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国内汽车交通越来越安全,不断升级的C-NCAP功不可没

2021年12月22日 20:33:01
分享到:
来源:DearAuto

越来越安全的中国汽车

统计数据显示,十数年来,国内汽车的保有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但是,汽车事故发生次数的增长并不明显,这意味着,汽车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事故中的伤亡人数与汽车保有量的比率也在不断走低。

虽然构成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人、车、路以及环境,而国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在逐年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汽车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以及由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双双下降,其主要原因,归功于汽车安全性能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市占率越来越高的中国品牌汽车。

在十多年前,当中国品牌汽车首次踏出国门,走向世界时,由于安全性能差,在海外的碰撞测试中得分差强人意,安全性能堪忧。但现在,主流中国品牌的车型大多都可以获得五星安全成绩。在短时间内,中国品牌汽车在安全性能方面,已经跃升至世界主流水平。

(图:“五星安全”已经成为目前国内主流车企的标配。)

汽车安全没有统一标准?

可能有人会说,在国内取得五星安全评价的车型,并不代表同样能够在国外的碰撞测试中取得相同的成绩,原因是世界各地的碰撞测试均存在差异,有的人甚至认为国内的评价方式难度较低,因此车型更容易得高分。

比如美国的IIHS碰撞测试项目就设置了25%重叠面碰撞测试,而U.S.NCAP则设置了27°十字路口死角碰撞,至于日本的JNCAP、欧洲的Euro NCAP等,其具体测试项目也与C-NCAP不尽相同。

(图:同为正面完全碰撞,但不同地区的正面碰撞测试的,碰撞速度、评价指标等存在差异——引自SafetyCompanion)

碰撞测试能够统一标准吗?以往,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个词——“中国式过马路”,这是网友对部分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然而,这也反映出一种事实,每个地区的交通行为都存在差异。

(图:不同的交通现象,对交通安全造成不同的影响。)

不止是交通参与者的行为有差异,每个地区的“车、路以及环境”,都具有当地特色,因此,不同地区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视频网站上浏览交通事故视频时,能够通过事故的全过程大致判断该事故发生的地区。

(图:不同地区的交通特色,会引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交通事故。)

如此一来,全球采用统一的汽车安全测试标准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无法结合当地的安全问题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另外,不同地区人们的用车习惯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也反映到畅销车型上面,例如在我国,由于汽车的普及率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因此,空间大、乘坐舒适的车型在国内更受欢迎;而当我们的目光转向欧洲,当地人们常常需要独自长途驾驶出行,对车辆的乘坐空间要求不高,但却对汽车的动力、操控性能更为讲究;至于人均拥车率最高的北美地区,人们大多驾驶不同的车辆应对不同的出行场景,例如自驾游会选择皮卡、SUV,家庭出行会驾驶MPV,独自出行会驾驶轿车。

而不同的用车习惯,同样对汽车安全性能评价规程有所影响。例如在欧洲和北美的新车安全性能评价中,更加重视车辆对驾驶员的保护;而在国内,除关注驾驶员之外,还需要重视车辆对后排乘员的安全保障。

动态匹配,与时俱进,这才是科学的汽车测评

我国的C-NCAP还是为数不多,对汽车主动安全性能有着高要求的测评体系。比如早已经深入民心的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而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盲点检测系统、紧急呼叫功能、整车灯光性能测试、不同场景下的自动紧急刹车(AEB)功能,均纳入到考核范畴当中。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C-NCAP的测评项目,与国人的日常用车环境有着相当高的贴合度。事实上,自2006年发布以来,C-NCAP就采取动态匹配的方式,与国内的典型交通事故相匹配,设定相应的试验形态、测试速度以及评价指标。以此推动相关技术的应用,提升汽车安全性能。

例如目前国内汽车已经实现100%装备的ABS防抱死系统,以及装车率已相当高的车身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均与C-NCAP的推动离不开关系。

(图:在C-NCAP推动下,国内新车的车身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时至今日,C-NCAP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在C-NCAP的推动下,国内汽车的安全性能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并没有让C-NCAP的工作停止下来。一直以来,C-NCAP每三年就根据当时现状对评价规程进行升级、修订,最新的2021版评价规程也如约而至。

(图:鞭打试验:考察在追尾碰撞过程中,汽车座椅及头枕对于乘员颈部的保护效果。)

最新的2021版C-NCAP评价规程,我们可以理解为变化最大、与交通现状最为贴合的一次改动。除了对各项汽车碰撞试验的细节进行了完善优化外,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新的评价规程将会针对新能源汽车设立不同的碰撞测试,同时还新增了对车道保持辅助(LKA)、车道偏离预警(LDW)、车速辅助(SLIF)、盲区监测(BSD)等电子主动安全系统的测试。这些变化,不仅更加贴合目前国内市场新车的配置水平,同时也能加深消费者对这些汽车电子系统功能的认识,并且对这类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给出权威的测评报告。

(图:引自SafetyCompanion)

更值得期待的是,2021版C-NCAP在测评车型的选取上,采用了主动抽取的方式代替了车企自愿申请,这一系列的变化,将会迫使车企进一步提高主动安全配置的装车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售汽车的整体安全水平。

文 | 波子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