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被李想怒怼“骗子”的团车,邀请了李想参加产品发布会

2022年01月19日 13:02:01
分享到:
来源:AutoLab

周末李想怒怼团车上了热搜,不久后团车CEO闻伟在微博也回应了李想——“谁也别把自己当先知,也别成为自己最记恨的那拨人”。

本周二这场骂仗有了续集,闻伟在微博给李想发了一张正儿八经的邀请函,邀请李想参加团车首场产品发布会,让人感觉格局一下打开了。

类似事情2年前就上演过,那时候车评人38号不看好一众造车新势力,李想也非常诚恳地邀请了38号参观公司,并同意将38号列在理想ONE的首批交付名单里。一样的故事,只是李想的角色调换了一下。

团车是在2021年年底官宣了造车,从造车前的业务来看,团车和理想(汽车之家)、蔚来(易车)堪称“近亲”,都出身于汽车电商赛道。

既然本是同根生,李想为什么煎地这么着急呢?据悉双方创始人之间此前并无过节,李想之所以炮轰,主要是基于团车上周媒体沟通会上释放的信息,觉得团车造车不够靠谱。团车对外释放了哪些信息呢?

现在入场造车还有机会么?

首先是造车的原因。闻伟表示,团车其实一直在等一个进入造车赛道的机会,现在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而且由于不同时间点入场造车的大环境都不一样,因此团车不会走和蔚小理一样的路。

其实不光是闻伟,此前李一男在NIUTRON首场媒体沟通会上也表示,现在是造车不错的时间窗口。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随着特理蔚鹏前几年的艰苦奋斗,现在公众对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也更高了,销量节节攀升。而随着销量的攀升,充电基建也能越来越完善。

其次是技术方向稳定了。只有当技术方向稳定下来,试错成本才够低,适合全力出击。现阶段三电技术,补能方案,产品侧重点,这些都已经被前人一个个试出来了标准答案。理想蔚来创业的时候是闭卷考试,可是到了今天入场就已经是开卷考试了。

最后是供应链繁荣。现在市面上仅是能提供Pilot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解决方案的公司,就大概有10多家,而能做智能座舱OS的企业,也有足够多的选择。智能化的研发能力已经不在是制约造车的门槛。

当然作为后发者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闻伟表示今天的环境相对于蔚来启动的初期,融资更难,时间业更为紧迫。

总结而言,造车门槛确实降低了,这条路也更好走了。而团车的优势在于已经有了从一线到县城的线下经销网络,是带着完整的卖车渠道入场的。等着经销网络被厂家的直营体系一步步蚕食,还不如主动出击去造车。

一只神秘的造车团队

团车造车是与一只外来团队合作的,据闻伟介绍,这支团队有100多人,他们中的大多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背后也都有强大的资源做支撑。这支团队会是造车团队的核心成员,肩负起造车项目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而团车过去的团队将负责品牌、市场、营销、用户运营等工作。

关于这只团队的背景,目前还显得非常神秘,并非来自某家成熟的主机厂,也不是接手某倒闭的新势力。

但是他们都身怀绝活,网友甚至戏称这只团队人均爱迪生。因为据闻伟的表述,这只团队有做过2000万的车,100万的车,也可以做5万以下的车,开发一款新车的项目周期能压缩在18到24个月,而且打造出首款车型的费用大概是一般造车新势力的几分之一。

这也是李想Diss的点,是在于怀疑这种无所不能的团队。但就团车而言,这个阶段想进来造车,资源整合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通过整合一直成熟完整的团队,可以降低整体的人力成本,还可以加快产品的进度。如果从0到1搭建体系再去从0到1研发造车,对团车而言,就错过了时间窗口。

正因为是整合了这只神秘的团队,团车的速度确实很快,计划未来三年打算出两款车。首款车型在今年暑期之后就能上市并接受预定,2023年开始交付,预计售价会在10-20万元之间。

在生产环节,团车目前已经和某些地方政府接触,讨论使用国内的一些闲置产线。但同时代工和自建产能的路线也在同步考虑中,目前还没有定下来。

闻伟在媒体沟通会上,反复强调他对于造车时充满敬畏的,是和管理层和股东,经过反复讨论反复推演才做出的决定。我们也希望团车确实是考虑清楚才入场的新玩家,能够带来对产品对用户体验新的思考。对消费者而言,能有新的品牌出现,除非它是昙花一现,否则多个选择就是好事。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