有远超人类、超过25亿神经细胞的大脑,以及不仅能支撑数吨体重,还能与十余公里外同类进行信号交流的脚掌等一系列独家生存技能。

曾经,借造车新势力的风,合资车企的大旗纷纷被吹得七零八落。现在,面对新势力们掀起的资本热潮,中国品牌当中,谁能在丛林中守住自己的地盘?又有谁能成功蜕变、出奇制胜?相信市场会比时间,提前告诉我们答案。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责任编辑:张佳栋 PA011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